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业、集团公司、企业集团”的名称在20多年前,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市场的发展,现代企业不再是一个单一结构的经济组织,而是多个经济单位的联合体,其中,最常见的是以母子公司体制为基本结构的企业集团组织形式。目前,市场上几乎找不出真正的单体企业,虽然很多企业没有更名为××企业集团,但企业内涵早已发生变化,成为集团化企业。实施大集团战略也是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从理论上讲,发展以资本为纽带,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提高、科技与生产的结合,乃至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共同利益的多个平等法人的联合体,多层次组织结构,资产纽带是各集团成员间最基本、最主要的联结纽带,具有生产、流通、研发、综合网络服务、多角化经营和国际化经营等多功能的综合体。但问题是很多企业集团并没有发挥企业集团的优势,很多企业集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集团。(1)有独立性,无协调性。企业集团是一个多法人的经济联合体,其成员企业在法律上都是独立的法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相应的独立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很多企业集团尤其是下属企业过分强调独立性,“我们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公司,集团总部不应该……”,这样下去,企业集团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2)产权关系强,管理关系弱。现在的企业集团基本上都理顺了产权关系,但很多企业把产权关系等同于管理关系。一般的企业联合体主要通过产品、技术、契约等纽带把各个成员企业联结为一体。根据现代企业制度,企业集团主要通过资本纽带将各个成员企业联结在一起,尤其是21世纪新组建成立的企业集团,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产权问题,使各个成员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
掤:接上式,腰微拱重心后移,落至右腿,呈微下倚式,左脚尖里扣,斜向西北。腰微含稍向西北转,随之重心渐渐移至左腿。左手掌不变,随重心的转移,微下落至与肩平,右手则随重心移至左腿,顺势向下至左胯旁划弧翻掌,手心向上,呈左抱球状;右腰上提,右脚经左踝内侧向上提膝,随即向西北迈出半步,右手打掤(见图6-351至6-353)。注意:打掤时,全部动作务必要在意念引领下完成,要在腰的带领下运动。左手动要在左腰的驱动下,右手动要在右腰的带领下,腰动多少,手动多少,过与不及都不可。动作要柔顺,速度要均匀,手脚的动作在运动中必须同时进行,同时完成,要协调一致。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捋:接上式,腰继续上提,右臂随之上掤,左臂跟随右臂翻转左手掌,呈两掌心斜相对。腰微拱,两手随之向右胯下捋,身体重心渐渐移至左腿。左腿屈膝微后倚,右腿稍直。上身向右侧稍含胸,右手前臂内旋使手心朝下,手指朝前;两手随腰后拱之势屈肘,缓缓向右胯下方弧形抽回捋之。左手止于右小腹前,右手捋至右臂向右下稍伸直为止(见图6-354)。注意:身体左右转动时,要以腰为轴,由腰带动。身体要保持中正,每个动作要协调一致,同时完成。挤:接上式,腰向左微转,左掌随之向左侧挒。腰微回转上提,身体随转面对西北。右臂随身体回转外旋抬至胸前,手心向内。左掌搭在右小臂的腕部,重心移至右腿弓膝;腰微拱向前打挤,眼神注视前方(见图6-355至6-356)。注意:向前挤时,手臂一定要放松。两臂及肩部不可僵,两肘不可用力挺。按:接上式,腰微拱,右腰向右外微转,右手臂随腰拉开,呈两手掌指尖相对;左腰下沉,随之上提,左手掌外翻与右手掌指尖平相对,两掌心均向内。左腰微含,随之向左外转,左手随之拉开,中间相离一横掌的距离;腰向后微拱,两手顺势翻转向下成按式至腹前,重心后移至左腿上,身体微含后倚,两手好似扶在箱盖上。随之含腹提腰,催促两手向前上推出,重心缓缓向前移至右腿,呈右弓步。眼神向上平视(见图6-357至6-362)。注意:向上按时,两手不可高于头顶,两手臂要松,用腰按之。接上式,腰微拱,两掌顺势右下捋。左手掌随势里旋,成两掌斜相对,随拱腰重心渐渐移至左腿。左腿屈膝微倚,右腿稍直,两臂屈肘缓缓向右胯下方划弧抽回捋之。左手止于右腹前,右手下捋至右臂舒伸直为。眼神随两手移动,此为捋式(见图6-363至6-366)。左腰微左外上提,左掌顺势由右侧腹前向左肩外侧挒。右腰向里合,身体转向正西,右脚随之内扣,右手随转体提向胸前,重心落于左腿。左腰向右合,左脚跟向里微扣,重心落于两腿,左手顺势搭于右小臂腕部。腰微含,向正西打挤,眼神平视。注意:打挤的动作时,肩膀及两臂要放松,不要用拙力。全凭内劲挤出,才会产生“弹簧力”。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是指自己管理好自己,用自己的一念之诚来修正自己的行为,就像“执柯伐柯”一样,管理和修正的原则和方法很近,就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就在自己的精神当中。