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这一章,讲的就是一个“位”字。大家注意,我曾经多次提到,在传统文化的经典里面,凡是提到这个“位”时,都千万要小心留意。整部《易经》说白了,就是讲一个“位”字。本光法师在传授方山易时,总结有“正命四偈”:其一是“正位凝命”,其二是“正位知命”,其三是“正位舍命”,其四是“命根浊乱,凝知舍难”。在这四偈之中,前三偈都明确提出了“正位”;而第四偈所谓“凝知舍难”,也是指一个人在命运混乱、不知其位的时候,要凝聚正知,从浊乱的命运中找到自己的“正位”。我们来看原文。“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什么叫“素其位”?大家要记住,《中庸》这里的“素其位”,就是《易经》里面讲的“正位”。“素”在这里有三层含义:其一是指当下、现在;其二是指干净、没有杂质;其三是指平素、平常、一贯如此的意思。“君子素其位而行”,就是说一个大人君子,他的行为处事,要知位、守位、不失位、不越位。总之,是要牢牢守住当下的位置,在什么位置上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就像在足球场上,每个球员都要守住自己的位置,前锋有前锋的位置,后卫有后卫的职责,守门员有守门员的位置,不能上场哨音一响,十一名队员一窝蜂全冲到对方的门前去,这样的球队一定会吃大亏。我记得有一年的世界杯,哥伦比亚队有一个外号叫“疯子”的守门员,特别喜欢出风头,经常会弃门而出,跑到对方禁区跟前去参与进攻,偶尔还会进一个球。但是,久走夜路必碰到鬼,这位守门员有一次冲出助攻之后,对方一个快速反击,他回撤不及,结果让人家吊射了一个空门,把整个球队淘汰出局了。不知位守位的人,有时候运气来了,偶尔也会出其不意地获得一点小成功。但是,不知位守位,必然就会失位、越位,而一旦失位、越位了,就会酿成难以挽回的大错。所以,我们在立身处事时,对此要特别引以为戒。汉宣帝时的名相丙吉,有一次带了随从出游,正巧在大街上碰到两拨人打群架,有的人手被打断了、脑袋被打破了,甚至有人肠子都被打出来了。丙吉只是对这些人瞥了一眼,便催促随从赶快往前走,不要停留。走到郊外的时候,丙吉远远望见一个农民赶着一头牛过来,便赶紧叫手下停车,自己亲自下去察看这头牛的身体状况。他的随从们见了很纳闷,丙相这是怎么啦?那边斗殴生事,连人命都闹出来了他不管,这会儿却去关心一头牛。看到手下人有疑问,丙吉就解释说,打架斗殴这些事情,自然有长安令、京兆尹这些地方官或者京城警备司令来管,不在我这个宰相的职责范围内。至于去过问这头牛,是因为现在还是春天,也并不太热,而这头牛却走得气喘吁吁、吐舌冒汗,恐怕是天时不正,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农业收成,这可是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啊!粮食安全是关系整个社会稳定的大事,做宰相的焉能不管!我们看,丙吉之所以成为名相,就是因为他知位、守位。大家想想,如果一个国家总理连长安街上的打架斗殴都要亲自去管,那么,他又哪里有精力去抓那些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大事呢?什么叫“不愿乎其外”?就是能守好当下的位置,不作胡思乱想,不去异想天开,不抱有那种超出自己职责和能力范围的愿望。
数字化转型是近几年新兴起的热门话题,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社会上需要大量的人才基础。当前,很多职业都与数字化转型相关,包括开发人员、数据管理人员、管理咨询人员,这些比较资深的人才基础早期大多都服务过信息化时代的相关建设,也有不少人才来自于互联网产业以及AI创新领域。那么,数字化转型包括哪些学科领域?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呢?笔者认为,从事数字化转型工作主要涉及到数字与信息技术、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管理和领导力,以及具体业务学科等几个方面的学科知识内容,下面分别来介绍:1.数字与信息技术数字化转型需要依靠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相关的学科主要是与计算机领域相关。在数字化转型中,通常需要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根据企业对数据应用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软件程序开发。通过从事软件开发类的工作,可以直接服务于数字化转型项目,为业务转型提供有效的IT服务保障。计算机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编程、系统运维、数据库管理,网络安全等方面技能。这些技能早期服务于信息化建设,现在将越来越多面向数字化建设。在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始终是大部分数字化场景实现的重要技能,企业的数字化能力也必须通过信息技术产品形态才能得以体现。数字化项目中的软件开发,与传统的功能型的软件开发具备较大差异,其中会涉及到更多的数据逻辑处理,以及大量的数据库交互操作。