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霍华德·莱文瑟在耶鲁大学主持进行过著名的“恐惧实验”。耶鲁大学为高年级学生分组发破伤风危害手册,手册里主要是说破伤风的危害,以及注射疫苗的重要性,最后提醒大家,校医院免费注射破伤风疫苗。准备的手册有两个版本,不同组别拿到的版本不同。一组拿到的是“高恐惧”版本,其中使用了夸张的语言还配有高刺激的图片,还有个重症患儿,还有带着导尿管、鼻管、气管切开伤口的患者;另一组拿到的是“低恐惧版本”,其中的介绍语言相对平实,也没配图片。果然,随后的问卷调查发现,得到“高恐惧”手册的学生比另一组更加相信破伤风的危害性,更加能够意识到注射破伤风疫苗的重要性。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在一个月之后。当人们再次调查到底有多少学生真的去注射了疫苗,发现“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比例居然一样,都在3%左右。原来那些通过恐惧诉求得到的差异消失了。我们先记住这个数字——“3%”,之后发生的一个小改动,让事态产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在手册上增加了两个貌似“画蛇添足”的内容:一个是一张校医院的地理位置图,我们知道实验的对象是高年级学生,应该不会有人不认识去校医院的路,这个地图加的好像“多此一举”;另一个是增加了疫苗接种的具体时间,而之前是没有时间限制的,看上去也没有什么意义。然而,就是这两个“画蛇添足”的内容,却让去注射疫苗的人大大增加了,人数比例陡增至28%,是原来的九倍还要多。加倍的恐惧诉求并没有真正的影响到人的行为(去注射疫苗),两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让行为提高了9倍之多。改变人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诀窍和秘笈吗?
能人不是不能用,而是要看怎么用。不能用能人,就不能干事业。从管理的要求来看,用人是要干事的,而干事就必须用能人。刘邦用陈平的例子,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说起刘邦用人,人们对他关于三杰的评论比较熟悉。刘邦当上皇帝后,让大臣们说说他为什么得天下而项羽为什么失天下的道理,于是,阿谀奉承、英明伟大之类的话都出来了。刘邦摇摇头,自己总结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但笔者看来,真正体现刘邦用人水平的事例,是次于三杰的陈平。陈平不是刘邦的老人手,他从魏王咎那儿叛逃到了项羽那儿,又从项羽那儿叛逃投靠了刘邦,得到刘邦重用。对此,刘邦的老部下有意见,周勃、灌婴给陈平列了三大罪状:一是先后背叛魏王和项羽,二是传闻陈平“盗嫂”,三是据说陈平受贿。对于这种告状,刘邦先排除了“叛逃”的指控,因为在群雄并立的时代,“朝秦暮楚”不能说明道德问题,然后对其馀两个指控进行了追查,“盗嫂”属于查无实据的传闻,受贿属实,但陈平坦然承认是办事的用度所需。所以,刘邦依然信任陈平。尤其是在对项羽使反间计时,给了陈平四万斤黄金,完全由他支配,结果使项羽君臣离心离德,大获全胜。刘邦临终时安排后事,确定陈平为协助王陵的丞相人选。陈平果然没有辜负刘邦的重托,在平定吕氏之乱中立了大功。这里面有几点值得仔细推敲。首先,陈平具有办事公道的名声。当初陈平还是孺子时,乡里聚会分肉,十分公平,得到乡亲父老的称赞。而陈平自己感叹道:“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史记·陈丞相世家》)这种公平恰恰是管理者最需要坚守的品德。其次,刘邦对陈平具有绝对控制权,所以,他不害怕陈平出事。这一点对于用能人来说,最为重要,只有在有把握对能人的行为可以有效控制的时候,才能使用他,而且控制能力越强,用起来越放手。所以,刘邦在起用陈平时,不怕陈平出事。第三,刘邦前面审查过陈平受贿,但接着在使用反间计时,把大量黄金交给陈平,这一举措意味深长,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表示对陈平的信任,可以让陈平放手活动;另一层含义,这未尝不是一种考察方式,不是刚刚有人举报你贪财受贿吗?现在就交给你大量钱财,看你动心不动心,你要动心好办,处理你就是了,你要不动心,岂不恰恰证明了你的清白?很显然,陈平的得分是优秀。还有,在刘邦大功告成分封功臣时,陈平推辞不受,声称如果当初不是魏无知推荐自己,如何能够立功?于是刘邦赏了魏无知。这是不忘本。最后,刘邦临终的安排也富有深意,经过长期考察,刘邦已经对陈平有了足够的信任,认为陈平的才能当丞相没问题,然而刘邦的安排是让陈平给王陵当副手。王陵以憨厚出名,陈平以机智出名。这样安排不仅可以使两个人形成互补优势,更重要的是万一对陈平看走了眼,这种安排可以防止铸成大错。从刘邦用陈平来看,他能得天下,同他深知用人之道有关。尽管刘邦有着浓厚的流氓色彩,在许多方面不值得称道,但他重用陈平这件事,依然可以给供当今管理者思考。
