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厂家发展离不开经销商十几年来,国内的经销商始终处于焦虑的状态,即生意越来越难做,未来的发展之路到底在哪里?这种焦虑的存在源于外部环境的极大变化。2000年年初,令经销商感到焦虑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彼时不少厂家正在推行“深度分销”,也就是切割经销商的地盘,剥夺其业务拓展及市场推广的核心职能,令其成为单纯的物流配送商,只能发挥资金、仓储、配送等基本职能,在这种局面之下,经销商的话语权大为削弱,所以不少经销商对于未来都非常焦虑和悲观,担心自己成为厂家的棋子,说抛弃就抛弃。其二,2000年年初也是跨国零售商和大卖场业态在中国市场突飞猛进的时候,以家乐福、好又多为首的零售商风光一时,利用全新的大卖场业态掌握了消费者的大型连锁零售商,又使经销商雪上加霜,因为他们往往要求和厂家直接合作,以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同时提高供应链反应速度,而同意和经销商进行合作的,也要其承担大量的费用和给予较长的账期。在此背景下,经销商可谓是一块受气的“夹心面包”,上有厂家深度分销的施压,下有大型零售商的盘剥,这未来的日子究竟该怎么过啊?而2010年之后,经销商们面临的境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其生存环境仍然形势严峻。一方面,厂家实施的深度分销开始偃旗息鼓,刚开始的时候还可以,时间一长厂家就承受不了了,因为庞大的费用开支和管理成本令厂家难以享受到深度分销带来的边际效应,只好重新将业务运营的职能交还给经销商,自己只是对经销商进行管理。不过,原先所实施的切割经销商地盘的做法并没有取消,相反越演越烈,既然无法削弱经销商的职能,但是又需要对市场进行精耕细作,怎么办呢?只好不断缩小其经销的区域范围,使其能够将资源和精力集中在相对较小的市场范围内,从而达到厂家精耕细作的要求。这样一来,经销商的经营业绩自然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市场范围缩小了,还要不断实现业绩增长,就只好增加人员和投入,并且承担更大的压力,即便能够实现业绩增长,经销商也叫苦连天。另一方面电商在2010年以后上演了一场“疯狂时速”,以天猫为首的电商平台异军突起,通过低价格和便利性,活生生地从实体商业手中抢夺走了一大块“奶酪”,不但经销商的生意受到了极大影响,就连原先不可一世的大型连锁零售商也非常狼狈,大卖场业态日渐衰弱,直至大润发、家乐福、麦德龙等原先的领头羊或被部分入股进行数字化改造,或被全面并购。不过,经销商丝毫没有变得轻松,线上电商的变化异常迅速,除了早期的平台电商之外,直卖电商、社群电商、微商、直播电商等新模式层出不穷,都在不同程度地蚕食着线下实体商业的份额,有的直卖电商打出了“没有经销商赚差价”的口号,这令经销商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甚至连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推出了零售通、新通路这种专门针对小型零售商的分销模式,也瞄准了传统经销商的短板,意图通过大数据来为众多的小型零售终端赋能,从而再度从经销商手中把市场份额抢走。在整个经销商群体普遍感到“焦头烂额”的时候,部分厂家也开始对经销商存在的意义产生了质疑,到底经销商有没有未来呢?经销商有没有可能被电商或者大型零售商所替代呢?在整个商业世界里,决定参与者种类及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效率与成本。从单一的要素来看,谁的参与可以令经营效率越高,或者可以令经营成本越低,那么谁就可以成为商业合作中的主导者。而如果哪个参与者可以同时兼顾效率和成本,能够做到效率最高和成本最低,那么它将毋庸置疑地成为整个商业世界的霸主。在效率与成本这两种因素的此消彼长中,就会导致商业合作参与者的种类变化和数量变化,当效率需求超过成本需求,能够为商业合作带来更高效率的参与者将会胜出,反之则能带来更低成本的参与者将会胜出。那么,经销商在商业合作中是什么角色和地位呢?从效率的角度来看,像安利、完美、玫琳凯、雅芳这样的直销厂家就完全没有中间商,都是由厂家自身的销售人员直接面对消费者(目前这些厂家所说的经销商,只不过是为了规避法律限制而改变了销售人员与厂家的资金结算和利益分配关系,其本质上还是销售人员)。然而,直销厂家的销售额并没有因为效率高而持续成长,安利中国市场早在2013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93亿元,而2018年则下滑到了230亿元。再看如今的电商直销企业,也没有中间商,但是其业绩增长的空间也存在天花板,就连天猫平台自身的增长率都在逐年走低。从成本的角度来看,没有中间商的厂家能否获得较低的成本呢?现实中应该还没有出现这样的厂家。安利虽然销售额很高,但经营成本同样不低,其直销人员数十万人,人力成本相当高,这全要靠毛利极高的产品售价来消化;而电商直销企业同样如此,比如三只松鼠,虽然通过短短几年就将销售额做到了2019年的101.73亿元,但是其利润率只有2.35%,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并非易事。