因此,数字化时代的系统研发工作对工程师们提出了更高要求。软件工程师不光要了解如何实现系统的基本功能,还要掌握如何准确无误地实现数据应用逻辑,保证其在功能和性能上均可以“完美”解决实际业务上的需求痛点。更进一步,在系统的设计阶段,也要求工程师能够准确理解数据类系统的功能特性,能够让技术产品符合用户真实的UI和UE习惯。2.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对于数字化转型工作来说,需要人们基于数据分析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构建相应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因此,数据分析技能对数字化转型十分重要。不少数据分析专业背景的人才都与转型的工作十分契合。在大数据时代,对数据价值以及数据使用方式方面的认知,决定了数字化转型的“落地”效果。熟悉主流的数据分析技术,能够灵活运用数据分析的模型、算法、思维,创造商业价值,这些都是优秀的数据工作者特质。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数据挖掘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三者的技术复杂性和理论深度呈现不断递进的关系:基于传统的统计方法,可以从结构化数据中,通过对特定的业务指标进行统计计算,呈现直观的业务现状和趋势;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数据对象开展探索性分析,发现隐含的业务规律,同时,也可以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处理,自动识别出有价值的业务信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利用数据集进行训练建模,构建出具有分类和预测能力的数据模型,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的业务能力。在数据分析类学科中,涉及到各种主流的数据挖掘算法、机器学习模型。每种算法或模型都有其适用的问题场景。在具体数字化场景设计时,应当结合算法或模型的具体技术特点,以及客观的数据资源条件和应用场景约束,进行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选型。当前,数据分析学科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一是算法和模型的标准化、成熟化、框架化,数据分析方法的实现门槛逐步降低,掌握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比实现方法的代码细节更加重要,数据分析工作将在组织内部得到普及;二是具有大数据方面的应用特质,以深度学习技术和大模型为代表,数据分析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建模应用,通过强大的“算力”基础将逐步释放数据资源的规模优势;三是关注业务知识的价值,数据分析不是单纯的技术任务,而是技术侧与业务侧深度融合的综合型任务,对数据分析人员的业务经验以及业务知识积累的要求将不断提高;四是关注数据本身的质量,高质量的数据源比算法上的技巧更具实际意义,数据分析的广泛需求将反向推动数据治理工作的深化开展。3.云计算和大数据数字化转型中,对软件系统的综合性能具有很高要求,为了应对海量的数据存储和计算需求,软件的架构和底层的技术选型也在随之变化。传统的软件架构很难面向大量终端用户提供服务,同时,数据的处理效率也会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例如,在大数据场景下,在有限的时间间隔内,对海量“源端”数据进行集中备份和计算处理;再例如,对生产环境中感知的高频数据流进行实时监测与事件动态预警。因此,基于“云”的解决方案是近年数字化项目的总体趋势。“云”包括云存储、云计算、云平台等更多细分领域,但总体而言,“云”的技术十分强调软件系统的“虚拟化”和“分布式”特征。基于“云原生”的软件应用,系统具有更强的能力可扩展性,以及对技术资源的组织柔性与调度灵活性。从工程实现方面来看,“云技术”可以近似理解为就是“大数据”技术。基于“云”的软件应用可以更高性能、更稳定地解决大数据场景下的数据分析问题。与信息化时代不同,数字化时代的系统建设需要用到“云”的技术,也要求从事系统建设的开发人员能够掌握如何在“云”的生态体系中完成数字化的功能需求,并将相关技术服务在“云”上进行部署和维护。在“云”的技术体系中,面向数据分析需求,有其特有的软件框架和编程技术,如Hadoop、Spark、Flink、ElasticSearch等。这些编程技术在语言规则和代码风格上,都和传统的编程语言具有差异,建立在这些框架的软件程序不仅可以运行在单台服务器上,也可以运行在由多个计算节点组成的计算集群上。此外“云”的数字化应用在软件架构上,也和传统的信息化系统存在一定区别,从单体架构、SOA架构,逐渐朝着微服务架构演变和普及。图17.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学科4.管理学前面讨论的能力主要是技术能力,涉及的学科也大多围绕数据科学学科。