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微拱,向右外撑,重心移于右腿上,腰微微下沉,同时右腿膝关节稍微弯曲,意念迅即转落到左侧腰肌上;腰微含,轻轻将左腰提起,左脚的脚跟也随之轻轻抬起,腰向左撑,随之左脚平行向左外侧平拉开,重心仍在右侧腿上。整个左脚掌在左侧腰的带动下,平行轻轻落于地面,然后用右侧腰去合左侧腰,左侧腰去合右侧腰,就会形成自然的两侧来回悠荡的感觉。如钟摆状(意念必须牢牢的守住腰,否则极易造成晃胯。)悠荡四、五下之后,重心平均落在两腿,轻松自然呼吸,上身感觉很舒服,两脚如树植地生根,特别沉稳。腰上提,向后微拱,然后向下松沉,随之两臂向前掤,两肘向上向后画圆,两手掌随肘划圆,掌心向下微微下按;腰上提,随之两臂向前上方平举,至两手腕高与肩略平,宽与肩齐为止。整个的连带动作必须用腰来做,外形上看是手臂在动,实质是内里的腰在动。腰微微下沉,两掌随腰下沉,对向外旋翻,成掌心相对,感觉两只手臂微微发胀(见图6-2至10)。将腰继续下沉,外形成两掌下捋,沉肩坠肘两臂自然随腰回收,两手收至下额前像捋髯状至腹前。与此同时,两个腰肌同时向后轻轻微拱,两膝松开,身体微蹲,形成两手掌翻转掌心向下,膝盖与脚尖略微垂直。感觉大腿和小腿微微发胀,下盘稳固。(一步功用腰、二步功用丹田、三步功用意,以后不赘述
分拣单打印顺序主要有两个大的逻辑方式:一是按照订单下达的时间顺序,逐一打印;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阶段,波次打印。至于说仓库内选择哪种,主要看仓内的订单多寡、出库量的多少。如果仓库面积不大,订单量也不多,完全可以采用逐单打印的形式,有订单下达立即安排打印、分拣工作。这样可以及时完成订单生产,随时可以发出,保证时效。如果仓内面积很大,且订单量较大,此时就不适宜采用逐单打印的形式。因为一单单打印采用的分拣形式,必然是摘果式分拣法。这对于仓库较大和订单量较大的仓库来说,过于浪费时间,重复路线太多。因此,这种情况通常会采用波次分拣,也就是积累一定时间的订单,然后将订单合并,采用播种式分拣法分拣。相对应的,分拣单打印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波次打印。这是最主要的两种打印顺序,但是难免会有插队的情况出现。这种插队的情况就需要在原有顺序中,单独摘出来打印的订单。通常插队的订单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加急订单,这类订单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按原有顺序排队打印生产,只好提前打印生产;第二种是单品批量订单,某个单品或某几个单品,虽然品类不多,但是单品的量非常大,已经足以支撑一次分拣任务了。此时,就没必要再在顺序中等待打印,可以直接进行打印分拣。还有一种是延迟的订单,也不能按原有顺序生产。这种延迟的订单已经下达到仓库了,但由于某些原因,客户要延迟收货,或者业务侧要延迟送货。订单不需要立刻分拣生产,需要等待指令或等待时间,那么此时订单就需要暂停,从原有顺序中剔除出来。最后一种是取消订单,不管是客户原因还是企业自身的原因,订单不再进行履约。此类订单需要从分拣任务中去除,分拣单也就不需要在原有顺序中留存。
这一章里面,我觉得最后这一句算是很好的,“易简之善配至德”,至德是什么呢?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善恶关系、道德标准有什么联系呢?实际上,如果用儒家五常之义来说,一个人必须把仁义礼智信的德行修养到极处,才能称之为至德。至德无德,就没有德了。这个无德也可以说是无得,至德也是无所得的,这就超出了一般人的是非美丑善恶的概念。关于至德,庄子在他的《胠箧》篇中说:“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就是说,先生你晓得至德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吗?人类德行最完美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回答了很多,什么容成子的时代、伏羲氏的时代、轩辕氏的时代,等等。庄子说,这些圣王的时代就是至德之世。这个至德之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庄子就描述:“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这就是庄子道家学说中的至德时代。老百姓用绳子记事,还没有语言与文字,就是这么淳朴;大家把嘴巴顾好,吃饱穿暖也就够了;对自己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都很乐于接受、都很安然。不像我们现在,已经丧失了传统的生活习俗,没有办法,就只有跑到西藏、跑到凉山、跑到贵州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去,觉得人家的风俗好奇异、好自然、好淳朴啊!大家都去乐别人的俗,不乐自己的俗。“安其居”是什么呢?住在山上的就安于山上,住在水边的也就安于水边,就是各得其所,各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当时的城池是相互挨得很近的,大家都能听到彼此鸡鸣狗叫的声音,却是和平共处,不东窜西窜。