一、不合格及纠正预防情况(1)供应商来料不合格。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与供应商签订《品质目标协议》,发放每月供应商品质业绩实绩卡。②针对供应商品质实绩下降趋势,邀约供应商开会检讨。③制订年度环境物质委外测试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测试。(2)产品检验不合格。在产品工序检验、过程检验及成品检验的过程中,均按检验要求进行检验,发现不合格品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标示、隔离,并开出《品质异常联络单》及《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必要时召集相关部门及人员开会分析原因、制定改善对策,由责任部门进行整改,使合格品得到有效监控。(3)客户投诉及退货。针对客户的品质异常反馈,以图片方式在相关班组拉头看板警示培训,对不合格品产生原因及流出原因以8D报告模板进行分析。(4)公司内部审核。品质部于2018年3月组织策划了产品审核、过程审核以及质量体系审核。本次内部审核发现4项不符合项:其中产品审核1项不符合,过程审核0项不符合,内审3项不符合,共发出4份《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各部门都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整改,审核小组对整改项目进行了验证和关闭。(5)纠正预防措施关闭情况。每月由品质部对当月纠正预防措施关闭情况进行统计,关闭情况较好。二、实际的和潜在的外部失效及其对质量、安全、环境的影响分析经评审,未发现存在实际的和潜在的外部失效及其对质量、安全、环境影响。三、FMEA的评审与修改PFMEA在2017年改过1次,原因是华×客户123840010710产品市场反馈用户使用不当,反插USB头时胶芯易断。现有FEMA是适宜的、有效的。
推力、拉力没有有效结合,节奏不和谐也是新品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通常把渠道促销、分销铺市称为市场的推力,而广告宣传及消费者促销活动称为市场的拉力。这两种力是“动销三力”中重要的两力。这两种力的有机结合是保证新品成功上市的重要因素。但是,营销实践中有两种状况出现:一种情况是销售经理把产品铺到各个零售终端的货架上,甚至铺货率超过预期,终端零售网点也进行了较好的陈列,但因为消费者拉动迟迟不见动静,品牌宣传及消费者活动迟迟没有到位或没有开展,产品动销很慢,影响零售商经销的积极性,也打击了经销商重复进货的积极性。另一种情况是按照新品上市计划的时间推进,市场部门如期在既定的媒体上进行高密度的广告宣传活动(提前计划并购买的媒体,改变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并积极在有影响力的终端开展免品试吃、试饮等产品体验活动,路演活动也有效地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初次尝试率。但是由于产品铺货率极低,使得消费者无法方便性购买,推广活动没有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这种市场拉力在前的做法对动销没有起到作用,庞大的市场推广费用也因为渠道推力的不足而打了水漂。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推广资源都是有限的,过早地透支市场推广费用将造成以后“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因此,一些企业在市场投入尤其是投入广告资源时,都有一个明确的铺市率目标,达到80%至少不低于60%才允许投入广告资源。推力和拉力有效结合,才能保证新品的上市推广进入“铺之能动,重复进货”的良性轨道。为保证这一点,新品的上市规划中一定要对分销及消费者拉动的时间推进进行清晰的界定,明确到责任人,并对结果进行检查及考核,以保证这两项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与投资人沟通的9个注意事项很多创业者好不容易可以跟投资人交流沟通,却没有掌握基本的技巧,最后效果不好,浪费了机会。跟投资人去交流,需要注意哪些技巧呢?(1)事前工作要做细,先从网站或朋友们侧面了解这位投资人的学历、家乡、喜好、知识构成、所投领域和成功案例,可以适当接近他的共同语言,让彼此谈得来,你要有自信、魅力和气场,完全可以与投资人成为很好的朋友,拉近距离。(2)自己心中要有一本账,主要核心要素门清:你这个想法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能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为什么你能做成?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你有多少客户,你的客户挖掘成本是多少?预期营收是多少?自由现金流有多少?财务预算、现有的市场形势、竞争环境、服务目标群、未来3~5年的收入与利润……最重要的是你需要让投资人相信这些都是能实现的。(3)对自己的估值心中有数,预计三年后公司能值多少钱,投资人的回报大约是多少?做到有说服力,尽量言简意赅。千万不要说天文数字——千倍回报、万倍回报。(4)不要担心投资人了解你的核心机密,说出这样的话“我的项目很有独特性的,如果你有兴趣,我们以后可以详谈”,这样不信任投资人,基本没有机会了。(5)对于你项目处在的赛道,就是市场有多大,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你会占有多大份额,你获得投资后如何拓展更多市场,不断占据领导地位,这是投资人感兴趣的,这是你要说服投资人的。(6)如果你的团队有一些比较好的优势,例如上市公司、著名公司操盘过项目,要有真实的数据和业绩,才能说服投资人。(7)如果项目拥有一些知识产权,而且含金量相当高,比如国际的专利,在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可以特别强调。(8)要强调自己已经投资了多少钱,不能说自己只是一个想法,根本没投入多少钱,毕竟投资人也不愿意承担太多风险,也都不看好自己的项目。(9)要学会站在投资者的立场看问题,投资的目的是实现投资收益,绝不是慈善;创业企业股权投资有非常大的风险,一旦投资失败,投资方也将遭受大损失。投资者也希望创业企业能够用好其资金,而不是毫无规划。所以,在与投资人见面前,创投智达还是建议大家,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做到胸中有数,不要急于说要钱,如果融不到钱,这个项目就黄了之类的话。如果你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建议找个融资合伙人(FP)来协助你。