然而,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落地,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上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最终实现业务的转型和组织的转型。因此,数字化转型与管理学学科同样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事管理学方面的研究和技能培养,对数字化转型工作十分必要。管理学科的知识技能,可以帮助从事数字化转型的专家以结构化、系统化的思维来分析企业的能力和现状,科学、综合地进行数字化转型路径的规划设计。先明确业务和组织的变革方式,再思考在IT技术上如何配套实施。由此可见,在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对数字化转型极为关键,技术只是手段,而管理才是最终目的。结合上述需求,在很多数字化转型工作中,企业都需要开展管理咨询类活动,数字化咨询与传统咨询在方法论上存在很大区别。数字化咨询围绕IT技术实施来为企业进行业务诊断和方案设计,因此,从事数字化咨询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IT技术和IT产品基础,不仅需要了解主流的IT概念和方法,更需要明白技术如何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员工、领导、客户),以及各种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管理学科知识的价值,除了体现在对业务的规划设计,还体现在转型工作具体的任务组织协调方面。在数字化转型中,要求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数据共享、标准打通、业务联动。这就要求针对数字化的总体目标,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业务标准、管理制度,并要求所有相关业务部门和管理单元共同遵照执行。在具体方法落地的过程中,从事数字化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快速、灵活地协调各方利益和化解冲突的综合能力,并采取适当的方法有效激励和帮助企业中各级人员主动投入到转型的事业中。
注解:固定搭配,指“很多,许多”。例句:Shehadplentyoffoodattheparty,soeveryoneatealot.她为派对准备了很多的食物,所以每个人都吃得很饱。540.pointout–explain,show,callattentionto.指出注解:point是“指”,out是“出来”。例句:Letmepointouttheproblemwithyourplan.让我指出你计划中的问题吧。541.popthequestion–asktomarry.求婚注解:pop是动词“使...爆裂”。由于求婚是一个不容易开口的问题,所以一般都是憋足了用去再去问,就像气球吹起来然后一下子扎破(popthebaloon)一样。而且求婚的时候,男方总是怀有“女方会不会答应我呢”的疑问(question)。所以,把这样的疑问打破,就说明他已经准备好去求婚了。例句:Hepoppedtheqestionandaskedhertomarryhimwhentheywerescubadiving.他们潜水的时候他提出了结婚。542.poundthepavement–walkingthestreetlookingtoaccomplishsomething.徘徊街头找工作注解:pound作为动词是“击打,重击”,pavement是“道路;人行道”。字面理解“击打地面”,形容人们“迈着沉重的脚步去寻找工作”。例句:Ittookhim3monthsofpoundingthepavementbeforehelandedajob.他在街上混了3个月才找到一份工作。543.pouritonthick–flatterprofusely,exaggerate.用力拍马屁注解:pour是“倾倒”,也有“大肆吹捧”的意思。thick是“粗的”,也有“夸大其词”的意思。无论是大肆吹捧,还是夸大其词,都有“拍马屁”的意思。例句:Hepoureditonthicktohisboss,becausehewantedtogetaraise.他在用力给老板拍马屁,因为他想要提薪。544.pullafastone–cheat,deceive.欺骗注解:pull是“拉”,fast是“快速的”。字面理解“快速拉回一个”。有新闻就报道过,有些人会利用一些魔术手法在换零钱的时候,把零钱交给别人的一霎那,迅速地抽回来一张。既没引起别人的注意,自己又成功骗到了钱。例句:Shepulledafastonewhenshegotawaywithstealingallthecompany’sprofits.她骗走了公司的所有盈利。545.pullpunches–hideunpleasantfactsormakethemseemgood.手下留情注解:punch是“出拳重击”。字面理解“拉回出拳重击”,就是手下留情。例句:Shetoldhimwhyshewouldn’tdatehimanymore,andshedidn’tpullanypunches.她告诉了他不继续交往的理由,一点也没有手下留情。546.pullsomeone’sleg–trick,playfullytease,fool.