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原则,它的基本思想是,如果一个经营方式在某一地区成功,那么可以把它固定下来,通过特许经营的手段把它在许多地方复制拷贝。每个复制单元产生类似的效益,企业整体的规模就随着新的业务点的建立而成倍增长。企业家大多想把自己的企业做大。许多人信奉拿破仑的名言,认为不想当第一的经营者就不是好经营者。把企业做大最简单的做法,是让企业有机地成长:企业从无到有,人员从少到多,产品从单一到系列,区域由局部到跨地区。用数学语言表述,就是自然数的概念从零到无限。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这样的例子。就我的经验,这是个低速但相当稳健的扩张方式。较为复杂的做法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盛行的通过收购与兼并进行扩张的办法,如戴姆勒与克莱斯勒合并之类。国内时髦的资产重组、资产运作的做法也可归入此类。与这个方式相对应的数理逻辑是加法,当然采用这类手段的企业家希望达到1+1>2的效果。但倘若把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全部相加,我相信最后数学真理1+1=2还大致能够成立。也就是说,做得好的企业兼并可能得到远远大于2的效果,但大部分企业兼并后只有小于2的结果。较少为人知的是以乘法原则进行扩张。它的基本思想是,如果一个经营方式在某一地区成功,那么可以把它固定下来,通过特许经营的手段把它在许多地方复制拷贝。每个复制单元产生类似的效益,企业整体的规模就随着新的业务点的建立而成倍增长。美国也许是这种扩张模式运用得最为得心应手的国家,麦当劳、柯达是以乘法原则做大的典型。国外的经验显示,这是一个高速度、同时又相对安全的扩张模式。但国内尝试此类方法的企业却经常失败在拷贝的质量出了问题,虽然乘数增大了许多,但基数在缩小,以致最后达不到扩张的效果。难于解释的是以乘方或幂的原则进行扩张,这越来越多地在IT行业中运用。用一个还不太为中国企业熟悉,但在欧美管理软件行业几乎处于垄断地位的SAP公司作为例子,可能更容易了解这类公司的做法。SAP成立于1972年,2009年的营业收入约为1066亿欧元。成立以来,其营业收入一直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世界500强70%~80%的企业都是SAP的客户。SAP开发了企业管理系统软件,并以模块方式分割,以便企业根据需要购买。这是一个知识性极强的产品,自然它的应用需要大量的咨询和培训。SAP并不垄断其产品的咨询和培训业务,尽管这是一项极为赢利的业务。SAP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产品开发的同时;极其重视培养围绕其产品提供服务和咨询的伙伴企业,使得众多企业愿意仅仅以SAP系统为背景工作。作为核心的SAP的营业收入仅仅是这些伙伴企业的1/10,但正是这些众多的伙伴企业使SAP软件成为一个行业的标准,有着近乎垄断的地位。表面上看,SAP失去了许多自己可以得到的收入,实际上SAP借助这些10倍于其力量的外力使其成为行业的中心,其自身规模也因此有了几何级数的增长。自然,并不是每一个行业都可以用另外一个方式扩张,但跨行业看一下,往往能够得到在本行业中得不到的启示。扩张方式的创新,有时能为一个表面看来毫无出路的企业带来生机。宋博士经营微博:◎一个美国管理学者把销售归纳成A=B×C,其中A是销量,B是关注自己产品的人数,C是成交率。这个公式应该改为A=B×C×D×E,其中D是客户回头率,E是客户推荐率。按照这个公式,提高销售的一个方向就是提高A:尽量扩大接触到自己产品的客户数量,尽量扩大客户接触点。做法可能是做广告,开更多的店,招更多的人,利用更多渠道;另一个提高销量的方向是提高成交率C:可能的办法是提高产品的价值和吸引力,通过培训和训练提高销售人员的能力,设计有吸引力的促销手段等。但如果仅仅关注前两项,一个公司的业绩可能忽上忽下,或者增长乏力。任何公司都应该考虑如何提高客户的回头率,找到自己提高客户回头率的办法,这是经营模式的一个关键。最后,找到新客户最好的办法也许是提高E,提高客户的推荐率。提高客户推荐率办法有二:一是简化推荐的过程,二是给推荐者激励。◎一个人在“围脖”上粉丝的多少,似乎也遵循这个销售定律。A=多发布“围脖”,让尽量多的人看到你。B=发布有吸引力的“围脖”,让看到你“围脖”的人大比例地成为你的粉丝。C=持续保证你的“围脖”质量,让老粉丝不断回头。D=你的“围脖”不断被转发和推荐,让你接触到大量“新客户”。