人才是企业平台最重要也是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人才资源战略管理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资源如此重要,我们建立企业平台时,应审时度势、未雨绸缪,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在企业平台未来发展中的基础性、决定性、战略性作用。通过激励和竞争机制,创造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建立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制度,使企业平台增强综合实力,提高整体竞争力。 企业平台从外部引进核心人才和业务,需要注意几点:(1)制定人才战略。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及其队伍建设,都要与企业平台发展的现实需要、长远需要相协调;要从企业平台发展的中、长远战略目标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实实在在地制定人才战略。 (2)结构上定位。一是重点关注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二是在人才引进上,要以“战略发展人才”为主。(3)企业平台必须具有磁石效应。对于引进人才,可以企业平台比喻成一个“磁场”,这个“磁场”就是企业文化,以及一系列的制度和阿米巴经营模式,形成了对人才、资源、资金、技术等长期的磁石效应。“磁场”的作用就是吸引“好铁、好钢”——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到企业平台大“磁场”中来,共同实现企业平台的发展战略目标,创造高收益。通过阿米巴经营模式,努力把大家培养成才和造就一批企业家,若干年后把大家输送出去独当一面。 (4)既然是一个平化,放开胸怀引入很多本身不属于你的业务。
成功源于细节,一场发布会效果的好坏,细节很重要。组织新产品发布会,组织者还需要重点关注以下细节:1.要策划有创意的主题在决定举办新产品发布会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确定发布会的目标、性质和主题。策划有特色和创意的活动,一定要配合新产品的特点来设计与安排,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和确定的目标对象。需要注意的细节是:第一,成功的发布会并不是多么高端、多么奇特,一定要紧紧围绕着主题展开,鲜明地突出这个主题。新产品发布会主题的拟定需要根据新产品的特质与属性,要蕴含品牌自身的内涵。如知名的奢侈品牌,其主题必然与时尚、高端等元素挂钩,以便更好地体现出品牌的气质与风格,同时注重场景氛围的设计及时尚明星的参与。第二,创意是发布会的灵魂,让发布会不枯燥乏味,就需要用创意来让发布会充满灵性。这些创意可以体现在会场的选择与布置,也可以体现在灯光音响设备的效果、舞台美术、表演内容等发布会上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总之要杜绝雷同;还可以运用一些新元素或者流行元素,体现时代性与主题个性,会让发布会充满更多亮点。第三,最重要的一点,发布会的主题和目的确定后就开始进行活动创意,看什么创意是可执行的,就开始着手准备。活动从提议到创意,开始的时候尽可能进行讨论,到创意终止的时候,活动的具体内容一定要落实在文字上,不能只停留在嘴上。2.要做好发布会的时间选择新产品发布会选择的时机很重要,毕竟市场存在淡旺季,只有在旺季之前做好铺垫工作,才能在旺季到来把握市场实际情况。