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终端的空间背景和环境,是顾客体验的“第一道线”或第一个界面。它好比是一个舞台,所有的演员,无论演什么戏、唱什么歌,都需以其为基础和依托。空间背景和环境的营造,在许多零售形态中,都有两个主体:一是商场(店)经营者;二是进商场(店)的上游厂家(品牌)。前者为后者提供了位置、一定面积的空间,后者需进行二度创造。例如建材家居领域的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和顾家家居、马可波罗瓷砖等;家电领域的苏宁、国美和美的、海信等;以及百货大楼和服装品牌、大型购物中心(shoppingmall)和品牌专卖店……从上游厂家(品牌)角度看,狭义的零售终端建设就是指专卖店、专区、专柜的设计、建造和维护,所在商场(店)传播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环境布置。其操作指南是:(1)合理定位根据品牌属性、产品特点、资源条件合理确定建设的体量、规模、样式,既要有利于销售和塑造品牌,同时又要考虑投入产出关系。在达到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成本,提高销售效率。(2)专业规范专区(柜)设计、布置、装饰,样品陈列,物料摆放,宣传品展示发布,要符合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要体现出与品牌相符的专业内涵和风范;要提高各个零售终端的标准化程度,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3)创新求异在终端的某个(些)要素——例如灯箱片、X架、横幅、地贴、店挂、摆件、柜面展示POP、礼品等——上体现创新性,形式吸引注意力的差异“眼”。这些“眼”以动感、新奇、亲和、互动、时尚为特色。好像一出大戏,舞台的基本结构每一幕都不变,变动的是一些道具和装饰物品,以及和每一幕的主题、调性相匹配。(4)竞争抢位以动态的眼光,根据竞争态势的变化和竞争策略的要求,敏捷反应,抢占最有利、最有效的终端资源——位置、面积以及传播媒体。一方面要对终端现场有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要以竞争为导向,策略清晰,反应快速,“该出手时就出手”。要与店面负责人、店员以及相关人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各方的支持和积极性。(5)分类管理对不同业态、不同规模、不同区域的零售终端,建立有所差别的建设、验收和管理标准。既从整体上提升终端竞争力,又做到因地制宜、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对零售终端建设进行规划,分批分次推进(表16-1)。表16-1零售终端建设规划区域层次业态宽度(终端数量)终端名称终端定位终端建设安排……上表中的“终端定位”,是指对各个终端战略意义、存在价值的判断。例如是进攻型终端,还是防御型终端;是重点投入型终端,还是普通维持型终端;等等。(6)细节为重通过严格、细致的过程管理,长期保持终端的鲜活、整洁,涵蓄终端人气,避免细节上出现瑕疵而影响整体。需建立终端维护和管理的规范及工作标准并有效执行。
作为经销商,我们要意识到厂家压库造成滞销,按照计划订货又导致丧失销售机会,无论哪种操作模式,经销商总是处于被动状态,最终受影响最大的还是经销商。既然是困局就要想办法解决,我们要主动寻求改变,以实际可行的举措化解困局。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基于多家经销商的最佳实践,总结出“月度滚动需求计划管理”操作模式。经销商主动出击,以此推动厂商协作,主动把握订货权,达到我们刚才谈到的需求计划的应用状态,让状态不再理想化。月度滚动需求计划运作的核心策略有以下三个:1.经销商滚动提报需求计划一般来说,经销商基于市场及客户需求情况,按照三个月滚动提报订货需求计划。比如,5月初提报6月份的实际需求计划、7月份和8月份的预计需求计划;厂家在5月份就会提前准备好6月份的出货计划,具体何时组织采购和生产等工作会根据产品生产周期而定,要确保在6月份按照经销商的具体出库时间需求做好总体工作,并根据7月份及8月份的预计需求计划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那么到6月月初,经销商就要提报7月份的实际需求计划、8月份及9月份的预计需求计划,以此类推,厂家提前做好工作安排。2.厂家要充分信任经销商,平衡需求计划,做好生产组织安排厂家要充分信任经销商提报的需求计划,以此作为生产安排的具体依据。同时,也要根据行情发展、历史销售规律、上游供应商状况等影响因素做好计划平衡工作,对经销商提报的需求计划做出一定的修订。一般来说,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生产量,但每个规格增加的幅度不一样。3.厂商协同,定期检讨,逐步提高需求计划准确率厂商在执行这一模式时,一定要充分沟通,由厂家主导每个月总结相关工作。比如,计划提报形式、时间,并通报相关市场信息和行业信息,最大限度提高需求计划准确度。有些信息化管理先进的厂家,已经做到了经销商库存、厂家库存信息的同步化和共享化,这样更有助于经销商做好需求计划管理工作。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什么都做,不如集中力量、统一模式做最简单的传播,营造DD茶业品牌氛围,这就是最有效的传播。区域推广重点应放在核心终端品牌建设和品鉴会传播上,计划五年内在全国大中城市开设专卖店100家、加盟店200家,大幅度提升企业产品的国内市占有率,将“DD茶业”打造为全国驰名商标。军事上有言:“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以雅安为根据地,集中优势打歼灭战,把企业的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在攻下一个根据地之后,再辗转其他根据地。