不像现在,我们看印度、巴基斯坦相邻的国家还闹得那么凶;还有中东地区,这么多年来也一直不太平。最近的新闻报道说,印度孟买的恐怖袭击好猖獗啊!恐怖分子与英国和美国,他们还不是邻国,隔了那么宽阔的大洋,还产生了很深的仇恨。他们见到英国或者美国人,立马就枪杀,就地解决。我看到网上说,孟买的恐怖袭击事件到现在已经死了近两百人了,绝大多数都是英国籍或者美国籍。恐怖分子到了一个地方,全部用枪对着人群,让人靠墙站,挨着问是什么国籍?英国的、美国的,马上拉出去就地枪杀,其它国家的暂时留着当人质。大家都是互相仇恨啊!与庄子理想中的至德之世,差别真是太大了。某些混乱的地区,真的就像是佛教里面所说的末法时代,让人看新闻的时候心都揪紧了。世界上那些大事我们管不了,但我们个人精神中的事,还是要认真料理。我们要好好观察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是不是有这些烧杀抢掠的事情发生?是不是能够安其居、乐其俗?是不是还有各种痴心妄想?庄子笔下的“至德之世”,就是“易简之善配至德”的结果。要想达到易简的精神状态,我们平常就要乐天知命,随缘任运,效法自然之道。有了这种至德的精神状态,就能够与易简之道相配合,“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然后就“成位乎其中”,一切事业就都能够顺利成就了。
我们在接待普通感冒顾客时可以提供怎样的专业解决方案?不同专业方案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在自己的心里面要同时准备不同的方案?这些是我们药店同事们需要明了的。一个专业的销售解决方案,包括对因+对症,预防+监护,养生+食疗六个角度,对因是针对疾病的原因提供产品,对症是提供改善症状的产品,预防是从预防再次发生,或者减少复发,或预防远期风险入手,推荐营养素,监护是根据顾客病情选择合适的监测与护理类产品如器械等,养生是以中药调理给出建议或是平时养生指导,食疗是帮助顾客构建健康的饮食模式,每个角度都有产品或知识相匹配。我们来看这样几个参考方案:方案一、高价位:抗病毒口服液+复方氨酚烷胺+电子体温计+蛋白质粉+专业关怀这个方案中抗病毒口服液是中成药,对因清热解毒、抗病毒,同时也能缓解感冒症状,可以说是对因对症,而复方氨酚烷胺中多数成分是对症的,缓解感冒引起的鼻部卡他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同时,其也有金刚烷胺具抗病毒作用而对因。加上电子体温计是从监测的角度,监测体温。蛋白质粉是从增强抵抗力,预防的角度。当然,别忘记专业关怀,其作用不亚于前面的产品。当然也有同事会说,怎么不再多推荐一些其他的产品,其实,就算是不在乎价钱的顾客,过多产品,也会反感。我们说,一个专业方案可以拿的产品是较多的,但是却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与优选,关键是要明白从哪些角度引导顾客才是要点。或者说,也许你导购的高价位方案并不是这个模版,那很自然,但多数是在专业的六个角度内拿产品,而这里,只是提供了一个参考的搭配罢了。方案二、中价位:清开灵+氨酚伪麻敏片+PM2.5口罩+VC含片+专业关怀这个方案中,清开灵,中成药,清热解毒、镇静安神,氨酚伪麻敏片对症缓解感冒症状,PM2.5口罩是从预防相互传染的角度出发,VC含片增强抵抗力。我们从这个方案产品搭配来看,其价位总体上就要低不少,将营养素天然VC改成了中价位的VC含片,这样顾客整体的接受度就会高不少。每个药店的商品品牌选择有差异,产品具体价格也不同,不过,估算一下,这个方案的价位大约在70元,多数顾客还是会接受的。方案三、低价位:板蓝根颗粒+速效伤风胶囊+专业关怀我们站在顾客面前,不能“傻乎乎”的,即使门店产品再好,但也不可能每个顾客都会接受我们的推荐,所以,我们要看顾客的具体情况来帮顾客选药。当我们提供中价位的产品给顾客时,顾客仍面有难色,那么,门店还有其他的产品也是可以解决顾客问题的,就要赶紧调整方案,而这一低价位方案价格在20元左右。这个搭配是以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配合速效伤风胶囊(氨咖黄敏胶囊)对症解决顾客感冒病症,是一个基础的搭配。需要说明的是,即使这个方案,可能在现实操作中,也会缩减成一个速效伤风胶囊,有些顾客,你怎么说,他们也不会认同,此时,不必强求,嘱顾客“多喝水,注意休息。”感冒有自愈倾向,同样会好的。每个方案中的产品是可以调整的,可增可减,可换成其他的产品,但是有一个原则,就是要对顾客的病症,风寒感冒不能拿成治风热感冒的药等。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一般来说,普通感冒多数是病毒感染引起,所以,一般不需要加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除非有典型的炎症表现(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咽部脓苔,咯黄脓痰等)时才需要考虑。专业关怀的内容包括均衡营养,注意休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多喝温开水,忌烟、忌辛辣煎炸食物等。一个普通的感冒顾客,我们在接待时,如果能根据顾客的情况选择出适合他的产品搭配,而且是从专业的不同角度呈现的,那么,我们的方案就不止三个,可以演绎成N种顾客满意的解决方案,你也可以做到!