与此同时,发布会的时间也有讲究,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细节是,选择新产品发布会的时机一要及时,不要拖;二要注意避开重大节日和社会活动;三要避开市场的旺季;四是发布会召开的具体时间应该尽量不选择在上午较早的时候或晚上。一般而言,新产品发布会大都选在上午十点或者下午三点。3.要注意新产品发布会场所的选择和布置场地的选择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发布会的规模、档次来选择合适的场所,既可以选择室内,也可以选择室外。从企业的形象与目的出发,如果要体现重要性,可以选择高档的酒店会所;如果要体现学术性,可以选择专业、权威的学术机构;同时场所的选择还应考虑发布会布置、内容的需求,如背景板、显示屏、舞台等设施的空间范围。需要注意的细节是:一要选择环境好、空间足够大的会议室。环境好会让参会人员感觉到举办方的实力和对参会人员的重视外,空间大会让每一个到来的客户有充分的时间体验和使用产品,配置足够多的市场人员帮助客户更深入地了解。二要交通便利、好找。为了方便来宾的到访,发布会的场地还需考虑到周边的交通及住宿等条件,避免因为找不到而缺席,避免因为太麻烦而影响心情。三要提前预订,不要临时变更场地。提前预订是避免会议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会场,不要临时变更场地是为了避免打乱参会人的计划。四要注意会场设置。一般而言,会场布置细节是:酒店门口拱门、横幅及刀旗布置,会场周边主要通道、楼梯、护栏欢迎横幅的悬挂,要保证悬挂到位;会场内背景、横幅、嘉宾台位、投影等设备的布置,要确保会场内各种设备的齐全、安全与可用性和能稳定、有效地发挥效用;酒店人口签到处、背景牌、拐角水牌的摆放;为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可以适当布置一些花卉,最重要的一点是注意安全。4.发布会现场要注意控制时间发布会环节不宜太多,环节需要有所侧重。时间太长,台下观众的注意力也不会集中,观众容易流失。时间太长,主办方需要考虑是否给参会人员供餐,从而增加发布会的复杂度和成本,发布会整体时长最好控制在4小时以内,一些重要环节上,比如介绍新产品,可以设置较多时间,对于不太重要的环节,如开场演讲,10~15分钟,点到为止即可。需要注意的细节是:第一,将发布会的环节确定后,为控制时间要制成一个发布会流程表,确定时间要求,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分别是什么环节,该表可用于当天的环节控制,也可用于通知参会人员当天活动安排。第二,为了控制时间,新产品的发布会各嘉宾的讲话内容要确定。如公司领导讲话内容要点要放在欢迎和致辞上;销售总监讲话内容重点是:新产品上市计划的简明介绍(市场背景分析),新产品价格、卖点、功能介绍及现场演示,市场销量分析和销售支持,经销商激励政策和考核标准等内容上;市场总监讲话内容重点是:推广宣传物品的展示和使用说明,新产品上市推广要求,经销商促销活动宣导等。5.发布会过程中要注重和经销商的互动发布会的主角不仅仅是品牌,更是品牌背后默默支持的每一位客户。不与受众人群深入互动的新产品发布会,往往会变成一种传统推广仪式,新产品理念很难深入人心,如果能激发核心客户的参与感和惊喜感,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需要注意的细节是:召开发布会时要注重台上与台下的互动,如互动环节中,可以采用大屏互动系统强化客户的参与感,通过弹幕、消息上墙等跟主持人即时沟通,省去了以前话筒传来传去的麻烦;在订货环节可以设置有奖激励措施活跃现场气氛,时不时通过经销商订货信息公布,渲染气氛;还可以设置现场互动小游戏来带动气氛。小提示:细节决定成败。
阿米巴经营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有始无终的长期工作。在成功导入后,更需要持续提升经营业绩、保持员工参与积极性,通过经营单元的成功运营,一方面激发广大员工的潜能,实现由“要我干”到“我要干”转变;另一方面将一套会计核算体系(单位时间附加值核算)植入人力资源管理,去量化组织中每个团队、每个人的价值贡献,从而实现了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活。为此,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工作:1.