戏弄注解:字面理解“拉某人的腿”。现在街上有很多乞讨者,他们总是装出一副及其可怜的状态,有的甚至装成没手没脚瘫在地上,拉过往行人的腿向其乞讨。讨到了钱后收工回家,把道具一扔,又过回了正常人的生活。完美地戏弄了,欺骗了大家的同情心。例句:IfyouthinkIbelievethatyouwonthelottery,yourpullingmyleg.如果你觉得我会信你中了彩票?你逗我玩呢吧?547.pullsomethingoff–accomplishsomethingremarkable.成功,达成注解:字面理解“拉下某物”。源自于赛马或赛狗等体育项目,指在终点摘取彩带的动作。谁先拉下彩带谁就获得了胜利。例句:Heneverthoughthewouldbeabletoputonashow,buthepulleditoff.他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独当一面,但是他成功了。548.pullstrings–secretlyuseinfluenceandpower.走关系注解:string是“线,细绳”。字面理解“拉线”。也就是中文里面的一句俗语“牵绳拉线”,用于介绍人际关系。例句:I’llseeifIcanpullstringssothatyoucangetaninterview.我看看能不能给你拉拉关系取得个面试的机会。
春风是Q药店的店员,这天来上班时,店长看到春风便说:“春风,你上火了?嘴唇上都生疱疹了!”春风回道:“是啊,吃饭都不方便!”店长关心道:“那你用药了吗?”“没有,不想用药,经常发,而且每次都长在同一个地方,烦死了,反正过一个星期左右就好了,随它去吧!”店长关切地说:“最好还是用点药,我们店自己的小药箱里面有牛黄解毒片,你再买点阿昔洛韦软膏搽一下,多喝点水,多吃点水果啊!”春风说:“店长,你对我太好了!谢谢!”春风所患的正是口腔单纯性疱疹,疱疹病毒可不会“认人”的,不要以为我们是“药店人”,它们就会怕,避而远之。事实上,单纯性疱疹病毒(HSV)对人体的感染非常多见,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超过30%的人曾发生过或正在发生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一般认为,人类是其天然宿主,而口腔是常易受侵犯的部位之一。引起口腔损害的主要是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HSV感染的患者及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唾液与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食具和衣物间接传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病损有原发性与复发性单纯疱疹感染两类。即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与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以6岁以下儿童多见,尤其以6个月至2岁更多,成人也可发病。一般发病前常有与疱疹病患者接触史,经过4~7天潜伏期后,出现发热、头痛、疲乏、咽喉肿痛等症,小孩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等。1~2天后,口腔黏膜广泛充血,并很快出现成簇小水疱,似针头大小,疱壁薄,透明,易破溃,形成浅表溃疡。成簇的小水疱溃破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并可造成继发感染,上面有一层黄色假膜。之后会逐渐愈合,约需7~10天,不留瘢痕。原发性疱疹感染愈合后,有30%~50%的病例可能发生复发性损害,因一般复发感染部位在口唇附近,如唇红部黏膜及皮肤或口角等,所以,也叫复发性唇疱疹。主要特点是以多个成簇的水疱开始,且总是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附近,损害处出现痒、张力增加、灼痛、刺痛等症状,约在数小时内出现水疱,持续24小时,随后出现破裂、糜烂、结痂,整个过程约需10天。成人多见,有自限性,全身反应轻。从我们接待的顾客来看,判断多不难,我们一般习惯性会说这是“上火”的表现,但其实,根本原因是病毒感染所致。从专业引导来看,我们应给出如下方案:(1)全身治疗。主要是抗病毒药物,其中阿昔洛韦是抗HSV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口服产品中门店常有的是片剂剂型,另外,门店也有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片与颗粒,根据患者的情况选用,只是,它们都是处方药,须凭处方销售。(2)局部治疗。这是在我们门店用得较多的,产品也较多,包括这样一些类别:软膏:其中以阿昔洛韦软膏最常用,局部用棉签搽,越早使用,效果越好。散剂:包括西瓜霜喷剂、锡类散等。含片:华素片、溶菌酶含片,门店还有不少中成药含片可以选用。漱口液:其中有0.1~0.2%葡萄糖氯己定溶液,有消毒杀菌之效,也有一些中成药的漱口水可以推荐。也可以用温的生理盐水局部湿敷。上面这些产品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推荐。