这时候,政府动用了铁血政策。他们用武力阻止劳工罢工。骑着高头大马的军警追捕罢工者,把他们押回去干活。劳工稍有异动,军警就开枪还击。一群罢工者抵抗军警强迫他们回去干活的企图,(P.478)有的人甚至扔石头。军警向他们开火,打伤多人,击毙数人。但劳工们仍拒绝退缩。威鲁兰附近的志愿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阻止了一场罢工。但劳工无一人回去上工,有的因为害怕躲起来了,也没回去。有件事值得记录在案。威鲁兰有很多劳工走上街头,就算当局手段用尽也不肯回去。鲁京将军(GeneralLukin)带着士兵来到现场,准备下令手下开枪。正在此时,从德班赶来的帕西·鲁米斯通先生的儿子,还未满18岁的索拉布吉勇敢地拽住将军坐骑的缰绳,高喊:“您不能下令开枪。我保证让我的人都和平撤走,回去干活。”鲁京将军觉得这位年轻人勇气可嘉,就给他点时间,让他试试能否以爱动人。索拉布吉和劳工们讲道理,最终他们改了主意,回去上工了。就这样,一名年轻人的才智、勇气和仁爱阻止了一场大规模屠杀。读者们肯定留意到,在政府首肯下对沿岸地区劳工开枪、施暴都是不合法的。逮捕那些没有合法证件进入德兰士瓦的矿工,(P.479)政府是以非法入境为由,而非罢工,这在程序上还是合法的。但在南部和北部沿岸地区,政府并非依法而是单凭手中权力就把罢工行为作为犯罪处理。孤注一掷,权力代替了法律。英国法律有这样一条准则:国王不可能出错。归根结底,对当权者有利的就是法律。每个政府都有这个毛病。事实上,政府并非总是反对就这样将普通法束之高阁;有时坚持普通法反会遭到反对。负责保障公共福祉的政府受一定限制,但当这些限制危及政府自身存亡,它就有权自行定夺是否漠视这些限制。不过遇到这种情况必须慎之又慎。如果政府养成经常无视限制的习惯,对民众福祉必定造成危害。在对罢工劳工处理的问题上,政府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如此任意妄为。由古至今,工人罢工,天经地义。政府面前明明摆着大量材料,他们明明知道罢工者无意惹是生非。充其量罢工也只会以政府取消3英镑人头税收场。(P.480)只有用和平的手段才对付得了和平的人。然而,南非当局捍卫的不是公众利益,它的存在纯粹是为大多数对印度人心怀敌意的欧洲人谋利。所以,这样一个偏袒包庇的政府违背所有法律限制绝对不合理,也绝对不可原谅。因此,在我看来,政府显然是在滥用权力,但它这么做绝对达不到目的。用这么不合理的手段,即便偶尔能暂时得手,也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向劳工开火的南非政府必须在六个月内取缔3英镑人头税,不能再用这笔税费为种种暴行买单。痛苦往往是喜悦的先兆。南非印侨的痛苦有目共睹。我认为,机器里每个零件应各归其位,而由人发起的运动确实也是各具特色;机器会因生锈蒙尘运转不灵,运动也会因种种因素受挫。我们只是无所不能的神的工具,所以常常懵然不察什么能助我们前行,什么会阻滞我们。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明确自己所用的手段。而只有用纯洁的手段,我们方可无所畏惧将结果交由神定夺。(P.481)我注意到,在这场斗争中,非暴力抵抗者痛苦愈是强烈,他们的清白愈是清晰,斗争的目标就离我们愈近。我也发现,在这样一次纯洁的、赤手空拳的非暴力斗争推动过程中,我们每次缺什么东西,那样东西就会适时出现,不管是人,还是钱或必需品。大批志愿者自发前来相助,很多人甚至直至今日我都无缘结识。这种人往往大公无私,甚至是情不自禁就在无形之中为人服务。谁也不会注意他们,也不会给他们颁发奖状。他们中有的人甚至没意识到,他们默默做出的爱的奉献珍贵无比,即便无人记得,始终警醒的天使已经一一记录在册。南非的印侨成功地通过了神对他们的考验。他们踏入熊熊烈火,出来却毫发无损。我将另起一章详述斗争结束的预兆。(P.482)