这些没有中间商的厂家相对于那些有中间商的厂家,其销售额规模和利润水平实际上都要相差很远,比如乳品行业的伊利,其2019年的销售额高达900亿元,同比增长13.97%,净利润为69.33亿元,利润率为7.7%;而调味品行业的海天味业则更厉害,其2019年销售额为197.97亿元,同比增长16.22%,利润额为53.53亿元,利润率高达27.04%,且增长率仍然保持稳定,这种经营业绩都是厂家与经销商所共同实现的,相对于那些没有中间商的厂家来说要更为优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间商能够帮助厂家最大化地兼顾效率和成本,尤其是经销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间商同时经销了诸多品牌,其可以帮助厂家分摊运营中的大量固定成本,从而在成本上获得优势。同时,厂家还可以利用中间商(尤其是经销商)的专业化经营能力和资源,在市场上产生远远高出厂家自身人员所带来的效益。在调味品行业中,千禾味业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案例,其拓展华东市场就充分借助了经销商的力量,通过与上海荣进实业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用六年的时间将销售额从260万元提升至接近8000万元(按出厂价计算),如果只是靠千禾味业自身的力量,在六年的时间很难达成这个销售业绩。更为现实的是,中国有超过600万家的零售终端,试问,如果没有大量的中间商,哪家厂家可以完全靠自己来达成覆盖呢?益海嘉里在中国市场掌控90万家终端,海天则能掌控70万家终端,如果没有中间商,厂家自身又如何能够实现呢?综上所述,经销商的存在自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这是由整个商业生态决定的。厂家在拓展市场时很难离开经销商,如果没有经销商的高效配合,厂家再好的规划也无法落地!帮扶经销商,也就是帮助厂家自己!从事了十几年的咨询工作,笔者和经销商打交道的时候很多。首先,在服务厂家的时候就要和许多经销商进行频繁接触,一是市场调研一定要和经销商进行深度访谈沟通,了解他们对市场的看法和对厂家运作市场的建议;二是在制定解决方案时,要确保转化成经销商能够操作的内容,并且还要培训经销商如何具体实施;三是在厂家举行的经销商会议上,还要为参会的经销商提供相应的培训,从思维意识和方法体系上进行宣导。其次,笔者每年都要参加行业内的各种论坛或峰会,会针对经销商提供相关的主题演讲或者培训,并和现场的部分经销商进行互动。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见证了大量调味品及食品厂商的兴衰,感触日深,近年来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对于厂家,无论制定的战略规划多好,在市场上离开了经销商的合作,也绝不可能将市场做好。无论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多好,离开了经销商的配合,也很难让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到产品。不少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光鲜的品牌,其背后都有大量经销商付出的努力。一个合适的经销商,可以帮助厂家成功打开市场,获得更大的销售规模和品牌影响力;而一个不合适的经销商,非但不能帮助厂家创造价值,还会耽误拓展市场的时机。找到合适的经销商,市场拓展就成功了一半;没有找到合适的经销商,市场拓展基本上就宣告失败。正是由于经销商如此重要,所以每年厂家都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希望能够得到经销商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但是,尽管厂家想尽办法,和很多经销商的合作仍然不理想、问题重重,其中的难度在于,这是两类独立利益体的合作,很多事情都不是由厂家单方可以决定的。由于整个经销商群体在经营理念和专业程度上要弱于厂家群体,自然对于很多问题的理解和做法都有较大的差异;如果厂家不能和经销商在理念和经营上达成一致,就会影响市场的运作成效。所以,经销商的成长问题不仅仅是自身的事情,还牵扯到双方共同的配合,有时候厂家对经销商会提出诸多要求,甚至对经销商施加较大的压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对于经销商,即便没有来自厂家的要求和压力,也到了需要转型的地步了。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经销商群体已经走过了一到两代,正在向第三代转移,上一代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怎样才能让下一代很好地接管呢?无论上一代经销商多么成功,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属于上一代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环境变了,人群结构变了,思维理念变了,方式方法也变了,如果经销商的经营模式还不发生变化,那就无异于“刻舟求剑”了。由此,为经销商写一本关于系统实施公司化运营的书,几年前就在笔者心中种下了草。现在,笔者终于完成了这本书,也算是了了几年前的一个心愿,希望能够给广大调味品经销商带来一些公司化运营的启示和具体实施路径。当然,限于笔者的角度和见解,书中观点出现偏颇在所难免,不足之处还请广大厂商朋友见谅!同时笔者想强调,本书并不想成为解决所有问题的“万金油”,而是围绕公司化运营这条主线,为经销商提供启迪,敲开未来成长壮大的成功之门。衷心祝愿广大调味品经销商能从本书中有所收获,也祝愿调味品厂商都能紧密合作,加强互信,互帮互助,减少冲突,共同开创中国调味品行业的美好明天!