◎与投资人交往的十条金律创业者如何与投资人打交道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仅供参考:(1)什么时候可以去见投资人?我的建议是要提前研究潜在投资者,了解他们在哪个阶段投资、投资偏好。建立合作关系的第一步是留下好印象,其实要做到这点比开口要钱技术含量高。(2)见之前要想好三件事:一是你为什么做这件事?首先要描绘一个激动人心的蓝图,比如一个原本在5~10年后才能实现的产品或服务,被你从未来拉到现在就能实现了。二是为什么只有你能干这件事?在蓝图的基础上,抛出你对自己所处行业的独特见解,以及对未来趋势的预判,同时用最近的成绩去证明预判的正确。三是你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做好这件事?对于公司的未来要给到投资人详细的发展计划,包含财务预测的现金流模型,用详细的数据证明你对业务落地细节和资金使用的缜密考虑。(3)你还要知道投资人具备哪些专业经验。一位通晓医疗保健领域的投资人可能并不适合指导汽车业初创公司。同样,如果投资人只对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的公司感兴趣,而你的产品只面向企业客户,就是没找对投资人。(4)如果能把投资人当朋友,双方自然会开诚布公地谈很多事情。如果有的创业者非要把投资人当“猎物”,我建议找个FA,在中间起一个缓冲的作用。投资人不笨,你的项目好不好,你们厉害不厉害,聊一次就明白了。(5)一个投资人不理你了,别太放在心上,也许他不熟悉你的领域,或者不喜欢你的模式,忘了他,继续再找。如果十个投资人不理你了,就别着急再找,花点时间自省一下。(6)得学会自省。极个别的投资人能有点耐心,帮你说说短板、问题。基本上,发现问题得靠你自省。学会问问题,投资人表态不清楚的时候,问几个恰当的问题,尝试引导出对法的看法,没准能发现你项目的问题。(7)投资人手里握着钱,不投出去就是没有业绩,他也着急找好项目投。如果项目靠谱,他不会犯傻不理你。别找投资案例太少的投资人,就跟投资人别找经验太少的创业者一样。(8)如果你能经常得到投资人引荐,接触到少数可以在创业道路上真正提供帮助的贵人,而且投资人会承诺保持联系,约好今后会面。那样才意味着你与投资人和联系可能延续多年。请记住,你与投资者接触不只是见面,而是一段长期交往的开始。和其他人际关系一样,假如第一次会面时气氛融洽,双方有化学反应,对方会期望再次见你。接下来,你与投资人就能慢慢建立有意义有成效的关系。(9)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借鉴一下:我做了一个项目需要融资,所以想找比较懂投资的人学习一下。如果你觉得项目不错,愿意帮着推动,我会很开心。如果你不想,我也能够理解,希望你方便的时候给我介绍一些合适的投资人。(10)绝大多数投资人都希望创业者真心地向自己请教、沟通,对于这样的创业者,投资人也愿意坦诚地与他们分享。有时候,不在于项目好不好,只要你真诚地去接触投资人,投资人至少会觉得你这个人很好。有些创业者真的是奔着交朋友的目的与投资人打交道,双方熟悉了之后,投资人有时会主动帮创业者做一些事情,介绍投资圈里其他的资源。跟投资人交谈的原则和技巧:原则主要有诚实守信,不要轻许诺言,没考虑清楚前不要轻易表态。平等互利,要学会换位思考,比如估值和回报,还有就是把握控制权。可准备多套方案。先讲对自己最好、最有利的方案,看投资方再拿出其他的方案,比如到账时间与计划,只要可以接受是可以同意的。充分了解对手。除了对方的目标和底线,还要了解性格、爱好和禁忌,如果是同乡或校友,更容易走心,获得信任。语言要简练有逻辑,不一定要直奔目标,可以通过提高引导对方,得到自己想到的答案,比如先投一部分钱。以退为进。当出现僵局时,可以退后一步,抛出一点小利作为补偿,把僵局打破,以小利获得大投资。◎融资谈判中的四个注意事项创业者好不容易到了跟投资人谈条款的时候,此时却是最危险的时候,因为百分之七十的创业者都会犯一些严重的错误,要么影响融资进度,要么拖累创业进度。
本书第一篇主要讲APQP的流程,每个文件的制作要求、注意事项、制作流程、成功案例。详细的讲解了在第一阶段到第五阶段中每个阶段具体包括哪些动作,以及容易出现的错误。第二篇讲FMEA,这里主要包括DFMEA、PFMEA制作的流程、注意事项、真实案例。还有FMEA与其他质量体系的关系,如何结合使用,以及DFMEA和PFMEA的不同、表格每一栏如何填写、相关注意事项等。第三篇讲MSA,重点讲解偏倚、线性、GRR、稳定性制作流程、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判定异常、如何改善,并列举真实案例。同时也对MSA专业术语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解释。第四篇讲SPC,主要讲述了相对实用的X-R图、X-MR图、P图的制作流程、注意事项、判读、异常处理、CPK及PPK计算等,并加以真实的辅导案例进行说明。同时还对CPK、USL、SL等专业术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第五篇讲PPAP的流程、注意事项和每个文件制作的要求,附以真实案例,同时还包括PPAP从接到客户要求到提交的整个流程。第六篇则提供了关于五大工具的实用性程序文件,列举文件在经过简单修改后即可使用。与此同时,本书也提供了一些EXCEL软件直接可在企业使用,不需要用其他高深的软件。本书将实用作为根本宗旨,本着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原则,致力于更广泛的群体,哪怕是中学生,在看完之后也能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尽量避免看了之后一头雾水,碰到问题不知如何下手的情况。前言APQP五大质量管理工具源自北美三大汽车制造商。刚开始,只要求汽车一二级供应商推行APQP等五大质量管理工具,后来全世界的主要汽车制造商都要求供应链推行,如比亚迪、奇瑞等。发展至今,APQP的推行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汽车制造商,全球主要的制造商都在要求供应商推行APQP五大质量工具,如华为、富士康等。由此看来,APQP五大质量工具已成为制造业走向国际的必要管理工具。本书编写的目的在于运用,改变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水平,并不用于学术研究。因此,如果偏重于理论研究则建议不要买这本书,以避免有些东西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到最后不但企业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浪费大家时间,得不偿失。事实上,管理本身并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只要能帮助企业成长的都是好方法。而好方法的关键则在于适应企业的发展阶段,就像海尔当初的13条一样,简单适用。甚至到目前看来,这13条对那些小作坊式的小企业可能依旧适用,但对于如今发展壮大的海尔而言显然已经不适用了。APQP五大质量工具在中国的运用情况并不是太理想,很多咨询老师连概念和公式都搞错了,如果自己都没搞明白又如何用于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呢?总不能只靠做假资料来应对客户审核和认证吧,但实际上,做假资料都是错的。所以我们才要写这本书,给咨询老师以及企业质量管理人员作为参考使用。学习这本书,关键是悟透原理、量身定做,不能一味拘泥于条条框框的东西。我们曾在江西辅导过一家企业,他们只能做X-MR图,过程不稳定,如果用已有标准来套,每天都要预警、删除异常数据、计算CPK。后来,我们改了一下,异常数据不删除,先注明原因,在必要时采取改善对策,最后再计算PPK,这样做的效果很好。由此看来,量身定做最关键,规则都是人定的,人也可去改。作者:谭洪华2016/7/6