定期自查、修订运行方案实施小组要常态化设置,重点关注阿米巴经营中各方案、制度的空白盲点,方案执行变形与走样情况,寻找方案的提升点。检核各经营单元的运行成果、评估激励方案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参谋职能。定期召开实施小组会议,总结问题、制定提升计划,听取经营单元的工作汇报,提出工作要求,指明工作方向。2.持续运行各级经营单元要根据阿米巴经营的运行方案要求,持续开展经营工作,进行单位创造价值核算;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及时分析、研究解决;通过对比分析不断提升本经营单元的经营成果与管理水平,寻求业绩提升的新方法、新思路、新技术等。3.全员参与笔者认为,企业经营的最高阶段,对于领导人来说是无为而治,对于员工来说是自动自发激情参与、自主经营管理,实现员工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W集团的阿米巴经营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全面提升员工参与度的经营模式,如果运行一段时间后,还只是各级经营长在忙,运营工作肯定出现了问题。各级经营单元具体实施时,应重点关注经营晨会的召开、全员参与核算、全员参与经营结果分析与建议建言、改进措施的研讨与实施等,通过激励方案的及时兑现最终达到全员参与经营的目的。4.经营成果的持续提升不断探索引入竞争机制,提升各经营单元的内部运营效率、促使上下游客户(原料采购、仓库、生产计划管理部门等)进行阿米巴经营或调整工作方式,提升相互配合效率等。在确保费用的持续减少、降低的同时,重点要在收入增加、用工数量与工作时间减少等方面上实现突破。W集团“阿米巴经营模式”的“自主经营152管理模型”,共计包含8个核心要素,即目标指标系统、经营单元组织系统、核算与分析系统、提升系统、经营长队伍建设、经营长能力、企业的经营哲学,只有这8大系统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最终才能达到全员参与和企业业绩同步提升;具体运行中,无论是设计阶段、实施阶段、还是持续提升阶段,都需要人力、财务、宣传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等各类经营单元,都要有良好的跨部门沟通与合作,相互提出工作要求、相互补位、及时响应对方要求。依靠集团领导一把手的亲自参与、各个部门密切合作,人行中心的系统设计,业务部门的持续运作,执行小组的指导与监督,才能保证阿米巴运营模式的有效成功。
由丰田JIT生产方式提炼出的精益生产理论归纳了管理过程的七大浪费,这七大浪费很多是相互影响的。通过管理现场的优化,消除这些浪费,可以降低各维度及其组合成本。(一)等待的浪费例如医药生产企业有一台德国进口设备发生故障,根据售后服务合同,德国供应商须在7天内负责维修。但这7天生产线就要暂停,经济损失巨大。公司领导当即来到现场,和专家一起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发现是某个零件发生磨损,而这个零件并不是特制件而是标准件,在本地市场就可以买到。在与供应商远程确认并得到相应指导后,故障被迅速排除,避免了可能的停线损失。(二)协调不利的浪费例如各部门工作进程协调不力,造成思想迷茫,没有方向,作业忙碌而无功,行动盲目而低效,增加了资源消耗,减少了有效产出。(三)闲置的浪费例如资产的闲置,人员的闲置等,闲置并没有带来费用的减少,却带来了产出的减少。(四)无序的浪费包括职责不清、业务能力低下、有章不循或业务流程混乱等造成的无序,可以采取很多措施减少无序。例如费用报销,为保证发票合法,可进行自动扫描识别;为保证填写准确,可进行报销单各栏目数据的自动校验。(五)失职的浪费例如日常工作没有认真做,布置的工作没有按计划做,流程性工作前面没有按要求做并对后面产生较大影响等。这种浪费主要是因为责任心不强或素质低下造成的。(六)低效的浪费可以一人做的工作两人做,可以按期完成的任务反复拖期等,是常见的低效率。至于低级的常识性错误,则更是一种负效率,可以采取很多措施提高效率。例如财务部可将对账、开票、付款等分别安排在月初、月中、月底集中进行,人力资源部可将初试、复试、终试等分别安排在不同时间集中进行。(七)管理成本的浪费包括计划编制无依据,计划执行不严肃,偏差处置不到位等。可以采取很多措施降低管理成本,例如针对水电的浪费,不是批评或罚款,而是安装自动感应水龙头和电灯。相对于生产现场的浪费,管理现场的浪费虽然量化比较困难,但由于管理工作更宏观,更综合,其影响也就更严重,解决也就更困难。同时,改善管理工作产生的效益也会更大。