曾经有营销人员问我,统计学为什么这么难学?我的回答是:缺乏训练。一个经过训练和没有经过训练的营销人员的差别在于:训练有素的营销人员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讲同一件事情,陈述的要点和逻辑基本一致;没有经过训练的营销人员,容易东扯西拉,临场发挥。统计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思维比较严密的科学,而逻辑思考能力是需要时间训练和培养的。任何科学,只要是方法,尤其是可以通过公式展现的方法,都能够通过学习掌握。  抽象思维多于具象思维 在统计学中,大量的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概率之上的。所谓概率,通俗一点就是模棱两可,可能是左,也可能是右。比如,我们讲到的数据分布类型。无论何种数据组类型,都只分为离散型的随机分布和连续型的随机分布。比如,在抽样调查中,随机抽取的被调查对象的年龄就属于离散型随机分布,收入就属于典型的连续型随机分布。以离散型随机分布为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在某个数据组内,数据之间缺乏相似性和关联性,随机抽取一个数据,在这个数据组内任意数据被抽取到的机会,都有固定的概率,且概率分布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随机变量X的取值为:X1,X2,……,XN,其相应的概率为P(X=X1)=P1,P(X=X2)=P2,……,P(X=XN)=PN。将这些结果列表(表10-1)如下: 表10-1随机变量X和概率P XX1X2……Xi……XNPP1P2……Pi……PN 对应折线图(图10-1)表现如下: 图10-1对应折线图 从离散型数据的随机分布来看,需要我们将原来“1+1=2”的精确观念,转换成在一定的概率保证下,“1+1”有可能等于任何数的概念。这种从“一定”到“可能”的思维转变,是学习统计学的基础。 单一的数字分析变成大量数据库的处理 统计学的第二个难点,是数据处理突然呈现爆发式增长。以平均数这个概念为例,仅从类型上来说,平均数就分为数值平均数和位置平均数两种,各种平均数的适用条件和应用范围又有所差别。比如,我们都知道1、2、3的算术平均数等于2,即(1+2+3)/3=2。这时候突然有人告诉你,在一个统计对象里,有50人养1只狗,40人养2只狗,25人养着3只狗,每个人平均养了几只狗?这时候,用简单的算术平均数统计出人均2只狗,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表10-2养狗人数信息表 狗数(单位:只)养狗人数(单位:人)150240325 人均平均养狗数=(1只×50人+2只×40人+3只×25人)/(50人+40人+25人)=(50只+80只+75只)/115人≈1.78只这其实就是一个调和平均数,也称倒数平均数。每一组狗的总数量就是调和平均数的权数。统计学的难点在于,大量数据出现,你如果不会分组或者分组不科学,这些数据就会弄得你焦头烂额。 经典假设限制了统计学的应用范围  以检验这个功能为例,小学数学里一元一次方程检验,我想大多数人应该还记得,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代入检验”。例如:1+2x=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并检验。解:因为1+2x=32x=3-1x=1所以 x=1检验:当x=1时,方程式的左边为1+2×1=3;又因为,方程式的右边为3,所以左边=右边。但是在统计学中涉及到的检验,以单变量的检验为例,分为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所谓的卡方检验只适合非参数检验,且是独立样本;符号检验虽然也适合非参数统计,但是必须是两个有依存度的样本。t检验和Z检验虽然同样适用于参数检验,但是Z检验只适合单样本和独立样本的情况;t检验虽然适用参数各种情况,但是样本情况的差异,也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如双样本的t检验,其假设条件就是两个样本的方差必须相等,如果这个条件被打破,检验结果就毫无意义。