日益庞大的产品物流体系,是以仓储为中心,促进生产与市场保持同步。它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物流的基本职能概括为以下七大职能:(1)运输职能。用特定的设施、设备、工具,把物品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转运的过程。通俗来讲,就是根据所要运输物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并考虑运输的时效性,以此来完成物品转运。在与客户合作的过程中,合同的内容里面必有约定的“到货日”,很多时候因为这个时间的限制,导致在选择运输方式上有所限制。从更宽广的角度来讲,物流运输范围越来越广,都需要极大地依赖物流管理水平及合理的成本控制。由于物流成本,尤其是运输成本,在企业总成本构成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物流在企业里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仓储职能。物流整个过程的主角是物品,它在未出库前、运输过程中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内存储着。因此,在物流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库存数量能否承载,是否需要做仓储或转运。对物品进行分类管控,以便物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得到顺利转运。除此之外,它还有一种以仓储为主要职能的物流,即第三方仓储服务。按企业的要求,它除了存储外,还包含按单按时配送的功能。(3)配送职能。在企业内部,所有物料的转运均依靠单据或信息。而在对外的客户上,物流的过程除了一个简单的靠运输设备做产品转运外,更多的服务还体现在按单准确地把物品在对的时间送到对的人手上。如果产品或服务不能在客户希望的时间、地点提供,它就没有价值。(4)包装职能。包装是为了在物品流通过程中对产品起保护作用,进而方便储运、促进销售。它会根据物品的特性、运输的方式去选择包装或包装外的附加物,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以确保物品在转运过程中不会因受到外力碰撞、挤压导致破损进而引发物品泄漏,从而令客户不满意。整个物流过程中,包装是产品得以运输的保证,不同特性的产品应当在物流运输前做好相对应的包装,否则整个物流无法正常运行。(5)装卸搬运职能。它是指使用辅助设备(如叉车)把所要转运的物品从仓储地运向运输设备(车辆),或从运输设备(车辆)运向仓储地的过程。搬运是为物品运输和保管的需要而进行的一项活动。为了简化这个操作或使这个操作更加高效,除了使用一些重力辅助设备外,在物品流转过程中应该做一些承托设施或采用大包装,尽量采用设备操作,减少人工劳动。(6)流通加工职能。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实施包装、分割、计量、分装、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如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为了减少在运输设备上的碰撞,在外包装上增加防撞泡沫。或在配送过程中,对单次送货的物品进行合并打包,提高配送效率。(7)信息处理职能。物流的线路规划与成本、配送时效是企业与物流合作的基本前提,在与物流合作过程中,物品的转运过程能被跟踪和记录是企业的基本需求之一。因此,物流应该具备一个随时能查看物流动态的系统。企业根据与物流商的合作,对物流的成本、配送服务、单据回流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对物流商实行定期的服务考核,这样才能使物流活动更有效、更顺利地进行。物流信息系统的改善和灵活的制造过程使得市场向大规模定制发展。客户在购买时不再接受“所有产品统一规格”的概念,供应商正提供越来越多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在制造企业,物流还是实物流转的过程,如图5-1所示。即从供应商供应原材料、入库开始,随后材料出库、生产制造、成品入库、产品出库,直至产品送达客户手中的过程。此外,实物流还包括产品的检验、停放等环节。图5-1生产计划流程图第二章沿用过这个流程图,在这里,这个流程同样适合于描述制造企业的实物流。实物流可以再简单地理解为是有实物体在流转的过程。上述流程中原材料入库的实物流体现的是原材料送达到工厂后,从卸货区域进入库存的过程,如表5-1所示。它涉及卸货、报检、检测、结果跟进、叉运进规划好的仓储区域存放等过程。在这个物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仓管员在原料到厂后核对送货供应商是否在合格供应商名录里面?​ 针对不同的原料采取不同的、但合适的卸货方式,如包装方式不同,一般化学品和危化品等。​ 卸料后按原材料报检程序进行报检并跟踪检验结果。在检验结果未出来之前,做好隔离。​ 按仓储库位的设计对原材料进行进仓储存与管理,并监控好仓库的环境,以便按原材料规定的温湿度进行管控。​ 整个过程中,仓库人员应该熟知仓储每个物料的MSDS(MaterialSafetyDataSheet),以便在出现异常时做出及时的、正确的处理。​ 在仓储按规定向车间发料时,注意原材料包装的完整性及其品质状态。​ 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按工艺配方及规范的操作作业。同时,通过DCS系统对生产进行实时监控,通过产品的过程控制实时跟踪产品质量的实现,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工艺技术人员及车间主管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调整工艺技术,以达到提高一次合格率的目标。​ 成品入库,首先要确认的是成品的品质状态,是否已被品质部门确认已合格,并且有体现质量状态的标签。确认后按仓储规划的库位原则进行存放,做到账、实、位相符,即实物在哪里,账就必须在哪里。​ 产品出库到产品送达到客户手中,是一个物理的产品转移过程。产品出库必须保证所出库的产品是订单上要求的产品,所附着的资料必须是标准的并且是客户需求的。同时,转运过程中的载体也必须是合格的,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运输车辆。在与客户对产品的交接过程中,注意客户服务的理念与态度,确保客户收货也是一种体验,最终实现以客户服务的质感留住客人。表5-1原料到货资料确认表原料名称原料代码采购单号到货日期检查项目确认信息该送货供应商是否为合格供应商?是否是否附有送货单据?是否是否附有质量检测报告?是否是否熟知物料属性?是否数量是否与送货单上的一致?是否
