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就打了个比方:“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这就是说,中庸之道和我们吃饭喝水一样,是每个人每一天都不可能离开的。但是,我们每个人虽然都与大道不隔分毫,从未离开过大道,却很少有人能够知道其中的滋味。就像我们每天吃饭,可是有几个人能真正吃出米饭的滋味?即使是所谓的美食家,也未必真正知味。
过去,马祖大师有一位弟子叫大珠慧海,有一个学律宗的僧人问大珠禅师:“您老人家修行这么高,平常还做功夫吗?”大珠禅师就说:“做啊!”这位僧人接着问:“怎么做功夫的呢?”大珠禅师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我用功的方法就是肚子饿了吃饭,瞌睡来了睡觉。那僧人反问道:“世上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他们跟你的用功一样吗?”大珠禅师就回答:“我跟他们区别太大了!我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不像世间人,吃饭的时候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觉的时候不肯睡觉,千般计较!”
这话说得真好!我们大家平时是不是这样的?有时候想请人到外面吃饭,老觉得这个餐厅不对胃口,那个馆子价钱太贵,全成都的饭店都想遍了,就是找不到合意的饭馆。等到菜上了桌子,一会儿嫌这个菜咸了,一会儿又说那个菜淡了,而且一边吃饭一边还要勾兑感情、联络生意、巴结领导……好麻烦啊!睡觉也是如此,我们在座有几个人能够倒在床上就睡着的?我经常说,大家睡觉要守子时,但是很多人就是身不由己,往往忙到半夜才回家。回家就睡也算好的,有些人回家了还要折腾半天,上上网,看看电视,就是不想躺下。好不容易躺下想睡了,反而又睡不着了,白天的事情一幕一幕地浮现,思来想去,这也放不下,那也摆不平,总之就是一个“累”字了得!
我们都是“鲜能知味”啊!连吃饭睡觉的真正滋味都没有好好体会到。
记得多年以前,那时我还在广元邮电局工作,特别爱吃肉,爱吃肥厚味重的东西,觉得只有吃东坡肘子、烧肥肠、连山回锅肉之类才过瘾。有一年我到青川唐家河出差,那地方山高林深,风景非常优美,是著名的大熊猫保护区。我平时喜欢爬山,把事情做完后,就跟一个当地朋友去爬山,过了中午还没找到吃的,又累又饿。好不容易发现了一户山民,这家山民很清苦,又过了午饭时间,好在他还有面条,就给我们一人下了一大碗面,放了几根小白菜,加了一点点盐,连一滴菜油都没有放。估计那时也特别饿了,一大碗面吃下来,竟然觉得从来没有尝过这么好吃的面条,那可是原原本本的面香啊!当时我就想,自己吃了几十年的面条,居然就没能吃出面条的本来味道。那个面条的香味真是终生难忘!
这件事对自己后来吃素也有一定的影响,感觉能吃出这种原味,才真的叫吃饭。在这以前,哪里吃的是食物本身的味道啊?吃的全都是调味品的味道,什么香料味精、熟油海椒、郫县豆瓣、葱姜蒜等等,就是从来没有尝到过食物真正的味道。这就是“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