——纸箱不仅仅是包装容器,也是广告载体和产品标识。在我们常规理念里,纸箱仅仅是为了运输,反正润滑油送到终端还要拆开的,无需太多关注。其实,纸箱不仅仅是一个装填工具,也能:避免混淆:在工厂里,产品是分门别类的码垛,还不会产生混淆,但经销商的库房,一般比较杂乱,如果纸箱没有显著区别,很容易发错货,粘度错误还是小事,汽柴机油发错就麻烦了。很早以前,“壳多美”的包装就采用的是原色包装,仅仅是文字不同,后来,换成了彩箱,大大减少了错发问题。广告宣传:在很多柴机油终端,修理工常常拿纸盒子垫在地上,然后躺上去维修,这个时候,纸箱实际起到了宣传作用。山东某企业,不仅纸箱外部做了专门的防水设计,里面,也印上了logo和产品卖点。保护产品:如果看行业新闻,你会经常发现一些经销商的库房被淹、产品积压,如果纸箱防潮性能好,或者纸箱醒目,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几年,大部分企业采用彩箱,甚至还覆膜,但仅仅用3层的瓦楞纸,很容易变形;覆膜有静电,更容易脏,当手上有汗渍油污时,容易跌落,而且,生产日期也不好喷码打印。为了产品好辨别,是不是每款产品都设计一款纸箱呢?没有这个必要,我们可以设计通用型的纸箱,在纸箱的正面或侧面,留出和产品一样大的空白,里面装什么产品,就贴什么贴纸。当该产品销量达到几万件时,就可以单独做纸箱了。在纸箱设计风格上,最好和产品对应,也就是把标签风格内外一致,这样,可以说就完全杜绝了错发的可能。
食用油关系国计民生,是老百姓一日三餐都离不了的生存必需品。跟粮食一样,每日必备,是食用油的第一基本属性。这决定了政府有责任要让老百姓吃到物美价廉的食用油。低收入人群对食用油的价格非常敏感,一遇打折,就会习惯性地多买几桶,反正迟早都会吃掉的,囤着也不会有浪费之虞。家乐福等大超市也喜欢拿食用油来打特价、出销量、拉人气。因此,超市不仅可以在食用油产品上不赚钱,甚至还愿意贴钱做负毛利销售。但食用油只要价格低,就一定卖得好吗?我曾经为某个连锁超市做贴牌食用油产品。这家超市同时推出了大米、纸巾、豆油和调和油四个自有品牌产品。运作一段时间后,超市发现,大米、纸巾和豆油,只要低价就好卖,但调和油却贴到成本价也走不动。不仅是调和油,凡是超市推出的葵花籽油、玉米油和花生油等中高端食用油产品,即便亏钱卖,也卖不好。食用油不是低价就好卖吗?怎么又会卖不动了呢?这是因为,食用油还有第二基本属性:调味品。谁都知道,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先要抓住男人的胃。为了男人有个好胃口,一名家庭主妇怎么可能还只想着要为一桶油便宜那么几块钱呢?一桶几十块钱的油,可是要影响到一家几口人,一月三十天,一日三餐的餐食质量。食用油的粮食属性决定了消费者的价格偏好,调味品属性决定了质量和品牌偏好,两者的组合,才能有效满足市场中不同的消费者需求层次。在收入水平较低、追求温饱为主的人群中,食品支出在生活费用支出中占了很大一块。买一桶油就是为了炒菜吃饱肚子,所以会尽可能追求物美价廉的产品。而收入水平较高,达到小康或富裕阶段的人群,吃饭不再仅仅是为了解决饥饿问题,而是要追求有品位和质量的生活。他们往往购买价格更高的中高端品牌产品。各种食用油,它所拥有的粮食属性和和调味属性权重是不同的。以芝麻油为代表的调味油,调味属性极高,粮食属性可忽略不计。豆油、一级菜油和棕榈油则主要用做粮食,调味属性较低。居于这两者之前的花生油和三四级菜籽油,调味和粮食属性并重。一般来说,价格越高的食用油,调味属性也越高。反之,价格越低的食用油,粮食属性越高。粮食属性或调味属性为负值的食用油产品例外,如地沟油等,它不属于合格产品的范畴。食用油两大基本属性的重要性是会变化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用油的粮食属性的需求价值会越来越低,而对其调味和健康功能的需求会不断提高。在中国,这个调味属性超过粮食属性的转折时点,将在什么时候来临?图11-1各种食用油在调味属性与粮食属性中的位置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中国魅力的又一次大展现。4月20日晚20点,宋祖英和成龙于上海世博文化中心放声高唱《和谐欢歌》。随后,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黄浦江上礼花怒放,激光四射,喷泉冲天,虹桥越江,好一幅如诗如画的春江花月夜盛景。