我们以前也说过,每一个人内心都有一念良知,只要我们重视自己内心的良知,它就是我们在德业修养上的基本原则。不管是什么人,他内心那一念良知,一定是知善知恶、知好知坏、知香知臭的。关键是什么?是知行合一,要以自己的良知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有人说,我这个人其他的都不错,就是有点贪财好色。注意!知道自己有点贪财好色,那就说明你内心的良知已经起作用了,你的良知已经判断出自身哪些好,哪些不好,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有决断、有决心的人,自己的良知一现,马上提起便行,就能把自己贪财好色的毛病克服掉。这就是“改而止”,改掉毛病就完事儿了。但是,大多数情况是怎样的呢?虽然最初的一念良知发动,知道自己有这方面的毛病,但是,第二念的执着习气马上又出来了:嗯,虽然我有点贪财,但是比起黄光裕、赖昌星这些人来,我还是差远了!我才贪了几十万,人家贪了几个亿;至于好色,哪个人不好色,我不好色就成圣人了,圣人高不可攀,我只是个普通人嘛,贪点财好点色有什么了不起。大家有没有类似的想法?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如此啊!如果处处给自己打圆场,处处给自己的不良习气找借口,你内心的一念良知虽在,但是,很快就会被埋没在贪嗔痴慢疑五毒之海里了。良知的光芒不能显发,做一个普通人都成问题,更何况成贤成圣了。这是从自我管理、自我修正的角度讲“以人治人,改而止”。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一句可以理解为怎样做一个管理者。一个管理者在教育别人、管理别人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激发人们内心的良知,而不仅仅是制定出一套严格的条条框框,制定出一套滴水不漏的严厉制度。制度当然要有,但是这个制度必须符合人性,符合人的良知,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行得通。如果管理者制定了制度,大家也认可它是符合良知的,那么,大家就要去执行,因为这不是制度对你的要求,而是你自己良知的要求。这就是君子治人的原则。
厦门中盛粮油企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与在香港上市的中盛粮油无关),总投资2.43亿元,年生产食用植物油能力10万吨,在2009年年底完成二期项目后新增产能13万吨,计划在2013年完成的三期项目还将新增14万吨的产能。中盛2008年的食用油销量是8万吨,其中小包装食用油3万多吨。中盛的营销网络以福建为中心,向外渗透、辐射到江西、浙江、广东及香港、台湾等二十多个大中城市。中盛产品规划如表7-1所示。 表7-1中盛产品规划(以2009年厦门沃尔玛为例) 是否含棕榈油品牌产品配方是否转基因规格价位(元)换算成5L的价格(元)否盛洲玉米食用调和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橄榄油非转转基因5L58.9 4L48.961.1食用调和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非转转基因5L55.9 第2代精选食用调和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橄榄油转基因5L47.9 4L37.246.5含棕榈油或不含棕榈油回家真好食用调和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转基因5L44.9 4L37.947.4是吉多利食用调和油大豆油、花生油、棕榈油转基因5L38.5  中盛的产品线将含棕榈油品牌与不含棕榈油品牌做出区分。不含棕榈油的是高端品牌“盛洲”,含棕榈油、不含棕榈油产品都有中端品牌“回家真好”,含棕榈油的低端品牌“吉多利”。中盛产品多是4L规格,其实,4L规格换算成5L后价格并不低。中盛的产品线也有缺陷,缺乏一个核心产品。中盛原本想主打非转基因概念,于2006年4月全面上市“盛洲”非转基因食用油,打算将其打造成“中国非转基因食用油第一品牌”,但是成本高、售价高没法做大。中盛以为玉米油好卖又推出了玉米调和油,结果也不成功,最后只好推出了转基因的第2代调和油。有意思的是玉米调和油和第2代调和油的配方都含橄榄油,但却不在产品名称中体现出来。福建的花生油和花生调和油占很大的市场,可盛洲并没有推出花生调和油产品。2009年笔者在厦门走访市场,看到中盛在各个重要超市普遍投入货架集中陈列、特价堆头、食用调和油288ml加量装、玉米调和油捆500ml玉米油等。中盛同时注重县级市场开发。在宁德某县城,一条街走过去,可以看到六、七处盛洲的超市户外广告或粮油店的门头广告,进店率很高,陈列做得也不错。盛洲2011年投入3785万元电视广告费用(刊例价),仅次于金龙鱼高于福临门,排在调和油品类的第二位。盛洲主要投放福州、南昌和合肥三个城市,以卫视为主,也有少量央视广告。不过,2012年上半年,盛洲仅在福州和南昌投入了364万元电视广告费用(刊例价)。中盛长期关注公益活动,于2008年5月设立“中国扶贫基金会-盛洲爱心基金”,主要用于“母婴平安120行动”。盛洲于2008年捐款100万元,2009年再次捐款120万元,并承诺于5年内捐赠总额不少于600万元。盛洲同期开展“买一瓶盛洲油,捐赠十分钱”的公益活动。