主要表现(1)我公司知晓经办人以我公司名义与相对人交易,但未(及时)向相对人否认。(2)我公司虽未实际授权,但以口头或其他形式向相对人表示行为人有代理权,相对人信赖该表示而与经办人交易。(3)公司未在委托授权书中明确对行为人授权范围或期间的限制,或者变更、取消相关授权后未(及时)告知相对人。(4)经办人职务变动、离职、代理权被撤销等原因致使丧失代理权,但未及时告知相对人并办理授权代表变更,行为人仍以我公司名义与相对人进行交易。(5)公司各类印章(含电子印章)管理不规范,对各类印章使用授权不明确,边界不清晰,持有印章的二级机构、项目部、印章保管人随意盖章,或抠图盖章,开具介绍信,或在空白介绍信/委托书/合同文书上加盖印章。(6)不具备独立对外经营资格的生产经营单位、分公司、项目部(以是否领取独立的营业执照为依据),超越权限,或者未履行公司内部审批程序擅自使用分支机构、项目部印章签订具有实质性权利义务约束的合同、协议,或出具影响合同效力、终止合同履行、调整合同范围和内容、变更合同价款、让渡合同利益等导致合同权利义务实质性变更的函件,或签订与此相关的包括但不限于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备忘录等文件。法律后果(1)公司员工在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限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善意且无过失,并有理由相信该员工有代理权的,构成表见代理,代理行为有效,要由公司承担责任。(2)未履行公司内部审批程序,擅自使用各类印章(含电子印章)对外签约,或出具重要函件、会议纪要、备忘录等文件,将对公司发生法律效力,公司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和不利后果。防范措施(1)在授权本公司内部员工对外签约或履行职务行为时,应在介绍信、授权委托书、合同等文件,尽量详细列举授权范围、授权权限、授权时间,一事一授权,授权内容必须具体且明确,授权要有明确的授权期限。禁止出具期限不明确,范围宽泛的授权书。(2)公司员工离职或丧失代理权时,公司应及时收回其手中的授权委托书、介绍信等,在与其办理交接手续的同时,应向该业务人员负责联络的合作方发送书面通知,明确提示。(3)持有公司印章(含电子章)的二级机构、项目部应严格遵守公司印章管理办法授权规定,由专人保管印章,严格履行印章使用内部审批程序。超越权限或未经审批,不得擅自对外用印。不得未经审批和授权留存电子印章,或将电子印章抠图盖章;不得在空白合同、介绍信上加盖公司印章,或者将印章借与他人使用,使印章脱离监督。(4)在知晓冒名、越权等事项或印章、空白授权文件/介绍信/合同被盗、遗失等情况后,应及时向相对人澄清,必要时应进行登报公示、报警。
在深圳机票预订行业,几乎无人不知腾邦国际票务。可是,也就是这样一个被称为“一方霸主”的品牌,在2007年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难题——B2B分销模式转B2C直销模式。一切只是因为品牌和实力除了被机票销售行业人士熟知外,普通消费者鲜有人知。一、看机票行业现状,腾邦找到突破口B2B与B2C最大的差别就是,B2B依托强大的渠道推力,B2C依托强大的品牌拉力,所以,腾邦国际需要构建自己的品牌。在机票市场上,大多数企业以价格战、优惠策略吸引消费者。难道在消费者心中,价格和优惠是真正的需求吗?采纳营销专家通过深入一线大城市调研,发现和总结出消费者对机票预订的本质需求。(1)机票出行带来的便捷性和舒适性。(2)所有的消费者都渴望得到一站式的机票服务。从市场调研结果看,“低价诉求”导致品牌价值缺失给了腾邦国际树立品牌的机会,而忽视消费者渴望“一站式、便捷性、舒适性”的机票出行本质需求,给了腾邦国际品牌突围的机会。二、打破市场格局,创全球领先机票品牌和其他机票企业不同,腾邦国际选择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即“一站式、便捷性、舒适性”的机票出行本质需求。