(3)中药治疗。在OTC货架上,可以找到的商品有复方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软胶囊、牛黄解毒片等,中西药结合,口服加上外用,患者恢复起来会更快。(4)营养建议。在病毒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抵抗力强者却可以不受其“侵犯”,所以,有好的身体可以避免生一些疾病。对于口腔疱疹的顾客来说,我们应建议其服用多种维生素,天然VC、牛初乳、蛋白质粉等。大蒜素软胶囊、锌产品等也可以推荐。(5)饮食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的瓜果蔬菜,蛋白适量,饮食清淡,忌辛辣。吃饭不便者可以吃半流质或流质食物如粥等。每一种疾病在治疗时,其实都不只是单纯地只从某一个角度来考虑,当我们懂得了系统化的思维来帮助顾客解决问题时,便体现了我们的专业能力,也能因此赢得顾客的充分信任。而这与单纯的只是不断强加产品给顾客是不同的,前者能“放下”功利,解释原委,后者却只是一味强推。
平台生态系统竞争优势是造成生态系统参与者报酬递增的主要因素。当然,平台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经济学和战略管理理论的原理。只有把这些背后的原因及其适用范围搞清楚了,才能明了它们在网络经济和平台经营中的意义和重要性。网络经济就是报酬递增经济,我们所讨论的平台生态系统竞争优势都涉及报酬递增规律,只不过它们或显或隐。平台生态系统竞争优势完全不同于传统厂商组织的竞争优势,也不同于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今天,guǎn管lǐ理gài概yào要Inmanyindustries,suchassocialnetworksandvideogames,consumersplacegreatervalueonproductswithalargenetworkofotherusersandalargevarietyofcomplementaryproducts.Such“networkeffects”offerlucrativeopportunitiesforfirmsthatcanleveragethesedynamicstocreatedominanttechnologyplatforms.Thisarticlereviewscurrentperspectivesonnetworkeffectsandtheemergenceofplatforms,andoffersseveralareasoffutureconsiderationforoptimalstrategiesinthesesettings.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用户生成内容(usersgenerationcontent,UGC)和视频游戏等许多消费类平台,产业投资者和消费者更看重其他用户网络庞大、产品种类繁多的互补产品。这种“网络效应”和互补品既为平台型企业提供了有利的机会,也是平台生态系统竞争优势所在,平台型企业可以利用这些驱动力来创建占市场主导地位的技术平台和平台生态系统。应当看到,网络经济对传统实物产品的最大作用是降低其交易成本,但网络永远也改变不了经济生活中资源稀缺的本质。传统实物产品的成本曲线虽然会发生很大程度的下移,但报酬递减规律迟早会发生作用,因而网络经济中传统实物产品的经济运行理论,并不可能发生太大的变化。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Arthur,1996)1173所说:“我们可以设想两个经济王国或世界:规模生产世界,这一世界以少量的知识凝结大量的资源获得产品,运行遵循着马歇尔的报酬递减规律;经济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世界,这一世界以少量的资源凝结必要的知识获得产品,运行着报酬递增规律。”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们经常提到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问题。所谓工作满意度是指,感觉到工作本身可以满足或者有助于满足自己的工作价值观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感觉程度。它受每个人的价值观影响,不同的雇员对同一种东西存在不同的价值判断,同时,工作满意度是(主观)感知,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人们普遍认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降低人才流失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绩效。因而,企业老板及高层管理人员要花费很多心思研究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但是,我们对企业实际情况的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实事并不总是如此。