社区团购兼具线下中心零售低交付成本与传统搜索电商低展示成本,物流与信息流双低的特征,决定了在"多、快、好、省"中占据"省"这个指标,省钱、省心、省时。这正是长沙、武汉、郑州及以下城市级别市场刚性需求,特别是消费主力军家庭主妇——"我也上网购物了"形成口碑,引导成了趋势,产生飓风级消费习惯。“北上广深杭”一线市场是互联网+探索执行前沿阵地,城市节奏导致用户习惯求“快”,接触的新型商业模式比较多,获得商品的渠道也非常多。图书、3C、美妆、预包装产品由京东、天猫、唯品会供给需求,瓜果蔬菜生鲜产品由盒马、叮咚买菜、朴朴前置仓模式卡位解决。所见即所得,到家的便利性已成为生活常态。显然,“线上预售,次日自提”的社区团购无法满足一线市场主流消费“快”这个即时需求。价格上的优惠和时间成本相比,他们更珍视时间。一线城市的消费者见多识广,对于发迹于线下O2O社区团模式标签认知是“简单、粗鄙、没有技术含量”。社区团购是否在一线城市就没有机会了?答案是NO!社区团购平台的机会,在于对用户的细分。注意,这里是对用户的细分,并非是品类的细分。社区零售是一个大赛道,而这个赛道里有内道外道,如同跑马拉松还会分成不同的阵营。因为这个赛道是“网格化”的,不是只有头部一家垄断的在线中心零售。消费分级与消费升级双重演变是大趋势。解决之道是锁定目标人群用户圈层,卡紧消费重度场景,定位于分众市场,大河的小鱼与小河的大鱼,味道一样棒极了。城市的网格是立体的、可细分的、可差异化的,除了不同地理区位的差异,有消费力的差异,有用户角色的差异,更有消费价值观的差异。CBD社区、老城区、新城区、郊区的人群是有较大差异的,覆盖区位本地常住人口为主还是外来人口居多也将影响平台的选品,宝妈给孩子购物、给自己购物、给全家购物的心理活动是不同的,同一楼层的女士在购买面膜时的选择标准也是不同的。这些差异意味着看似竞争激烈的市场,依然有分化的机会。把一部分用户经营成超级用户,这个平台一定是有活力的。(1)产品逻辑:一二线市场VS三四五线市场先看下沉市场的两个典型场景:其一,每个效县城市都有若干个跳蚤市场,附近农民售卖瓜果蔬菜,市民晨练之余随手购买。其二,因配送远、周期长且市场竞争不充分,舒肤佳、康师傅、海天等名牌在三四五线市场价格更高,甚至出现"康帅傅、大个核桃"等假冒伪劣产品。有病就有药,直接给药方。(2)产品逻辑取决于需求、供给与竞争三个维度的组合与交互对于三四五线市场,零售业态相对单一、不饱和,标准化产品市场需求要补缺、补差、补课,社区团购业态出现,将一线至五线市场拉到同一水平界面,标准化产品自然优先补位,至于生鲜农产品属性,在三四五线市场用户粘性不强,供应节奏慢。三四五线市场产品逻辑——标准品须强,新优特产品垂直!生鲜品一直是一二线市场用户痛点,线下实体中心零售(包括前置仓直配到家)高展示成本导致价格高居不下,社区团购天生具备低展示及低交付成本的优势,就得用价格利器打下来,成为用户的优选或首选。生鲜高黏属性决定客户密度、高频属性决定订单密度。一二线市场产品逻辑——生鲜切入,长尾跟进。
20世纪80年代,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心理发展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霍华德·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入手,发觉了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逻辑—数学和语文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其智能的强弱点会不同。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后来,又增加了第九种存在智能。语言智能: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家、演说家、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律师等职业上有更加突出的表现。逻辑—数学智能: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的人特别需要这种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他们学习时靠推理,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即使他人的言谈及行为也成了他们寻找逻辑缺陷的好地方,对可被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空间智能:此智能强调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这类人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的。空间智能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能和抽象的空间智能两种能力。形象的空间智能为画家的特长,抽象的空间智能为几何学家特长,建筑学家形象空间和抽象空间智能都擅长。运动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类人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喜欢动手建造东西,喜欢户外活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他肢体语言。他们学习时是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调节身体运动及用巧妙的双手改变物体的技能。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艺人都有这种智能优势。音乐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乐师、乐器制作者、音乐评论家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人际交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与人交往能力。包括四大要素:(1)组织能力,包括群体动员与协调能力。(2)协商能力,指仲裁与排解纷争能力。