经过一番讨论和论证,采纳营销专家最终创新性地将腾邦国际的品牌定位为“全球领先的机票MALL”,腾邦机票总站改为“腾邦·全球领先机票MALL”。至此,中国第一个机票MALL正式诞生(如图1-13所示),“全球领先”、“机票MALL”霸气十足的定位包含两点:腾邦机票MALL提供机票预订全程的、便捷性、舒适性的服务,它不再是简单的机票信息的预订服务;它能满足所有机票预订者的需求,不管是以价格为导向的个人消费,还是以出行管理为需求的集团客户。图1-13腾邦国际机票Mall主形象三、品牌支撑,产品只为消费者服务在“全球领先的机票MALL”的品牌定位下,通过对市场和目标消费者的分析,我们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人群及需求进行相应的产品规划,新的产品体系与腾邦机票Mall的品牌定位相辅相成。如表1-1所示,如图1-14所示。表1-1根据不同人群及需求进行相应的产品规划消费群体类型消费需求对应产品团企业、集团客户以商务为主的企业、集团客户面对频次高、管理复杂、资源浪费、不透明的商旅报销等增加企业开支的出行难题,最关注机票预订消费需求——“成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管理、服务”因素,希望能提供一站式的机票管理服务个人高端个人消费群体针对出行频繁的商旅人士:公司BOSS、总经理、高层管理者、机关干部等精英人群,出行目的是“出差/商务”;价格不再是关注的重点,他们希望能提供便捷性、舒适性、尊贵享受的机票出行服务普通个人消费群体针对一般机票出行消费者,他们的出行目的是旅游、探亲/访友、出差;他们的消费需求是低价、折扣图1-14针对公司与个人的创意展示广告四、机票增值计划,直达消费者心中的航班民航局规定,2008年7月20日起,机场实施特别检查,这也就意味着消费者登机的手续更加复杂和烦琐,机票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将大打折扣。这对航空公司与机票销售商都是一个坏消息,但我们却把它作为一个机会,因为这是宣传机票MALL“一站式、便捷性、舒适性”出行服务的好时机。我们要抢占机场——这个出行的制高点,为消费者增加价值体验感。那么,腾邦机票MALL“一站式、便捷性、舒适性”机票预订服务将深深烙印在消费者心中。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让腾邦机票MALL会员享受更多的增值服务。(1)强化机场体验:与机场咖啡吧合作,只要是腾邦国际的会员就可以享受免费咖啡一杯。(2)与机场餐饮店、门店合作,腾邦国际的会员在此消费即可享受88折优惠。(3)与机场飞悦贵宾厅/银行贵宾厅合作,延伸消费者贵宾厅的体验。特检期间,浪费出行时间最多的就是机场,我们选择与机场的商家合作,让消费者的待机的时间变成一种享受、美好的品牌体验。给消费者更多可觉察的使用价值,让更多消费者愿意成为腾邦国际的会员。如图1-15所示。 图1-15与机场的餐饮和书店联合举办读书节、美食节,加强增值体验五、金融危机下逆势突破——危机也是时机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大多数公司都开始了过冬行动,在各个方面减少支出。我们的团队很好地抓住并利用了这次危机机会,大力度发展“商族管家”产品。在这个敏感的时期直接触动了企业管理者的神经,推出《金融危机与商旅出行》的四格漫画,在报纸与框架媒体投放,同时配合软性文章炒作,对发展企业客户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机票出行这一需求的本质研究,区别于市场上其他机票预订企业低价、无品牌的杂乱打法,腾邦国际率先在机票预订行业树立起“腾邦·全球领先机票MALl”的品牌大旗。通过系统的品牌整合,构建出了差异化的机票预订产品、优质的出行增值服务,再通过针对目标受众的精准化窄众传播,传达出机票预订服务的价值。即使是在变化与不安稳的2008年,腾邦机票MALL依然建立了良好口碑与鲜明的品牌识别。