真正要学统计学,理不清这些限制性条件,统计学依然一知半解。当然,你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只选择你熟悉的限制条件,采用统计学里那些复杂的方法。换句话说,就是固定场景、固定条件、固定公式。 小贴士:统计学的难,难在无从下手。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找到你最熟悉的点,先研究,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修正;也可以选择你最熟悉的公式模型,确认使用条件后,先在实践中试用,后在使用中巩固。 
注解:字面理解“加水下去”,就是“掺水,稀释”等义。后被引申为“削减”。例句:Theamountanddegreeofviolentscenesinthemoviewaswatereddown.电影中暴力片段的数量和程度都被削减了。770.wearthepants–bethebossofthefamily.家中管事注解:pants是“裤子”。字面理解“穿裤子”。以前欧洲女人从来不会穿裤子,只有男人穿裤子。所以“穿着裤子”的就是家里管事的人。例句:Shemakesallthebigdecisionswhenitcomestofinances.Weallknowwhowearsthepantsinthatfamily.她决定家中所有财物方面的大事,所以我们都知道她在家管事。771.weighone’swords–becarefulofwhatonesays.谨言慎行注解:weight作为动词是“称重”,引申义为“掂量”。字面理解“掂量某人的话”。形容每一个词都要好好掂量一下才能说出来。例句:Thebossisgoingtointerviewmetoday.Idon’twanttotalktoomuch.Ishouldweighmywords.老板今天就要面试我,我不应该说太多,我应该谨言慎行。772.well-off–rich,wealthy.有钱例句:Shehastraveledextensivelythroughouttheworld.Ibelieveshe’sverywell-off.她全世界都仔细游玩过,我觉得她肯定很有钱。773.wetbehindtheears–inexperienced.乳臭未干注解:字面理解“耳朵后面还是湿的”。意思是说刚生下来的小孩胎水在耳朵后头还有残留,因为角落干得比较慢。后用该表达表示乳臭未干的人。例句:Hecan’tmanagetheoffice.Heisstillwetbehindtheears.他不能管理办公室,他还乳臭未干。774.wetblanket–personwhodiscouragesothersfromhavingfun.喜欢扫兴的人注解:blanket是“毯子”。字面理解“湿毯子”。这个表达来源于一种古老的灭火方法:用打湿的毯子来灭火。后来“火”本引申成了“有兴趣做的事”,而“湿毯子”被引申成了“扫兴的人”。比喻某个扫兴的人把大家有兴趣做某件事的热情给浇灭了。例句:Shewasnofunattheparty.Sheisawetblanket.她在聚会上无聊死了,她真是无趣的人。775.wetone’swhistle–haveadrink,especiallyalcohol.润喉(用酒精饮料)。注解:whistel通常是“口哨”的意思,这里只是指“口腔,喉咙”。字面理解“湿润某人的喉咙”。例句:Iamsothirsty.Iwouldliketowetmywhistle.我渴死了,得来点喝的。776.whatittakes–anyabilityforajob,courage.达到目的,取得成功(或出名)的必要条件(如金钱、美貌、才智、才能、勇敢等)注解:take这里是“付出”的意思。字面理解“无论付出什么”,也就是为了达到目的所要获得的必要条件。例句:Sheissmartandambitious.Shecertainlyhaswhatittakestobeadoctor.她又聪明又有报复,她有当医师的才质。777.whenthechipsaredown–attheworsttime,whenonefacesthebiggestobstacles.