(3)分析能力,指能够敏锐察知他人的情感动向与想法,易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4)人际联系,指对他人表现出关心,善体人意,适于团体合作的能力。内省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认识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的长处。这种智能在优秀的政治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教师等人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内省智能可以划分两个层次:事件层次和价值层次。事件层次的内省指向对于事件成败的总结;价值层次的内省将事件的成败和价值观联系起来。自然探索智能:能认识植物、动物和其他自然环境(如云和石头)的能力。自然智能强的人,在打猎、耕作、生物科学上的表现较为突出。自然探索包括对于社会的探索和对于自然的探索两个方面。存在智能:人们表现出的对生命、死亡和终极现实提出问题,并思考这些问题的倾向性。根据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理论,可以认为,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有一定的差异,它揭示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组合,因此形成了智慧与能力上的千差万别。用此理论,对自己进行分析,发现自己具备的优势、劣势智能,概略地对自我进行认知。另外,心理学家们还开发出了许多自我测量的工具,研究出了不同的自测方法,我们都可以用其进行自我分析。需要指出的是,市面上自我测试的工具,并不能精准地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判定,它得出的结论也是概略的,人要全面地认知自我,需要进行综合分析。3.每面镜子里都有一个真实的你人认知自己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即学会从镜子中看自己。如此神奇的镜子在哪儿呢?体会一下你对这三个观点的态度: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中,这是无法规避的现实;每个人都会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反应,这是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天性;每个人从小就学会了不少察言观色的技能,这是人生存的基本要素。能让我们认知自己的镜子,即是他人对我们行为的反应。只要你留心,就可以从别人对你行为的反应中,发现真实的自己。记得小时候,经常与几个小伙伴相约去拾柴,其中有一个是村里的傻子,较我们长几岁。实事求是地说,我应是其中最贪玩的一个,别人拾柴要么以捡树枝为主,要么是捡庄稼的秸秆,到回家时都会捡满一筐,再看看我的筐里,什么都有,乱七八糟的,看到我的“果实”,其他小伙伴都会流露出一种让人感觉“看笑话”的表情。傻子常说:“回家你妈该打你了。”妈妈看了总会说:“凑合了事,懒货一个。”当时,我并没有将这些事情放在心上,也没有细想过什么。如今细品,不难看出我思维的凌乱性特征,数学成绩给了我最好的验证,逻辑推理一般。从军经历中的一件小事,又让我从别人的认知中了解了自己的一个特性。军队对打扫卫生的要求相当高,团长讲要不留死角,连长说得更透彻:“老鼠走不到的地方,你们也要打扫到。”班长在给我分配打扫任务时,总是扫院子、整理花草的活,时间久了,我有些不解,就去问班长这是为什么?班长说:“你做事情有激情、有速度,但不细致。”想一想,自己也确实有这个毛病。他人的评价比主观自省更客观、真实,能帮你发现不曾认识到的自己的另一面。当然,对待他人的评价,也要注意认知上的完整性,不可偏听偏信,要经过多方信息的综合验证,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能助力于自己的事业,另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人的自我认知。事实证明,与人交往的强度和质量,与他人对你特性评价的确切性成正比,越准确,越能证明你与他交情的深度。
公元383年七月,苻坚下令进攻东晋。决定秦晋双方命运、前途的淝水大会战就此拉开大幕。为了此次决战,苻坚动员了全国的力量,他下令境内所有公私马匹全部征用,平民每十丁抽一人当兵,共得步兵60万,骑兵27万,号称百万。八月二十六日,苻坚宣布军事部署:任命苻融为前锋都督,指挥慕容垂等所率步骑30万为先头部队;姚苌为龙骧将军,带领蜀军东下。九月初二,苻坚从长安出发。此役前秦阵势浩大,“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眼看着百万大军,苻坚充满自信地吹嘘:“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意思就是说,百万大军将马鞭投进长江,可能把浩荡的长江水给拦腰截断。但事实上,这支号称百万之师的大军,在随后的淝水决战中,并没有能够全部投入战斗。实际投入战斗者,只有苻融指挥的先遣部队。兵来将挡、水来土屯,面对前秦南下的大军,东晋政府也宣布了军事任命:以谢安为征讨大都督,全权负责对前秦的作战。这就意味着,东晋王朝的生死安危,系诸谢安一身了。也许是早就酝酿于心,谢安几乎是不加考虑,就做出了具体的军事安排:以谢石为元帅,具体负责前线战事;谢玄(343—388,字幼度,谢奕之子、谢安之侄)为先锋,谢琰(琰读yǎn,?—400,字瑷度,谢安次子、谢玄从弟)、桓伊(生卒年不详,字叔夏,谯国铚县即今安徽濉溪人)等在先锋帐下听令,同时急令龙骧将军胡彬,率水军5000增援寿阳(今安徽寿县,东晋淮南军事重镇)。从领军元帅,到突前先锋,均为谢氏子弟,因此以北府兵为主力的8万晋军,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谢氏的子弟兵。面对前秦大兵压境,镇守江陵的荆州刺史桓冲,十分担心京师建康的安危,因此也放下了与谢氏之间的私怨,从军中抽调3000精兵,让谢安调遣。对于桓冲的高姿态,谢安在心中感激之余,还是拒绝了。他派人传话给桓冲,说3000兵马有之不多,无之不少,请他大可放心,并叮嘱桓冲:荆州是长江上游重镇,这3000兵马还是用来加强荆州防务为好。从当时战略态势来看,虽然苻坚大军兵锋对准的是长江下游,但如果荆州有失,东晋的长江防线还是要崩溃的。见谢安拒绝自己的好意,桓冲显然有些不理解,他认为谢安这是故作镇定,他当时就叹息道:“谢安确实有经营朝政的才能,却不懂军事。眼看大军压境,他还清谈不已。在前线指挥的那些将领,又多数是没有经验的青年人,加上敌我力量对比众寡悬殊,后果不堪设想,我辈怕是要成为亡国奴了!”实际上,不仅当时桓冲等人不理解,就连他的侄子、前锋谢玄也有点沉不住气了。在大军即将开拔之前,谢玄特意去向叔父讨教,向他请示该怎样去打这一仗。面对侄子的提问,谢安只是淡淡地说一句:“我自有安排。”谢玄不敢多问,但心里还是不踏实,于是,便又再派人前来请示。