后面就打了个比方:“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这就是说,中庸之道和我们吃饭喝水一样,是每个人每一天都不可能离开的。但是,我们每个人虽然都与大道不隔分毫,从未离开过大道,却很少有人能够知道其中的滋味。就像我们每天吃饭,可是有几个人能真正吃出米饭的滋味?即使是所谓的美食家,也未必真正知味。过去,马祖大师有一位弟子叫大珠慧海,有一个学律宗的僧人问大珠禅师:“您老人家修行这么高,平常还做功夫吗?”大珠禅师就说:“做啊!”这位僧人接着问:“怎么做功夫的呢?”大珠禅师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我用功的方法就是肚子饿了吃饭,瞌睡来了睡觉。那僧人反问道:“世上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他们跟你的用功一样吗?”大珠禅师就回答:“我跟他们区别太大了!我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不像世间人,吃饭的时候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觉的时候不肯睡觉,千般计较!”这话说得真好!我们大家平时是不是这样的?有时候想请人到外面吃饭,老觉得这个餐厅不对胃口,那个馆子价钱太贵,全成都的饭店都想遍了,就是找不到合意的饭馆。等到菜上了桌子,一会儿嫌这个菜咸了,一会儿又说那个菜淡了,而且一边吃饭一边还要勾兑感情、联络生意、巴结领导……好麻烦啊!睡觉也是如此,我们在座有几个人能够倒在床上就睡着的?我经常说,大家睡觉要守子时,但是很多人就是身不由己,往往忙到半夜才回家。回家就睡也算好的,有些人回家了还要折腾半天,上上网,看看电视,就是不想躺下。好不容易躺下想睡了,反而又睡不着了,白天的事情一幕一幕地浮现,思来想去,这也放不下,那也摆不平,总之就是一个“累”字了得!我们都是“鲜能知味”啊!连吃饭睡觉的真正滋味都没有好好体会到。记得多年以前,那时我还在广元邮电局工作,特别爱吃肉,爱吃肥厚味重的东西,觉得只有吃东坡肘子、烧肥肠、连山回锅肉之类才过瘾。有一年我到青川唐家河出差,那地方山高林深,风景非常优美,是著名的大熊猫保护区。我平时喜欢爬山,把事情做完后,就跟一个当地朋友去爬山,过了中午还没找到吃的,又累又饿。好不容易发现了一户山民,这家山民很清苦,又过了午饭时间,好在他还有面条,就给我们一人下了一大碗面,放了几根小白菜,加了一点点盐,连一滴菜油都没有放。估计那时也特别饿了,一大碗面吃下来,竟然觉得从来没有尝过这么好吃的面条,那可是原原本本的面香啊!当时我就想,自己吃了几十年的面条,居然就没能吃出面条的本来味道。那个面条的香味真是终生难忘!这件事对自己后来吃素也有一定的影响,感觉能吃出这种原味,才真的叫吃饭。在这以前,哪里吃的是食物本身的味道啊?吃的全都是调味品的味道,什么香料味精、熟油海椒、郫县豆瓣、葱姜蒜等等,就是从来没有尝到过食物真正的味道。这就是“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