在危机的时刻;在关键的时刻注解:chip是赌博时用来代替钱计算输赢的筹码。打牌的人把筹码放到赌台上,这是表示他们为这场输赢押上了多少钱的赌注,紧接下来他们就得翻牌看谁胜谁负,表示关键时刻。或者理解为一个人把筹码都花光了,形容危机时刻。例句:Atruefriendissomeonewhoisalwaystherewhenthechipsaredown.一个真正的朋友是危机时刻总是在你身边的那个。例句:Whenthechipsaredown,youneedtomaketoughdecisions.在关键的时刻,你得做一些困难的决定。778.whistleblower–apersonwhotriestopublicizeaproblemaboutanorganizationfromtheinside.揭发者注解:whistle是“哨”,blow是“吹”,blower是做“吹”这个动作的人。直译为“吹哨的人”。想象一下小偷去偷东西,当然希望在安静的夜幕下进行行窃,不希望弄出太大动静以至暴露身份。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吹响了哨子,就相当于揭发了小偷正在做的事。而吹哨子的人,也就相当于揭发者了。例句:SnowdenwasthewhistleblowerwhorevealedtheNSA’smassiveoperationtospyonitsowncitizens.Snowden是美国中情局窃听自己公民巨大阴谋的揭发人。
渠道布局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分销目标,因此,在处方药的零售市场拓展中,本人认为选择深度分销的方式比较可行,既顺应了医改政策的需要,也顺应了市场发展的需要。同时,不能违背市场规律的变化,不一定所有的企业都要选择深度分销的这种方法,在选择之前一定要进行评估能够执行,选择以后可能出现的风险。渠道布局的目标具体表现在:市场覆盖率、分销密度、渠道灵活性、渠道控制度。在深度分销体系中,覆盖面体现在覆盖率和密度两个指标方面,改变以往覆盖率低的局面,将市场的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并设置一个可以实现的覆盖率目标。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人口密度的提高,也应该加强城市中药店的覆盖密度,确保居民集中区周边两到三家药店或诊所的覆盖,防止突然爆发性增长的患者人群而导致缺货现象的发生。其次,随着药店的连锁率程度的稳步提高,如何做好渠道布局,灵活的应对市场变化,多长时间对市场的变化做成反馈和采取措施,都需要一个衡量的指标。最后,医药生产企业不能放任渠道自助发展,自助调节。因为渠道如同人的寿命一样,它是有生命力的,是需要用心去经营和管控,药企应当有自己的一套控制手段和措施来控制渠道,防范渠道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候能够及时的提出解决方案来确定市场的覆盖率始终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因此,渠道布局的目标应该有一个核心就是以覆盖率作为首要衡量指标来进行定位。本人给出的建议是对于处方药而言,在某一个地区处方量较大的地方,可以考虑选择深度分销的方式,因为该方式比较适合。处方量较小,或者是甚至需要通过从第三终端来介入的产品,不一定适合这种销售策略。全国范围内简单的从规模来大概的判断的话,独家/专利产品医院销售规模应该在5亿元左右,非独家产品的销售额应该在1亿元以上才可以考虑做终端市场零售。以地区为单位而言,某个药品在某个地区的销量至少在5000盒以上。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阿托伐他汀钙片为例,如果你没有一个庞大的处方基础,患者仅仅凭借着药店店员的推荐是很难进行替换的,因为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销售,要去刻意改变患者的购买习惯的难度挺大,曾经有朋友做过一个随机抽查,大约会有不到20%的患者有被替换的可能,绝大多数的患者依然坚信医生的处方。
