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银温泉等著.中国企业集团体制模式[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2]席酉民著企业集团丛书.企业集团治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4]伍柏麟主编.中国企业集团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5]毛蕴诗等著.企业集团—扩张动因、模式与案例[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6]吴淑琨,席酉民.公司治理与中国企业改造[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7]席酉民著企业集团丛书.环境变革中的企业与企业集团[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8]范黎波,李自杰.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9]李维安,武立东编著.公司治理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0]廖理主编.公司治理与独立董事最新案例[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11]王影丽.董事责任制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2]崔天模,黄俊立.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研究[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13]刘明辉主编.会计委派的探索与实践[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4]财政部统计评价司.企业效绩评价问答[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5]王中杰主编.2002年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蓝皮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16]罗荣.经理人激励困境[J].东方企业家,2002(10).[17]张剑文.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18]史忠健.国有企业治理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中国职业经理财务丛书,袁琳主编.资金集中控制与结算中心[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20]中国职业经理财务丛书,谢志华主编.出资者财务—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激励与约束[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21]王智慧.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战略绩效研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22]青木昌彦,前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和银行的作用[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23]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4]罗伯特N.安东尼等著.哈佛大学教授作品集:管理控制系统[M].许锐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25]李荣融主编.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26]王书立等编著.内部会计控制实务与案例[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27]王璞.母子公司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5.[28]任江波,刘明宇,芮明杰等著.论产业链整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30]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