这次,谢安干脆不再作答,而是拉着谢玄和一群朋友,一起来到他东山的一处别墅,在那里摆开围棋,要和谢玄对弈几局。本来,谢玄的棋艺比叔父要高,但却连连败北。见此情景,谢安笑道:“你输棋,就输心不在焉,你是不是以为有鸿鹄将至啊?”谢安引用的是《孟子》中的典故,谢玄一听就明白了,叔父这是在提醒自己要沉着冷静、心无二用啊!就在当天晚上,谢安就军事部署问题,向谢玄面授机宜。至于这个军事部署的具体内容,今天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383年十月,已是初冬时节,在谢石、谢玄等人率领的8万晋军,向淮、淝一带进发。就在晋军出发之前不久,前秦的先锋部队在苻融的指挥下,已经渡过淮河,攻陷寿阳,生擒晋将徐元喜。闻听这个消息,驰援寿阳的胡彬只得退守硖(xiá)石(今安徽寿县西北,淮水流经山峡中,两岸山上各有一城,系屏障淮南的战略要点)。对于硖石的战略地位,苻融也很清楚。为了确保寿阳防务,也是为了进一步夺取对淮水流域的战略控制权,苻融派将军梁成领兵5万,进驻洛涧(今安徽淮南市东面淮河支流洛河),将淮水通道截住,切断胡彬东撤的路线,也同时加强了寿阳东面的秦军防御力量。见到秦军已经攻占寿阳、抢先控制洛涧等战略据点,谢石、谢玄等率领的晋军主力不敢再向前推进,只好在距离洛涧大约25里的马头城(在今安徽寿县西北,为魏晋南北朝时淮水南岸的戍守要地)一带安营扎寨。再说退保硖石的胡彬,在秦军的日夜进攻下,几乎要粮尽草绝,不得已只好修书一封,向谢石告急。但信使却被苻融截获,胡彬告急信的内容是:“今贼盛粮尽,恐不复见大军。”苻融大喜,便派人将此信连夜送给驻在项城(今河南沈丘)的苻坚,并说:“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意思就是说,晋军人数很少,现在就怕他们逃跑掉,应该赶快进攻。苻坚得到这个消息,便把几十万大军留在项城,自己只率领轻骑8000,日夜兼程赶赴寿阳。苻坚到达寿阳之后,看到晋军停止不前,就派四年前被俘的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前往晋军大营,对谢石等人进行劝降。从兵法上来说,不战而屈人之兵,确属上之上者,苻坚的想法,从战略的角度看,本属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苻坚对于朱序还是太不了解了,他并不知道朱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的良田美宅、高官厚禄,甚至是推心置腹的信任,并没有能够拉拢住朱序的心,没有打消朱序的故国之思。朱序无时不刻不在设想着:有朝一日重归江南!朱序见到谢石后,偷偷告诉他:“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意思就是说,如果前秦百万大军都集结起来的话,确实很难与他们对抗的;现在他们还没有集结,应该赶紧进攻,如果能打败他们的前锋部队,就可以乘势把他们击溃。千万不要小看朱序这短短的几句话,它可是秦军的重大军事机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朱序提供的情报,直接促成了东晋军事策略的调整!从后来的战争进程来看,晋军能够以少胜多、击溃十倍于己的秦军,如果没有因朱序献策所进行的战略部署的调整,是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的!因为谢石原先的战略意图是坚守不战、以逸待劳,等秦军疲惫之后再发起攻击。我们一定要注意,秦晋兵力毕竟相差悬殊,8万对97万,折算下来,就是1比12,长久对峙下去,晋军就算真的能够以一当十,也是难操胜券的!面对朱序献策,晋军前锋谢玄认为十分可取,因此极力主张速战速决。但是,拥有军事决定权的主帅谢石,不知什么原因,却有些犹豫不决了!眼看着战机稍纵即逝,谢琰着急了,他禁不住向谢石大声叫喊:“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失掉这个机会,就等于坐以待毙!”谢石考虑再三,最后终于下定决心,并请朱序到秦军作为内应。十一月初,谢玄派刘牢之(?—402,字道坚,彭城即今江苏徐州人)率领5000精锐北府兵,以急行军的速度直趋洛涧。到达洛涧以后,刘牢之按照事先的军事部署,强渡洛水,向秦军发起攻击。面对晋军的突然进攻,驻守洛涧的秦军统帅梁成心理上缺乏充分的准备,再加上秦军久驻洛涧不前,斗志已经消磨殆尽,5万之众竟然不敌5000晋军,很快就溃败下来,主帅梁成及其弟梁云也被斩于马下。失去主帅的秦军狼狈后撤,仅在争渡淮水的时候,溺水而死的士兵就有一万五千多人。刘牢之乘胜前进,一举生擒前秦的扬州刺史王显等人,缴获大批军械物资。洛涧之役虽然只是淝水大战的揭幕之战,但对于淝水决战却有着全局性的影响,在极大鼓舞晋军士气的同时,也重重挫伤了秦军的锐气。
《卧虎藏龙》里,碧眼狐狸说玉娇龙: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就有了心机。什么叫毒?这才叫毒!玉娇龙的毒可比不上拉开春秋序幕的郑庄公,当年(前743年,郑庄公元年),郑庄公即位时也只有十三岁,却说出了千古名言:多行不义必自毙。还有一句显出其毒的话:子姑待之。《春秋》一书开始纪年的鲁隐公元年(前722年,郑庄公二十二年),入选《古文观止》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国语》评论,郑庄公设计、等待剿灭亲弟弟,是以兵机施于骨肉,真残忍之尤。我三十多年多年前初读《古文观止》,对这个评论不以为然:设想姬寤生作为一个少年新君,面临太后母亲的偏心,他能做什么选择?这个故事里的武姜,幸好是个有爱无脑也不懂得弄权的妇人,才会一步步将小儿子姬叔段推到绝境。要不然,晋献公与骊姬的故事里,申生的结局就是寤生的下场。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国君,不仅能忍,还能暗地布局,等待收网。郑国确实不简单,是个从一开始就充满阴谋,或者说少而有谋、“少”谋深算的国家。《左传》: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谓之郑志”很关键,《左传》认为,“克”段是郑庄公的意思(志)。春秋之世的历史话语权,掌握在史官的手里。周天子、诸侯国君都还没有这种力量。寤生在洞室之中做了首诗: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武姜和了一首: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这两句诗,从三十多年前第一次看,到现在写这一章,总觉得怪异且诡异。汲泉见母(掘地见母),是庄公在平定叔段的反叛后,因为母亲姜氏是内应,说了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即不到黄泉就不要再见面了,母子今生恩断情绝的意思。庄公后来又后悔了,又或者是受到百善孝为先观念下的诸侯及国民的非议,颍考叔就来到京城,给庄公支了一招,一个既不违背誓言,又能母子和解的办法:挖一个隧道,让姜氏在里面,庄公去接母亲回来,这不就是到了黄泉(地下)再相见了。于是就有了寤生到洞里接姜氏的对话。寤生说:我来到地道里见母亲,心里快乐得如融融阳光!