找准优势区域,集中优势资源,在高度分散市场的形势下深度营销,迅速把市场占有率做到43%,最终达到74%。如图4-11所示。图4-11找准优势区域短时期内中低端散装茶继续经营,以维持现金流。根据行业发展趋势,DD茶业未来必须定位高端、形象升级、建立根据地,借船出海、步步为赢,最终实现战略的华丽转身。开发黄芽、甘露、红鼎一系列精装茶,与原有产品体系分开运作。新产品定位于蒙顶制茶世家,成为蒙顶山茶文化的传承代表。占领高端意见领袖资源,获取超高利润,反哺上游茶农。2012年4月,首届四川茶博会上,DD茶业集团以“蒙顶山制茶世家”的全新品牌形象精彩亮相,受到了消费者超乎寻常的欢迎。在此之前,DD茶业追求营销的战略性、系统性、长期性,打破了蒙顶山茶好原料、无品牌的怪现象。DD茶业系蒙顶山茶界唯一全国劳模创办,世代为茶农,掌握正宗蒙顶山茶制作工艺,是蒙顶山也是四川茶业的荣耀。为了夯实DD茶业品牌基础,DD茶业引进先进制茶机械、研究茶叶制作技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类。未来五年建设10000亩标准化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000亩有机茶基地,确保企业产品质量,力争进入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适时引进战略投资者或合作伙伴,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探索先进营销模式,打造现代化的食品生产企业。DD茶业成立了自己的商学院,系统地培训营销人才。成立具有营销职能的组织体系,发育一套成熟的市场业务开发模式,摸索出一套适合DD茶业资源和能力的打法,复制输出,区域扩张。在现有的品类内寻找合适的企业进行收购整合,完成蒙顶山茶品类集中度的提升,十年内公司入围全国十强茶叶企业,在适当时机发行股票上市。
时间压力三大战术分别是拖延战术、最后要求战术、最后通牒战术。(1)拖延战术当时间充裕时,利用时间消耗对手,使对方着急、紧张,给对方制造时间压力,从而让对方放弃立场,形成对我方有利的局面。例如销售人员有业绩有需要时、月底年底要冲量压货时,代理商会提出各种条件;当市场不景气时,合同逾期,买方故意不与供应商续签,等待对方主动上门以获得谈判优势。当客户对你用这招时,要保持清醒和镇定,即使自己真有时间压力,也要临危不乱,让对方相信你“有时间等”。千万不要说“最近业绩很难做,想请你帮个忙”“现在业绩真的很差,你不帮我,我就完蛋了”“这个月我还差两百万元的业绩就能晋升主管,拜托你了”。某地打算修建一个炼钢厂,当地政府就这一工程实行招标,招标清单中包括一台大型轧钢机。有一位德国制造商的代理人,使尽浑身解数打听到竞争对手的报价单,如果他能提出一个比最低的报价还少5%的报价,就有可能得到订单。德国公司的代理人面对颇具吸引力却又难做的生意,迟迟没有做决定。随着工程进度的加快,失去订单的危险时时威胁着代理人,他不得不一点一滴地削减自己的利润。最后,他提交了一份比其他投标者的最低价大约低10%的报价单。然而,采购负责人对报来的价位竟然无动于衷,他拒绝接听代理人打来的电话,也拒绝见他。这位代理人感到自己丢了这桩买卖。最后,他又被接见了一次,那位采购负责人对于拖了这么长时间未与之联系表示歉意,并解释根据国家的规定,他必须等到全部报价后进行评审才能做出决定,而最后一份报价在昨天才收到,这张新的报价单比德国公司的报价低2.5%。如果德国公司能把价格再降低3%,他们就能将这订单搞定。当时国际市场上大型轧钢机的销路不好,因为投资太大,许多国家的政府在采购这类设备的计划上也是不断地拖延。既然生意不好做,德国公司只好同意把价格再降低3%。在这个案例里,客户利用的就是拖延战术。(2)最后要求战术签订协议之际,对方突然提出增加一点利益。经过漫长而复杂的谈判,大家都筋疲力尽了,大多数人不想破坏即将达成的协议,让前面耗费的时间和努力付诸东流。因此,他们通常会满足对方的要求,处于弱势的一方不想因为最后的小要求而导致谈判破裂,最有可能被说服。例如在快要签约之际,客户提出将保修期从一年延长到三年。如果这个谈判把公司上下都惊动了,最后总经理都被请出山,你会让这次谈判前功尽弃吗?当对方使用最后要求战术,如果只是一个小让步,可以说“是不是除了这个条件,其他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如果同意此条件马上能签约吗”来应对,或者主动留一个小让步作为后备。某次,供应商和客户采购经过艰苦谈判初步达成了交易,只是时间紧张,双方要准备合同文本,供应商还准备邀请采购方出席政府的一场大型招商会上的签字仪式。而当采购方得知这一消息后,提出希望能够把价格再降低5万元。供应商对采购方的这种做法感到气愤,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答应。撇开乘人之危的道德问题不论,采购方采取的是最后要求战术(3)最后通牒战术当对方犹豫不决时,给予对方设置底线的时间,让对方尽快做出决定。这种方法在合同将要签约时非常有效,能给对方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是用外力将对方逼迫到签约的位置。例如采购告诉你可能要离职、公司要收回权限、将有强硬的人参与谈判、老板要出国了再不签就来不及;而供应商能够利用:今天店庆价格有折扣;买方紧急采购,要求交货时间短;利用友商质量问题、供货不及时等问题提升自己的谈判实力。谈判者采用这种手段给谈判过程制造紧迫感,甚至是恐慌感。有时他们没有欺骗对手,的确存在其他备选方案,或者最后期限不是说说而已,或者公司下个月确实要涨价。也有可能是在虚张声势,希望你因为惊慌失措而草率达成协议。YES或NO,取决于你的判断,这种判断是建立在你对双方优势对比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如图2-10所示。图2-10时间压力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