当晚的开幕式一共燃放了10万余发的焰火,数量超过了两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时只燃放了8万余发焰火。第一届世博会于1851年在伦敦举办,当时的英国是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头等强国。英国政府用4500吨钢材和10公顷的玻璃建成了一座“水晶宫”,陈列了标志着工业社会到来的发动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让世界各国为之震撼。从此以后,世博会就成了各国炫耀新技术、新理念乃至国家力量的大舞台。这次上海世博会是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博会,共有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参展,其中40多个国家自建展馆,数量为历届之最。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主体造型酷似一顶古帽,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其实,它更像是一个粮斗,寓示着天下粮仓,富庶四方。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BetterLife)。这个主题对时代脉搏抓得相当之准。正是在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0%,城市文明将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主旋律。2010年,还正好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十周年。在这10年里,中国疯狂建设基础设施,大量吸引外商投资,工业野蛮生长,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出口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商品填满了全世界的超市货架。可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世界贸易组织对许多国家的农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让人意外的是,中国的农产品居然让美国的农民也感觉“鸭梨山大”。中国最具竞争力、出口最多的农产品,是水产品和蔬果。中国的水产品和蔬菜产量均占全球的六成,水果也以1/7的份额位居世界第一。美国人厨房里的支柱蔬果,如大蒜、西兰花、生菜和草莓等,均由中国农民提供。另外,中国的苹果占世界苹果产量的半壁江山,把曾经排名第一的美国苹果打得找不着北。来自中国的农产品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迫使他们破天荒地联合起来,游说国会,以求联邦政府提供补贴。总体上,中国农产品在需要大量耕地、大量资金、机械化作业的传统粮食作物上不占优势,但在劳动密集型、高附加值的水产品和果蔬上则有很强的竞争力。种种迹象表明,201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前,为求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还是多数。此后,中国开始进入小康社会。“吃饱”从此不再重要,“吃好”才是人生所必须。小康社会的到来,意味着中国将不仅是“世界工厂”,也是一个“世界市场”。为了更好地扎根和服务于这一市场,郭孔丰早已对此进行了周密的筹划。当全世界都在被2008年的粮食危机搅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丰益国际悄悄迎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他的到来,将不仅影响了益海嘉里乃至丰益国际全球业务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影响了中国乃至全球粮油及相关产业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