姜氏则回答:来到了地道的外面见儿子,我也快乐得心情舒畅!母子俩经过几十年的龃龉、暗战终于和解,两个人说出的话,都是在抒发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对对方的感情。在母子破镜重圆的场景下,要么是儿子对母亲说:对不起,总算见到妈妈了;做了错事的母亲对儿子或者说句歉意的话,或者说句儿子你为难了之类的话,都是人之常情。可是偏偏这对母子,没有一个说出对对方有何情感的改变,岂不怪哉!这样的母子情,岂不诡异?何为孝?发自内心的情感,母亲护犊不惜生命,孩子承欢无拘无束。当孝变成显示孝心的仪式,成为做给外人看的证明,这样的孝还有多少自然自发的情感呢?庄公母子这两句对白,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母已不母,子也不子。孝乱了,亲也乱了。两千多年来,儒家对这段列入《春秋》纪元元年的故事,有各种微言大义的阐释,认为孔子在这个事件里,对于春秋之乱的根源做了评判: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春秋之乱,就在这十二个字里。各种阐释争论了两千多年,也没有争出个是非黑白。今天看,这种赞成或反对的阐释分歧,本质上是缺乏思辨的表现。以礼治国,孝为礼先,这套逻辑推演是自周公至孔子,再开启后世儒家的一种国家治理观念。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儒家抓住这句话,到处找犯上作乱的孝悌根源。可是,我们看春秋,包括中国古代史,真正的祸乱源头,大部分来自父不父、君不君。晋献公、武姜、卫宣公自己就昏聩荒唐,把国家弄得乱七八糟、乌烟瘴气,孝子就如申生对献公,自杀了事;不孝就如寤生对武姜;兄弟相悌的,如公子寿与伋子(卫宣公故事),弟弟代哥哥去死;不悌就如叔段、寤生,兄弟斗法相残。无论孝与不孝、悌与不悌,乱来自父母(包括荒唐的多妻宫斗)与君主(掌权者),儿女辈孝悌、不犯上作乱就国家安宁了吗?孔子显然没有理会他所处时代的基本事实,后世儒家也回避了这个基本的政治困境。孔子给时代开出的解药,不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问题,而是空想主义。在春秋那个时代,面对荒唐的皇帝制度,否定皇帝制度(多妻制、绝对专制、暴力恐怖主义),提出另外一种新制度(哪怕是复三代,复什么?复其民本、勤政节用、推举传贤的初级民主制度),这才叫理想主义;接受皇帝制度,提出让荒唐制度变好的各种方法(孝悌修身以治国),叫空想主义。理想主义与空想主义的区别是什么?理想主义今天不实现,它的理想也是对现实的批判,明天、后天还有可能实现;空想主义今天不实现,它的空想实际在肯定、维护现实的状况,明天、后天永远不会实现。不是孝悌修身的观念不好,而是把国家之乱归结到孝悌修身的好坏是错误归因,遮蔽了政治制度的本质问题。皇帝制度的维系靠什么?仁义道德、孝治天下?当然不是。答案是:暴力。暴力靠什么?靠阴谋。阴谋靠什么?特务网络,即情报网。郑伯克段于鄢的过程,字里行间的背后,实际都写着两个字:阴谋。郑武公娶了申国姜氏,即武姜,生了寤生与叔段。武姜因为生寤生时受惊,不喜欢他,喜欢小儿子叔段,多次请求武公废长立幼,武公没有答应。等郑庄公即位,武姜就要求庄公把制邑(今虎牢)封给叔段。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虢叔就死在那里,选个其他地方吧。于是武姜请求京邑(今河南荥阳境内),庄公同意了,叔段因此被称为京城大叔,这一年,叔段十岁,庄公十三岁。故事正式开场:第一个来劝谏庄公的是祭足,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政治不倒翁。祭足说:京城与国都的面积差不多,封给叔段不符合法度,君上你以后会很难办(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庄公说:姜氏要给,哪能避免这个祸害呢?(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庄公称母亲姜氏,是“非礼”的,今天的儿女都很少在外人面前直呼父母姓名。祭足说:姜氏哪里会满足?不如早点处理,以免她的欲望越来越大。野草长多,都很难除掉,何况您宠爱的弟弟?(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一个大臣敢于用这种语言评论太后,而且是与太后的儿子,这个儿子只有十三岁,说明武姜在郑国与大臣的关系很僵。这段对话就预示姜氏的失败已成定局。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十一个字已成名言,历代解释都感慨庄公的善谋,却忽视这句话的隐蔽内涵:寤生凭什么说叔段不义?难道太后宠爱小儿子就是不义?一个十岁的小孩,能干出什么不义的事?玄机在叔段的外号上:十岁的小孩却被称为京城大叔,是不是很奇怪?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谁叫起来的?谁叫开的?武姜在朝廷里不被大臣待见,反而是大臣可以与十三岁的庄公公开讨论武姜与小儿子的问题。显然,从叔段被封到京邑,庄公集团的阴谋其实就开始了。京城大叔的外号就是第一个阴谋。八年后,叔段长大成年,在武姜的教唆下,开始谋划取代哥哥的步伐,就做出试探性动作,让西部、北部边疆的守城官,既要听庄公命令,也要听自己的命令。公子吕(武公弟弟,寤生叔叔,武姜的小叔子)来对大侄子(庄公)说:国家不能接受两个君主,君上你打算怎么办?要是想把国家交给大叔,我请求去听命于他。如果不想,请除掉他。不要让国民疑惑(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子吕说的话杀气腾腾。庄公说:不用担心,他会自己倒下的。(公曰:无庸将自及。)第二个阴谋出现了:庄公稳坐钓鱼台,根本没把弟弟放在眼里。凭什么如此自信?难道庄公真的相信弟弟会自己倒下?自及,这个词真是够毒,就是说叔段会自己走上绝路。不久,叔段索性把西、北贰鄙收归自己所有,并扩大到了禀延,也就是控制的地盘更大了。公子吕又来对庄公说:可以动手了,他势力大了国民就会跟他跑。寤生依然不紧不慢地说:他不讲道义,又不会收买人心,势力越大就崩溃得越快(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第三个阴谋:公子吕又跑来说“可矣”,一副憋了很久跃跃欲试的样子,说明公子吕的备战磨刀是一直在进行的。叔段也在备战磨刀,打算偷袭新郑(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可惜他不知道自己的一切行动都在哥哥的掌握之中,包括他与母亲的通信渠道。第四个阴谋:共叔段与武姜里应外合的政变计划,被庄公知道了具体日期(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注意,郑庄公是怎么及时“闻”到“其期”的?庄公说:可以收网了(可矣)!命令公子吕(子封)带领二百乘战车讨伐京邑,京邑的人背叛了大叔,叔段跑到鄢邑,公子吕讨伐鄢邑,叔段又跑到共邑,最后自杀(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第五个阴谋:京叛大叔。