在零售业中,天天低价政策显然比超低售价政策更加有良知(这不是评论具体的公司,而是思考这两种价格政策,以从中探索出人性的问题)。比如,超低售价政策在人们对价格不敏感的商品上的定价会高一些,这是聪明的做法。因为这些商品的高价既不会造成超市太贵的不好形象,又获得了更高的利润。而天天低价政策是在成本尽量低的情况下(主要是通过与供应商谈判获得低供价和优化供应链、降低运营成本等)尽量低价。虽然第一种做法聪明机智。但是第二种做法更具善意。因为他的商品低价是来自自己优秀、卓越的能力而获得的低成本,以及对自己的利益、享受的一定程度的牺牲。也就是说,他把自己的卓越带来的好处和一部分自己该得的利益及正常的享受让渡给顾客。人类的意识在进步,即良知和人性在觉醒。因此,商业行为也需要走向人性和良知。否则必败。我们很清楚,现在我们想的只是怎么赚钱,还想不到良知的问题(我们对良知的愧疚也许只能在偶尔的捐款里得到些安慰)。我们想的是新项目、市场机会、新模式、创业、利润,然后就是富裕的生活、受人尊重的虚荣心的满足、欲望的满足、家人的富足生活等。但是,如果谁都不顾良知,那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会生活在缺乏良知而导致的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如雾霾、不健康食品等。即便是弘扬一个光明的理念,我们内心的出发点到底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而把自己发扬光大呢,还是真的看到人们陷入黑暗的观念里而遭受的痛苦,在于心不忍、内心苦痛的怜悯心下弘扬的呢?显然,前者仍然是打着善的口号的恶,他弘扬的仍然是自私、骄傲、虚荣。这就如即便是开一家素食餐厅,那么内心的出发点是为赚钱或弘扬慈悲心(自我标榜式的,或把慈悲心抽象为一个观念),还是真的看到动物的痛苦而于心不忍吃它们的肉,并由此想引导大家一起关爱动物呢?赚钱与关爱是不矛盾的。比如,如果不关爱自己的员工,那么关爱动物岂不是笑谈。而关爱员工的企业怎么会不发展壮大呢?现在该是觉醒的时候了。在思考项目、营销方案等的时候,我们是否同时考虑到良知,即自己的做法想法、决策符合良知吗?否则,只顾自己利益而损害他人和社会,这不是一个文明人、有教养的人、正派的人应有的行为。我们现在还不是一个正派的人,这是事实。而承认自己不是正派的人,这就是悔改。
界定要求:指标量化或用易于判断的事实表述。比如100%完成目标计划,或无差错、无延误(这也是变相的100%准确,但是判断容易),或无投诉(虽然工作可能出错,但确定指标困难,就用容易被发现的事实判断)。确定做好的标准要符合企业现状:如新员工招聘一次合格率达90%或50%,一次抽检合格率99%或更高,吻合企业现状,员工能够达到即可。如果不能确定指标,也可以反向界定,如顾客满意度是无法确定的,用“无顾客投诉”作为标准就比较好判断,也有利于考核,超过一次即判定不达标。做好的标准要求与后面奖惩标准或考核标准是关联的。必须强调:不能把标杆当标准。这是因为标杆是少数人才能够达到的水准。定高了,做不到,容易挫伤大家的积极性。多数人能够达到,就有超越的可能,容易激发大家你追我赶的工作热情。8.如何设计岗位绩效的奖惩标准界定要求:与标准要求(考核指标)对应,有一个指标就有一个考核标准。比如指标100%完成,考核标准就是:每少一个百分点扣多少(得分或金额),每超过一个百分点,就奖励多少(得分或金额)。如果指标是“无差错”,考核标准就是“每发现一次差错扣多少(得分或金额)”。全月或全年无差错就要奖励,通常应该奖多罚少。确定奖惩标准的意义:企业招聘员工,给付报酬就是一种责任约定,做好是应该的,做不好呢?做不好仍然拿称职岗位的工作报酬,是不是让企业不堪重负?超额完成就应该多拿,不能完全履职就应该少拿,这才叫天公地道。确定做不好的责任承担形式,就是约定绩效考核标准。做好才能拿到应得的报酬,做不好就应该减少约定的报酬。这一项内容是企业相关岗位员工共同讨论决定的,不能一人独自完成,经过相互比较,达成一致为止。撰写岗位工作标准应该说不是一个人完成的任务,可以一人撰写草案,然后再组织讨论。企业各系统负责人将前述内容逐项讨论完成,再分层次讨论、审核、审批。企业要组织相同岗位或同级岗位进行权衡比较,不能让某些岗位过严,也不能让某些岗位过宽,企业内部宽严一致就行。同时,注意上下比较、左右比较,直至上下认同为止。建立岗位工作标准的好处:①对内吸引员工正向流动;②对外招揽合适的人才;③提高招聘成功率,缩短新人试用时间,降低培训成本;④胜任岗位工作才能让员工有尊严;⑤职责清晰才能让人才进得来。