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绩效没有必然联系,并且,企业为了提高员工满意度而努力,有时反而会对公司的绩效起到反面作用,原因在于以下几点:第一,满意的员工不一定是高效的员工。员工追求的满意同企业追求的高效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员工满意可能是因为工作很有趣、轻松,或者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或者有很高的待遇,或者在追求一些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不一定都使他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相反,有时候,员工并不满意,甚至很不满意,例如,压力很大或者职位受到威胁的时候,他却能够有很高的绩效,因为,他必须有高绩效,才能摆脱威胁、减少压力。极端的例子,如在生活中或者在战场上,当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人做事的效率会极高,但是,人们的满意度很低。心理学的理论表明,人们摆脱不满的愿望,比获得满意的愿望更强烈。所以,有时可以适当地制造一些不满,然后,让员工通过努力摆脱不满。(2)满意的员工为了保持自己的“满意”,不一定愿意在公司需要改革的时候改革。例如,公司里往往有一些人,他们拥有很大的权力,很高的收入,他们的满意度很高,但是他们的工作绩效并不高。通过提高收入、增加权力会增加他们的满意度,但是,并不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因为他们也许没有这样的能力,也许没有提升绩效的动力。这样的公司随处可见,这样的公司要生存就要改革,而改革往往会剥夺这些人的部分权力或者降低他们的收入,这时候他们不可能满意,对改革一定持反对、抵制态度。实际上,公司的任何改进都难免会削弱一部分人的权力、降低一部分人的收入或者增加更大的压力,这种情况下,这些原来满意的人当然不满意!但是,他们的工作效率反而提升了。因为,他们不马上行动起来的话,他们的收入就会马上降低,他们的权力很快就会被削弱。第三,满意的员工可能只是中等,并不非常出色。在企业中有些员工的能力平平,业绩一般,要求也一般,这些人容易满足,所以,他们的满意度可能挺高。但是,公司需要的是更高的业绩,公司的发展速度必须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的利润增长必须高过对手的利润增长,公司的竞争力必须要强于对手,所以,公司必须要有一些能力很强、企图心很大的员工,他们不满足于现在的业绩水平,也不满足现在的地位、收入。如果公司中这样的人多了,员工的满意度水平就会降低,但是,公司的业绩一定会不断提升。相反,如果公司里充满了安于现状的员工,员工的满意度可能很高,但是,公司的业绩一定不高。第四,提升哪部分人的满意度也很重要。企业中总会有一些低绩效者——捣乱分子、懒虫、能力低下者,这些人的满意度高了,企业就危险了。企业管理上的改善就是让他们不满意,因为不满意,就会设法改变现状。公司也要制订配套的制度,给他们两条路:要么提升绩效,要么走人。第五,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是否能够提高企业的绩效,还要看企业是如何定义绩效的,用什么衡量绩效。例如,是用销售额,还是用利润衡量绩效,或者是客户满意度、品牌美誉度?我们分析以下几种情况:如果用销售额来衡量绩效,我们假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采用提成薪酬制,员工的满意度同员工的收入成正比。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销售收入越高,员工的薪酬也就越高,员工的满意度就越高。如果我们以企业的人均利润额衡量企业的绩效,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根据假设,员工的满意度随着收入增加提高),就不一定提高企业绩效,要看提成比例如何,还有公司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控制的如何。一般而言,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人格特征、工作任务、工作角色、上级与同事、工资与福利、个人发展空间、公司与员工的沟通情况等,在这些方面加以改善,就能够改变员工的满意度。我们通过上面的分析,是想告诉读者这样一个观点:提升员工的满意度是一回事,提升企业的绩效是另外一回事,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如果既要提升企业的绩效又要提升员工的满意度,那么我们就要认真分析影响员工满意的各要素,同时,明确企业的追求是什么——用什么衡量企业的绩效,然后,再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那些热衷于通过提高员工满意度来提高企业绩效的人,往往喜欢做满意度调查,我们建议,在做满意度调查时,一定要在满意度调查表上加上预测绩效的问题。例如:(1)问一些能产生行动的问题,给经理们压力,传递能够使他们采取行动、改进绩效的信息。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问题及改善绩效建议的问题很有用。(2)确定调查的数据能及时反馈到老板处,并采取进一步的改善行动,或者至少给出合理的解释。(3)调高调查的频率。每周都问简单的问题,并给老板周报表,让大家习惯及时反馈,让老板及时掌握员工的想法。(4)让经理们负责行动,看他们怎样用这些数据,让他们共享好的做法。(5)要让调查的问题反映出什么对业务最重要;不要太注重标准比较,集中精力帮助经理们——给他们可以采取行动的数据。
