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物流

日益庞大的产品物流体系,是以仓储为中心,促进生产与市场保持同步。它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物流的基本职能概括为以下七大职能:

(1)运输职能。

用特定的设施、设备、工具,把物品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转运的过程。通俗来讲,就是根据所要运输物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并考虑运输的时效性,以此来完成物品转运。在与客户合作的过程中,合同的内容里面必有约定的“到货日”,很多时候因为这个时间的限制,导致在选择运输方式上有所限制。从更宽广的角度来讲,物流运输范围越来越广,都需要极大地依赖物流管理水平及合理的成本控制。由于物流成本,尤其是运输成本,在企业总成本构成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物流在企业里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仓储职能。

物流整个过程的主角是物品,它在未出库前、运输过程中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内存储着。因此,在物流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库存数量能否承载,是否需要做仓储或转运。对物品进行分类管控,以便物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得到顺利转运。除此之外,它还有一种以仓储为主要职能的物流,即第三方仓储服务。按企业的要求,它除了存储外,还包含按单按时配送的功能。

(3)配送职能。

在企业内部,所有物料的转运均依靠单据或信息。而在对外的客户上,物流的过程除了一个简单的靠运输设备做产品转运外,更多的服务还体现在按单准确地把物品在对的时间送到对的人手上。如果产品或服务不能在客户希望的时间、地点提供,它就没有价值。

(4)包装职能。

包装是为了在物品流通过程中对产品起保护作用,进而方便储运、促进销售。它会根据物品的特性、运输的方式去选择包装或包装外的附加物,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以确保物品在转运过程中不会因受到外力碰撞、挤压导致破损进而引发物品泄漏,从而令客户不满意。整个物流过程中,包装是产品得以运输的保证,不同特性的产品应当在物流运输前做好相对应的包装,否则整个物流无法正常运行。

(5)装卸搬运职能。

它是指使用辅助设备(如叉车)把所要转运的物品从仓储地运向运输设备(车辆),或从运输设备(车辆)运向仓储地的过程。搬运是为物品运输和保管的需要而进行的一项活动。为了简化这个操作或使这个操作更加高效,除了使用一些重力辅助设备外,在物品流转过程中应该做一些承托设施或采用大包装,尽量采用设备操作,减少人工劳动。

(6)流通加工职能。

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实施包装、分割、计量、分装、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如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为了减少在运输设备上的碰撞,在外包装上增加防撞泡沫。或在配送过程中,对单次送货的物品进行合并打包,提高配送效率。

(7)信息处理职能。

物流的线路规划与成本、配送时效是企业与物流合作的基本前提,在与物流合作过程中,物品的转运过程能被跟踪和记录是企业的基本需求之一。因此,物流应该具备一个随时能查看物流动态的系统。企业根据与物流商的合作,对物流的成本、配送服务、单据回流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对物流商实行定期的服务考核,这样才能使物流活动更有效、更顺利地进行。物流信息系统的改善和灵活的制造过程使得市场向大规模定制发展。客户在购买时不再接受“所有产品统一规格”的概念,供应商正提供越来越多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在制造企业,物流还是实物流转的过程,如图5-1所示。即从供应商供应原材料、入库开始,随后材料出库、生产制造、成品入库、产品出库,直至产品送达客户手中的过程。此外,实物流还包括产品的检验、停放等环节。

图5-1 生产计划流程图

第二章沿用过这个流程图,在这里,这个流程同样适合于描述制造企业的实物流。实物流可以再简单地理解为是有实物体在流转的过程。上述流程中原材料入库的实物流体现的是原材料送达到工厂后,从卸货区域进入库存的过程,如表5-1所示。它涉及卸货、报检、检测、结果跟进、叉运进规划好的仓储区域存放等过程。在这个物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 仓管员在原料到厂后核对送货供应商是否在合格供应商名录里面?

​ 针对不同的原料采取不同的、但合适的卸货方式,如包装方式不同,一般化学品和危化品等。

​ 卸料后按原材料报检程序进行报检并跟踪检验结果。在检验结果未出来之前,做好隔离。

​ 按仓储库位的设计对原材料进行进仓储存与管理,并监控好仓库的环境,以便按原材料规定的温湿度进行管控。

​ 整个过程中,仓库人员应该熟知仓储每个物料的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以便在出现异常时做出及时的、正确的处理。

​ 在仓储按规定向车间发料时,注意原材料包装的完整性及其品质状态。

​ 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按工艺配方及规范的操作作业。同时,通过DCS系统对生产进行实时监控,通过产品的过程控制实时跟踪产品质量的实现,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工艺技术人员及车间主管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调整工艺技术,以达到提高一次合格率的目标。

​ 成品入库,首先要确认的是成品的品质状态,是否已被品质部门确认已合格,并且有体现质量状态的标签。确认后按仓储规划的库位原则进行存放,做到账、实、位相符,即实物在哪里,账就必须在哪里。

​ 产品出库到产品送达到客户手中,是一个物理的产品转移过程。产品出库必须保证所出库的产品是订单上要求的产品,所附着的资料必须是标准的并且是客户需求的。同时,转运过程中的载体也必须是合格的,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运输车辆。在与客户对产品的交接过程中,注意客户服务的理念与态度,确保客户收货也是一种体验,最终实现以客户服务的质感留住客人。

表5-1 原料到货资料确认表

原料名称

原料代码

采购单号

到货日期

检查项目

确认信息

该送货供应商是否为合格供应商?

是否附有送货单据?

是否附有质量检测报告?

是否熟知物料属性?

数量是否与送货单上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