下面我们先看损卦的卦辞:“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享。”孚,就是诚心的意思。如果我们打卦打到损卦,只要你有诚心、能诚实面对,就不用害怕。元就是本元,最初,也通玄,感觉是看不见、摸不着,有点“有物先天地”的感觉,是太初本元的一种状态。如果你有诚心,就算打到损卦,也是没有什么过错的,这就是无咎。贞者,正也,就是说可以得到正位、正命。“利有攸往”是什么呢?攸就是来,往就是去,利有攸往,就是来去交往都有利。我们打到这个损卦,比如我们买了支股票,这支股票在不断地损失、下跌,也不用怕。真正是诚心的,看准了行情,掌握了涨跌规律的人,就知道变化的结果。即使是全亏了,没关系嘛,你可以用心好好总结经验教训,也不是白亏的。“曷之用?”曷,通何,就是如果损失完了,拿什么东西来用呢?“二簋可享”,簋,是古代盛放食物的一种平常器皿,这句话就是说,损失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损到最后,哪怕是用最平常的东西,也可以用来祭祀神灵。按理说,古代人对祭祀是很庄重、很敬畏的,祭神如神在,要拿出最精美、最高级的祭器和祭品来祭祀才能体现出对神灵的敬畏。但是,因为你这里是处于损卦的状态,只要你是一个内心无欺、诚实忠厚的人,虽然财物损失了,没有好的祭器了,也没有关系,你仍然可以用最朴实的器皿来祭祀,并与神灵取得沟通。这就是“二簋可享”的意义所在,也就是损卦的意义所在。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该你损失财物、该你拿出来布施的时候,你不要害怕,也不要犹豫,要高高兴兴地接受损失。就像在这次“5、12”大地震中,有能力捐款的就去捐款,有能力做志愿者的就去做志愿者,不要害怕自己的时间损失了、钱财损失了。我们看这次大灾难中,有些人就是抠门,该大做善事的时候还抠手抠脚的,面子放不下又要去做,可又怕做多了自己有损失,反而闹出了很多笑话。比如某个地产大亨的“捐款门”,让那么多人耻笑,有一阵他几乎是四面楚歌,都有焦头烂额的感觉了。这一段时间稍好一点,因为被“范跑跑”厚颜无耻的“光芒”掩盖了,这才松了一口气。前段时间,我看网站上看到这家公司公布的一次股东会,说这位大亨无条件地给全体股东和股民道歉,说因为自己口无遮拦乱发言,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就因为他在损益的问题上没有处理好。他不光是自己没有考虑周到就乱发言,还以自己的心量去要求员工。比如他说,我们公司的员工只捐10元,这些话又是他自己写在博客上的,招致了很大的麻烦,产生了不好的结果。就这一点不慎,让自己和企业遭遇了重大危机。所以我们面对损益交关的时候,一定要慎言慎行。
困卦。“困,德之辨也”,我们说一个人德行修养的高低、深浅,一般情况是不容易看出来的,但是患难见真情,往往处在困境、逆境之时,就能够一目了然。所以“困,德之辨也”,处于困境之时,你就能够辨别一个人的德行到底怎么样。孔夫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一个真正德行修养很高的君子,他处于穷困之时,其操守是“固”,体现的是恒卦的精神,“德之固也”,他的德行是稳固的,是“立不易方”,不会被环境所左右,不会被环境牵着鼻子跑。但是一个德业修养很差的小人,如果他处在穷困的时候,“小人穷斯滥矣”,小人处在穷困之时,那他就不管那么多了!对不起,我要吃饭,我要过好日子,我不愿受困,那么投降有好处就投降,变节能活命就变节,阿谀奉承能少受点罪就阿谀奉承,总之,能够摆脱困境就不惜一切,所以是“穷斯滥矣”。要辨别一个人的好坏、认清一个人的真伪,就是要在困难时刻,要在患难时刻才能见分晓。大家在交朋友的时候,这些方面也确实要注意,平时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个个都是拍胸脯的好哥们儿,但是真正你处在困境当中,你就知道所交的这些朋友,哪个是真朋友,哪个是酒肉朋友。虽然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处于顺境之中,但也要考虑万一到了困境时该怎么办?