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并购领域存在一种骨干人才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58%的被并购公司的管理人员在5年内离开了公司,另有47%、75%的高层管理人员分别在1年、3年内离职,而且通常高层管理人员和公司最优秀人才会最先离职。疏于人力资源尽职调查及忽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致使并购失败事件频频发生,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企业并购中的顽疾。《并购成功的关键之人力资源尽职调查》一书为读者了解这方面的问题及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提供了线索。该书是作者多年经验的总结,涵盖了人力资源尽职调查的内容模块和业务流程等内容,称得上是人力资源尽职调查的一本小型百科全书。
作者在全书中始终不忘强调,企业要把握人力资源的价值,及时发现和处理好并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避免为整个并购埋下“风险的种子”。因为在并购实践中,收购方往往会大量关注目标企业的财务、商业和运营数据,却对对方的人员结构、企业文化、组织结构敷衍了事。殊不知,人是第一要素,企业并购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古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说,而“钢铁大王”卡耐基也说过:“你可以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但只要保留我的组织和人员,几年后,我仍将是钢铁大王。”这就表明,人才对于企业的作用是难以用金钱来估量的,几乎对于所有的目标公司来说,人员都是代表着价值和知识的重要源泉。
阅读此书,是直接与资深人士对话的过程,会让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让人受益匪浅。不少人说“并购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多方利益博弈之后的一种妥协”,也有人说“企业并购是建立在了解基础上的互利共赢”。无论哪种说法更准确,为了消除信息不对称,充分了解目标企业,真正实现“知己又知彼”,并购中的尽职调查工作都显得尤为重要。而从以往的并购案例情况来看,并购方会特别关注财务、税务、法律方面的尽职调查,但人力资源方面的尽职调查长期以来却一直被忽视。
然而,韬睿惠悦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如果企业在并购早期就有策略性地对待人力资源方面的风险因素,并对此加以严格管理,那么企业的并购过程就明显会更为成功。于是,作者凭借其多年的丰富从业经验及在工作中的不断思考与探讨,在此书中总结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度的人力资源尽职调查的方法论、工具,并辅以精彩的案例加以说明。
实际上,在众多的咨询领域,全球著名咨询公司的确积累并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先进的咨询方法论和工具,因为这对取得咨询项目的成功而言至关重要。虽然国内外很多类似的书籍都有部分地涉及人力资源尽职调查的方法和工具,但它们的内容论述要么是蜻蜓点水,要么不够系统和完整。于是,在本书第二、第三两章中,作者运用简洁、清晰的语言全面介绍了企业人力资源尽职调查管理咨询的基本分析方法和便捷工具,并明确指出各种分析调查方法、工具的优缺点,将它们形成鲜明的对比,以供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很好地加以选择。同时,作者在这两个章节插入了大量丰富的图表,借助图标、分析模版等一些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文中所传授的方法和工具,并购交易人士和专家顾问们能够从中逐渐掌握并购人力资源尽职调查应该怎么做、要做哪些事情及为什么要这么做等操作原理。
在收购兼并中,人力资源方面的风险会造成一系列后果,有些甚至直接危及兼并收购的成败,这是不容小觑的。而为了让读者对所阐述的方法和工具有更加形象、直观和具体的感受,作者从人力资源尽职调查的5个不同侧面分别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结合自身的咨询经验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剖析,将案例的细节几乎完整地展示了出来,这给所有企业高管及人力资源管理者敲响了“警钟”。结合前面两章的方法论和工具,对这些案例稍加思考,读者们就能回味出那些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是如何来实施一个成功的尽职调查咨询项目的,相信这些案例对他们会有很大的启迪。
对于这本书,天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会远称赞道:“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图书众多,却难见有专业的书籍来介绍人力资源审计或尽职调查。本书是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尽职调查相关书籍中最具系统性、完整性和思想性的作品。”
的确,这是国内市场上第一本关于并购重组人力资源尽职调查的系统力作。总的来说,它融合了作者在企业并购咨询领域的实践总结和实务观察,有方法、有工具、有案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读者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可读性较强。对于那些想要在未来并购舞台上一展身手的公司或职业人士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必备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