互联网加快了地球转速,网友分不清色情和爱情,却多了幻想的素材。灵性催生幻想。离开幻想,人不会是自然界的尤物。幻想的本事,叫想象力。科幻也在激发想象力。但那是无边的未来,并非必需。吃饱喝足后,生活的幻想,就是色情与爱情。幻想不用实现,就能支撑一生。说的美好一些,都叫爱欲。这是自然赐予的奇妙。爱是能量。完美的爱情,是瞬间同时爱上对方,交付一切,迅速切入色情。这就是幻想。用色情的心,做爱情的梦。或者用爱情的心,做色情的梦。幻想不同,爱的维度也不同。身体、情绪、理智、灵性,四种馅儿,怎么匹配都是千层饼。每人一个口味,还不时有变。四大不空,花样无穷。爱不到一起,只能切换维度。不同维度的爱,彼此都是伤害。排他性,是爱的内裤,总是走光。爱母亲就骂兄弟,爱故乡就骂老乡,爱祖国就骂同胞,爱地球就骂人类。爱自然,就到处穷游,不回家。色情没有排他性。有很多把色情当爱情的人。一生中真喜欢的人,没想象中那么多,遇到了,能睡就睡一次,阴阳共振。色情和爱情,谁是老大?不好说。色情是滥交,爱情是滥赌。都在一个“滥”字上耗神。大道至简,色情是简单的。天生万相,爱情是丰富的。哪个赤裸裸,哪个羞答答?在色情面前,爱情是一场装修。都是淫欲作怪。有无数在爱情中受伤的人,有在色情中受伤的吗?走漏了风声,也说不好。异性是社会公共资源,谁也别侥幸。互联网正在把爱情和色情合一。网友也无所谓,时间紧、压力大,聊胜于无。舆论上偏偏要找出正派人。好在正派的定义很模糊。庸众追捧的,一定是主流。主流反过来取悦庸众,就是正派。反之,就是非主流。不小心,破坏庸众的价值观,就是邪派。色情和爱情,都讲个性,与庸众无关。把合伙睡觉复杂化的,都是混蛋。理解与表达,是淫欲的两个阶段。理解得好,就会成熟。表达得好,就会成功。动物很洒脱,没有淫欲,只有情欲,完全听从天地自然的安排。人做不到。人跟自然有仇,情欲只是淫欲。它的控制权,随时交给别人,又随时自己解决。似乎更洒脱,却也更烦恼。男女博弈,就有了菩提。菩提的意思,是智慧。烦恼是菩提,淫欲也是菩提,都是无边的能量。古今圣贤,都是转化能量的高手。智慧的体现,是用能量激活身心,用幻想升华生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情,皆是真情。奸情也靠善意和真诚。不舒服,就各奔东西,两不耽误,不必留下怨恨。按维度的高低来分,互相间的能量,大致有消耗、燃烧、转化、生发等不同状态。一个人的色情和爱情,感性上孤独,理性上寂寞。这是天才的专利。社交,催生了精神枷锁、人际牵扯、物质瓜葛。傲立其外,就是人生境界的自娱自乐。达不到境界,要么比拼尊卑荣辱,要么计较真假对错。这是两种维度。色情倾向于尊卑荣辱,爱情依赖于真假对错。都是社会性的,不是生物性的。跟自己发生关系,是无条件原谅自己。跟别人发生关系,就会衍生攻守进退。这便是自然的合理性。厌恶自己的行为,就要找到合理性,否则就闹心。人的内心,没什么是龌龊的,也没什么是纯净的。每当走笔情感世界,我心里总是浮出《心经》里的那个词:不垢不净。基于个体,都带着色情和爱情的失落离开人世。很不合理。正是淫欲,在逼问人类生活的合理性。比如,一夫一妻,要感谢那些性力不强的男人。他们总能娶到胆小怕事的女人,共享稳定和安全。基于群体,伦理在均衡一切,让我们更像人。非常合理。互联网上有偷情、群交、换妻、乱伦等各种群体。他们的淫欲,也在追究传统秩序:现代文明的伦理,还够不够用?人类为自己设计伦理,总会顾此失彼。在自然界,唯一的害虫就是人类。由人类定义合理性,恐怕最不合理。我们都诬陷苍蝇是害虫。苍蝇绝妙的高蛋白,不知养活了自然界多少物种。上天有好生之德。上天设计苍蝇,就是让人类讨厌的。所幸,天道让人与人有了色情与爱情。天敌之间,不再仅仅是厮杀。希望总在人类绝望时出现。色情千奇百怪,爱情万紫千红。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共生,可能是最好的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