有了人设,我们开始整理微信的三驾马车:第一驾马车:名字。这是微信的第一识别栏和个人品牌第一印象,你清晰地告诉大家:你是谁?来自哪里?所以,最简明的直接用自己的姓名,或者用“单位+姓名”展示,也有用“单位+职务+姓名”展示的。既然要树立个人品牌,在微信的姓名栏上要慎重,不要随便乱起名字,或者用别人看不懂的所谓火星文、乱码等。第二驾马车:微信头像。确定人设后,就要选择相应的微信头像。比如是专家人设,最好用自己的职业照;如果是服务人设,最好用形象照或职业照;如果是职业性别人设,可以用职业照和生活照。总之,微信虽然是个虚拟世界,但要树立个人品牌,还是要上本人的照片,不要用品牌LOGO、花草、钻石珠宝来代替,因为你突显的是专业、服务和职业。很多一线员工喜欢把自己钟爱的爱犬猫咪、花草,或者宝宝的照片作为微信头像。如果你特别喜欢这个,就要在个性签名和昵称上进行调整。比如不爱撸喵的珠宝专家不可爱,家有幸福儿女的珠宝人,卖珠宝的花姐姐等。第三驾马车:个性签名。在微信设置中,找到个性签名栏,把自己的人设用一句幽默、好记、个性的话表达出来,填写在个性签名中即可。三驾马车就是配合微信人设开展个人品牌包装,就是传递个人品位,展示专业特长、明确个人人设,留下清晰印象。操作时注意三点:首先,人设很重要,要恰当设计自己的人设,突显专家、突显服务、突显单位和职业都是可以的。为了突显人设定位,可以用个性签名来推广这个人设。其次,微信姓名要用真实名字,火星文、心灵鸡汤、名言警句、成功励志的文字最好不用。最后,微信头像就是你的品牌LOGO,要使用自己真实的头像,尽量不要使用花草、宠物或者卡通人物,照片要符合人设定位。
我们再学习下面一段:“《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有一次出兵打仗,吃了败仗。在出兵之前,有一个很贤良的大臣劝阻他。可是他没有听,结果吃了败仗,回来总结经验,就写成了这一篇《秦誓》。这里先白话翻译一下。《秦誓》这篇文章说:如果有这样一个臣子,“断断兮,无他技”。这里“断断兮”是个形容词,形容这个人说话做事都是断断续续、结结巴巴,很不利索,也没有其他什么特长。但是,“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你看不出他的心里有什么东西,就这么安安静静的一个人,但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如有容焉”,心胸很宽广,能够包容一切。“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他如果看见别人有什么长处,就会非常高兴,就像他自己有长处一样,而且这样的人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别人有圣贤一样美好的品德和德行,他总是衷心地喜欢;别人说得很中听、很中肯的建议,他也会觉得像自己说的一样,替别人高兴。所以,秦穆公就说:“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这样的人,确实是心胸开阔的人,确实是具有包容心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保护我的子孙后代,才能保护我们国家的黎民百姓,这样的人才是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人。而与之相反,还有另外一种人,“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如果看见别人有技能、有水平,他就嫉妒人家、厌恶人家,不希望别人比自己强。“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别人如果有好的品德,他就会去压制别人、阻止别人,不让别人的美德发扬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秦穆公就说,这样的人就是没有心胸的人、是狭隘的人、是小人,这样的人是不能够得到重用的,因为他不能够保护我的子孙后代,不能让王室延绵下去,黎民百姓也不能得到他的保护。用了这样的人,国家就会很危险。这一段是秦穆公总结出来的用人之道。用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领导者怎样识人?怎样观察人?这里就说得很明确了。这样两种人,一种是无才有德,另一种人是无德有才。前面那种人看起来才能不怎么样,但是他的德行很好,那么对于前者,秦穆公就认为这样的人堪为国家重任,他的国家和黎民子孙就要以这样的人为保护者。为什么?这种人看似无才,实际上是真正的大才啊!所以古人才会说“大智若愚”嘛。而后一种有才无德的人,在秦穆公的眼中,他就是可能给国家以及黎民百姓带来灾难的人。所以,对于这种有才无德的人,秦穆公是很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