为何会叛?因为京邑人民觉悟高?当然不是。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待在京邑的大叔根本不知道,恐怕除了身边的几个人,其他人都已经成了庄公的内应。郑伯克段于鄢这个事件,看上去是叔段在阴谋篡位,实际上是庄公阴谋收网。玩阴谋,武姜与叔段跟庄公不是一个段位。寤生与叔段阴谋与阴谋的斗法,在后世的政治绞杀里反复出现,路径都很相似。儒家解读郑伯克段于鄢的微言大义,一词褒贬曰: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儒家只看到这些道德层面的东西,却不去指出庄公集团的阴谋。孔子的一个“克”字,说明他知道这从头至尾都是一个阴谋。孔子指责庄公“失教”,即没有教育弟弟,与齐桓公伐楚与指责楚国没有向周王进贡“包茅”是一个路数,欲加之罪,其无辞乎?阴谋是皇帝制度的标配。不是当权派的阴谋“克”了反叛者,就是反叛者的阴谋“克”了掌权者。阴谋是皇帝制度的宿命。研究如何才能没有阴谋是缘木求鱼,毫无意义。两千多年中国儒家政治学说,都在研究、纠结、争论这个无解的问题。唯一正确的解法是:彻底、全部消灭皇帝制度。
兴兴到了事业部之后,一直都在思考与调整自身的定位,因为HRBP是HRBusinessPartner,即HR业务伙伴的意思。这个伙伴,首先是业务一把手的伙伴。对于兴兴来说,这个伙伴就是事业部总经理。新来的事业部总经理陈山把HRBP定位为事业部的“二把手”,让兴兴做好事业部总经理的“副手”,兴兴有点受宠若惊,不知如何才能达到这个定位的要求。陈山递给兴兴一篇文章,让兴兴好好读一读,兴兴一看标题是《林彪军团长教我怎样当师长》,作者是杨成武。兴兴回到座位上认真读起来。这篇文章是记录当年林彪和杨成武的一次谈话,谈话内容是如何当好师长,里面一共谈了九条经验,每一条都做了具体的阐述,以下是简要的内容:  (1)要勤快,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情,不能当好军事指挥员。  应该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比如应该上去看的山头,就要爬上去,应该了解的情况就要及时了解,应该检查的问题就要严格检查,不能懒。军事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带来失败。 (2)要摸清上级的意图。对上级的意图要真正理解,真正融会贯通,真正认识到自己所受领的任务在战役、战斗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打破框框,才敢于和善于在新情况中找到新办法的创造性,才能有大勇,才能决心强、决心狠,敢于彻底胜利,有强烈的吞掉敌人的企图和雄心。指挥员的勇敢集中表现在歼灭敌人决心的坚定顽强上面。指挥员的大勇建立在革命的高度自觉性和正确理解上级意图的基础上面。  (3)要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敌情、地形、部队情况和社会情况要经常做到心中有数,要天天琢磨,不能间断。这样做不能看作是重复,实际上不是重复,而是不断深化和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取得正确认识必不可少的手段。(4)要有个活地图。指挥员和参谋必须熟悉地图,要经常读地图。  熟读地图可以产生见解、产生智慧、产生办法、产生信心。读的方法是把图挂起来,搬个凳子坐下来,对着地图看。从大的方向到活动的地区,从地区全貌到每一地段的地形特点,从粗读到细读,逐块逐块地读。用红蓝铅笔把主要的山脉、河流、城镇、村庄、道路标划出来,边读边划,等到地图差不多快划烂了,也就差不多把地图背熟了、背出来了。 (5)要把各方面的问题想够、想透。  每次战役、战斗的组织,要让大家提出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让大家来找答案,而且要从最坏的、最严重的情况出发来找答案,把所有的问题都回答了,再没有问题没有回答的了,这样打起仗来才不会犯大错误。万一犯了错误,也比较容易纠正。(6)要及时下定决心。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下决心打呢?指挥员必须以最大努力组织战役、进行战斗的准备工作,力求确有把握才动手,不打无把握之仗。但是任何一次战斗都不可能完全具备各种条件,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般说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把握,就很不错了,就要坚决地打、放手地打。(7)要有一个很好的很团结的班子。  领导班子思想认识要一致,行动要协调、合拍,要雷厉风行,要有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要勤快,要千方百计地办好事情,完成任务。不互相扯皮,不互相干扰,不抱旁观者的态度。如果领导班子不好,人多不但无用,反而有害。所以,班子问题,从领导角度来讲,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做好工作、带好部队、打好仗的关键。(8)要有很好的战斗作风。  有好的战斗作风的部队才能打好仗、打胜仗。好的战斗作风首先是不叫苦,抢着去担负最艰巨的任务,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猛打、猛冲、猛追。特别是要善于穷追,因为把敌人打垮以后,追击是解决战斗、扩大战果、彻底歼灭敌人最关键的一着。(9)要重视政治,亲自做政治工作。  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要靠平时坚强的党的领导、坚强的政治工作。连队的支部一定要建设好,支部的工作要做活,就是要把所有党团员的革命劲头鼓得足足的,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带头作用,通过他们把全连带动起来。兴兴反复读了几遍,思绪良多,感觉里面很多思想对领导或管理者都是很实用的,陈山希望自己做好他的“副手”,以上这几点的要求可以说是标准很高的,要求兴兴能结合事业部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把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文章中提到的很多思想,也是HRBP需要具备的,只是对象有所不同,比如要勤快,即要摸清业务领导的意图;要调查研究一线的情况,即要熟悉组织里的人,另外还要把组织和人的问题想够和想透、做事要有决断力、要帮助上级形成团结的领导班子、要帮助组织营造良好的工作作风、要重视文化建设等。另外,兴兴还有一点体验,HRBP要做好总经理的“副手”,不是代替总经理去做决策,而是提供咨询、建议、工具和方法,去“武装”和支撑好总经理,帮助总经理做出正确的业务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