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价格混乱,日化标品占比低,重视程度不够

在化妆品店渠道,日化标品在单店的销售占比,一般为10%~15%,毛利低!更多的是充当引流品,所以不管是哪个环节,往往对其重视程度都有限。站在一名前线城市经理的视角,面对CS渠道大致面临着以下三大痛点:

1.痛点1:价格混乱

回看这些中小CS连锁背后的老板,很多人的出生主要是批发商演变进化而来。他们不满足流通产品和渠道爆品,不屑于短平快,苦哈哈地赚批量的钱,所以踏入这个高毛利的细分渠道。

这些连锁的老板本质上还是价格竞争的逻辑思维,是追求极致利润的化妆品批发商思维和投机思维。可以说,他们天生带着价格竞争的DNA,价格混乱的根源其实也在于他们自己。

厂商在当地的城市经理,与这些客户合作,供货总是有一搭没一搭,有初一没十五。现在拿货渠道也多了,甚至还有部分假货。他们看上去是在采货时低价得利,然而没有厂家的服务和引导,很多货都卖到过期,其实把账细细算一算是亏的!这就是格局,格局真的决定着生意。

2.痛点2:管理不专业

作为一线城市经理,对经销商的门店执行要求只会越来越高,要精耕细作。由于化妆品店的经营特性,导致日化标品主要是用于引流,分销的SKU的占比不高,CS渠道更关注的是高毛利产品。

门店不重视日化标品,从而导致经销商也不怎么重视,业务员的拜访频率不高,也不会想着做好陈列。门店的店员由于缺乏厂家的专业指导,更愿意把最好的陈列给毛利高的产品,而不是最有品牌力、最能引流的产品。

受制CS渠道的经营理念,门店各层级对于非高毛利品类的重视程度严重缺失,进一步养懒了经销商和厂家业务员,不专业就进一步延伸到商品的分销上。过度依赖爆品,导致这些毛利低的引流品价格倒挂的情况时有发生。经销商和业务员越来越没有积极性,不是爆品就卖不进,最后分销越分越少。

3.痛点3:门店动销困境

上面说过,日化在化妆品门店的占比10%~15%,又是引流的低毛利产品,所以一级陈列、二级陈列、助销物料和促销资源,门店分配到的店内资源往往非常有限。即便是高毛利的日化产品卖进了,卖出也是一个大问题,左右为难!

对厂商而言,在CS渠道的生意量又不如其他零售店和社区超市,由于ROI的考量无法实现重点投入。所以,很难有专门的促销导购员进驻,相关的促销信息、价格信息也很难落实到门店,临期品的监管和处理更是现实的重点问题。

所以,城市经理对CS渠道往往面临着“三难”局面:投入难、价格管理难、临期品监管难。

以上便是城市经理在CS渠道面临的三个关键痛点,面对这些痛点,结合CS渠道的整体趋势演变,我们再来看看,城市经理作为一线指挥官到底该如何应对这个棘手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