处困境当中,就更要使我们的德业稳固起来,显出大人君子的高风亮节来。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是对“诚意”功夫的一个总结,也是儒家在心性修养上最核心、最要命的一点。我们精神修养的功夫真正要下在什么时候?就是要下在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们大家也有这种经验,在人多的时候,在众人的场合,在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你的时候,很多人俨然都是君子,道貌岸然,但是一旦到了私底下一个人的时候,想想你会做什么?你的脑袋里会想什么?有些什么念头会冒出来?这就说不清了。过去有讽刺伪君子的话,说这个人是“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你嘴上公开说的都是很好的,但私底下呢?干的都是偷鸡摸狗的事,都是不仁不义不礼不智不信。我在新闻媒体做了十年,现在媒体最愿意曝光的是什么?大众最爱看的是什么?就是名人的隐私。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在公众、公开场合,名人们一个个都是冠冕堂皇的,说的话也都是非常有水平、有操守的。但是,公众不喜欢看这些,反而喜欢看的是私下的东西。为什么要喜欢看私下的事情呢?因为你私下干的事情更本质,更说明你这个人的真实状况。所以,一个人越有名,公众就越是要看你一个人的时候做了什么?背着公众你都干了些什么?如果你表里不如一,公开说的、做的是一套,背地里说的、做的又是另一套,那我就受你的蒙骗了。每一个人都不愿意被人骗嘛。刚才说“自欺、欺人、被人欺”,谁都不愿意被人欺,你在媒体上尽是光辉人物的正面形象,你是不是在欺骗我啊?那我就要看你把名人的伪装揭开后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样的?背地里都干了些什么?这才是真实的东西。所以,儒家就提出来“君子必慎其独也”。其实,不管是儒家还是佛家、道家、还是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总之,只要你进行精神上的修养,要在心灵上得以升华,你就必须在“慎独”上下足功夫。我们看佛教的修行人到了一定的程度,要独自去住山洞、闭关。为什么要去闭关?闭关期间不但任何人不能见,还要禁语不说话,有些要独自闭关三年三个月三天。为什么?那就是要让你过“慎独”这一关。你只有接受了“慎独”的考验,你才谈得上有真功夫,才谈得上成圣成贤。如果你过不了这一关,嘴上尽管能讲得天花乱坠,天上的鸟儿都能哄下地来,但是你有没有“慎独”的功夫?有没有这个能力?这个不用别的方法,只要把你一个关到闭关房里一试就知道了。很多人别说三年,关几天都受不了。我在云门寺的时候听说一件事,云门寺有几套闭关房,有一个居士自认为修养已非常高了,然后请求佛源老和尚同意他进去闭关三年。老和尚没有答应,结果他自己也不知想了什么法子,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一间闭关房,准备闭关三年。云门寺闭关是很严格的,大门从外面锁上,窗户用木条钉上,有专门的护关人员每天打开门上的小洞,送进需要的饭菜和饮水。里边的人吃完了,就把空饭碗放在这个洞口,护关的就从洞口取走。结果呢?这个居士在闭关房里面待了不到一个月,有一天护关的师父发现他那个关房窗户的木条全被打烂了,里面闭关的人没了,已经跳窗跑了,再也没有回云门寺来了。所以,在“慎独”上你的功夫不到,最终是不顶用的。当然,我们是普通人,不能像专业修道的人这样来要求,但起码,我们在自己私下一个人的时候,确实要护持好自己的行为,护持好自己的念头。我本人在这里给大家讲“慎独”,但真正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能不能做到“慎独”,老实说还是不行的。这个如果我不说,大家也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