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才智

20世纪80年代,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心理发展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霍华德·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入手,发觉了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逻辑—数学和语文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其智能的强弱点会不同。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后来,又增加了第九种存在智能。

语言智能: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家、演说家、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律师等职业上有更加突出的表现。

逻辑—数学智能: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的人特别需要这种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他们学习时靠推理,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即使他人的言谈及行为也成了他们寻找逻辑缺陷的好地方,对可被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

空间智能:此智能强调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这类人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的。空间智能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能和抽象的空间智能两种能力。形象的空间智能为画家的特长,抽象的空间智能为几何学家特长,建筑学家形象空间和抽象空间智能都擅长。

运动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类人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喜欢动手建造东西,喜欢户外活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他肢体语言。他们学习时是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调节身体运动及用巧妙的双手改变物体的技能。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艺人都有这种智能优势。

音乐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乐师、乐器制作者、音乐评论家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

人际交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与人交往能力。包括四大要素:

(1)组织能力,包括群体动员与协调能力。

(2)协商能力,指仲裁与排解纷争能力。

(3)分析能力,指能够敏锐察知他人的情感动向与想法,易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

(4)人际联系,指对他人表现出关心,善体人意,适于团体合作的能力。

内省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认识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的长处。这种智能在优秀的政治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教师等人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内省智能可以划分两个层次:事件层次和价值层次。事件层次的内省指向对于事件成败的总结;价值层次的内省将事件的成败和价值观联系起来。

自然探索智能:能认识植物、动物和其他自然环境(如云和石头)的能力。自然智能强的人,在打猎、耕作、生物科学上的表现较为突出。自然探索包括对于社会的探索和对于自然的探索两个方面。

存在智能:人们表现出的对生命、死亡和终极现实提出问题,并思考这些问题的倾向性。

根据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理论,可以认为,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有一定的差异,它揭示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组合,因此形成了智慧与能力上的千差万别。用此理论,对自己进行分析,发现自己具备的优势、劣势智能,概略地对自我进行认知。另外,心理学家们还开发出了许多自我测量的工具,研究出了不同的自测方法,我们都可以用其进行自我分析。需要指出的是,市面上自我测试的工具,并不能精准地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判定,它得出的结论也是概略的,人要全面地认知自我,需要进行综合分析。

3.每面镜子里都有一个真实的你

人认知自己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即学会从镜子中看自己。如此神奇的镜子在哪儿呢?体会一下你对这三个观点的态度: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中,这是无法规避的现实;每个人都会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反应,这是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天性;每个人从小就学会了不少察言观色的技能,这是人生存的基本要素。能让我们认知自己的镜子,即是他人对我们行为的反应。只要你留心,就可以从别人对你行为的反应中,发现真实的自己。

记得小时候,经常与几个小伙伴相约去拾柴,其中有一个是村里的傻子,较我们长几岁。实事求是地说,我应是其中最贪玩的一个,别人拾柴要么以捡树枝为主,要么是捡庄稼的秸秆,到回家时都会捡满一筐,再看看我的筐里,什么都有,乱七八糟的,看到我的“果实”,其他小伙伴都会流露出一种让人感觉“看笑话”的表情。傻子常说:“回家你妈该打你了。”妈妈看了总会说:“凑合了事,懒货一个。”

当时,我并没有将这些事情放在心上,也没有细想过什么。如今细品,不难看出我思维的凌乱性特征,数学成绩给了我最好的验证,逻辑推理一般。从军经历中的一件小事,又让我从别人的认知中了解了自己的一个特性。

军队对打扫卫生的要求相当高,团长讲要不留死角,连长说得更透彻:“老鼠走不到的地方,你们也要打扫到。”班长在给我分配打扫任务时,总是扫院子、整理花草的活,时间久了,我有些不解,就去问班长这是为什么?班长说:“你做事情有激情、有速度,但不细致。”想一想,自己也确实有这个毛病。

他人的评价比主观自省更客观、真实,能帮你发现不曾认识到的自己的另一面。当然,对待他人的评价,也要注意认知上的完整性,不可偏听偏信,要经过多方信息的综合验证,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能助力于自己的事业,另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人的自我认知。事实证明,与人交往的强度和质量,与他人对你特性评价的确切性成正比,越准确,越能证明你与他交情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