十几年来,中盛集团向中国扶贫基金会、红十字会、慈善会、机构及个人公益事业累计捐款(物)1600多万元。当地政府也对中盛这样的当地企业给予一定的支持。比如说,某次厦门政府公开招标采购小包装食用油,某外地厂家特别把出厂价格降低十几元,经销商也让利了几元钱,以亏本的价格参与投标,但还是没能投上,政府把采购订单给了中盛。中盛是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在搞“企业+农户”的订单农业,目前主要是40万亩的花生、玉米和油菜籽种植基地,未来五年还准备建设13万亩的茶籽油种植基地。中盛自称将自行解决95%的原料来源,对于以进口豆油和进口棕榈油为主要原料的产品现状,这个目标基本不可能实现,更多的是宣传上的效果。综上所述,厦门中盛上做央视投放、下搞县城开发,规划产能倍增、还能在公益上大把投钱,其发展潜力不可小觑。区域性品牌能够崛起,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地方政府出于粮食安全、税收、就业等方面的考虑对地方厂家予以支持,当地消费者对当地品牌有一定的感情支持,地方厂家能推出一些区域针对性很强的产品,等等。
雷军说,做手机不算啥,我连空调都会做。在做空调之前,小米早已进入了数码产品和家电领域。小米手机的巨大成功大大出乎小米团队自己的意料,当他们发现小米手机“为发烧而生”的商业模式远比他们想象的强大,自然想到,可以用这个商业模式销售更多的产品。比如说充电宝,很多用户希望小米也做一个。于是小米公司内部开始讨论,研究了市场上各种移动电源的型号、容量和外观,最终决定做一款大容量的产品。雷军拿了一张纸,随手画了个外观,然后就这么做出来了。没想到,发布后一个月就卖了200万个。卖了大半年后,又有用户说需要一个更轻薄的,于是小米就又做了一个容量稍小的产品。小米充电宝的质量也做到了极致,铝合金的外壳,所有材料都用的是最好的。同等质量的充电宝,别人的要卖两三百,小米只卖69元。小米充电宝第一年的销售额就突破了10个亿。小米手环也是用“海量微利”的思路做出来的。国外的手环六七天就要充一次电,小米手环做到了30天充一次电。这么好的手环,只卖79元,两三个月就卖到了100万个。这个价格让国内各大厂商惊呼:“雷军下手真狠。”小米的充电宝和手环都有可能做到世界第一,但还都只是小儿科,重要的是在2013年,小米公司决定进入电视机和路由器市场。小米做手机的思路是:把硬件看成是电脑,用安卓系统来做软件,最后通过电商把价格降低。如今,小米还是用这个思路来做电视和路由器。小米认为,电视机不仅仅是用来看电视的,只要把手机与电视机连接,就能增强电视的智能度和交互性。接着,小米又把路由器变得智能起来,从空气净化器、摄像头、电子秤、智能灯到血压仪,都可以与小米手机或路由器连接。但小米公司的精力有限,自己只做手机、电视和路由器,其他智能硬件市场只能用投资的方法进入。小米寻找那些有潜力的智能硬件公司——既有好的团队、又是该领域的佼佼者,投资它们,提供一些设计和研发的支持,输送“海量微利”的理念,让它们以把价格击穿的爆款模式来做产品,通过小米网推广和销售,构成小米生态链的一分子。小米生态链已拥有上百家硬件厂商、上千个产品,成为小米体系内与手机并立的业务版块。小米用越来越多极具价格竞争力、人性化简便操作和简洁清爽外观设计的智能家居产品,构筑起大众“买得起的第一个智能家居”。截至2015年6月,小米路由器、摄像头、电视盒、智能音箱、扫地机、智能灯具、智能空调等智能家庭在线设备超1000万、应用程序安装用户超1500万、日活量超200万,业已成为全球第一智能家居平台。小米在电脑端的小米商城之外,还设立了手机端的“有品”商城,有品除了销售小米自己的产品和有关联的智能家居产品外,还向第三方品牌开放,销售它们的产品。有品销售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小米也越来越像一个精品电商,而且在中国坐稳了仅次于阿里巴巴和京东的电商第三把交椅。小米有了上亿的用户后,雷军投资的一些移动互联网项目也来凑热闹了。比如移动医疗类的有九安医疗;互联网金融类的有米币、小米支付、积木盒子、小米小贷等。小米手机还预装了UC浏览器、金山词霸、YY语音、WPS等多款“雷军系”企业的应用程序。依托小米手机这一互联网平台,雷军所做的风险投资的回报率超过了其他大多数的风险投资,“雷军系”企业隐隐成为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之外的第四大互联网阵营。这又是一项传统手机厂商不可能拥有的战略优势。小米手机自带了应用商店、云服务、游戏、浏览器和电子阅读等功能,小米能够提供的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这里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比如小米游戏,2014年初的流水还只有3000万元,依靠小米生态,到年末就有了接近2亿元的流水。小米还率先推出了手机聊天工具“米聊”,雷军认为,如果腾讯的动作慢6个月,米聊就有50%的成功机会。与一般的手机厂商相比,小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首先是营销模式,即粉丝经济,也可以理解为品牌输出;其次是产品模式,即“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再次是生态模式,包括智能家居生态和互联网应用生态;最后是渠道模式,即精品电商。小米不仅是手机厂商,还是智能家居商和精品电商。小米如果能够成功地从产品型公司向平台型和服务型的公司升级,估值就能从百亿美元级别上升到千亿美元级别。而亲手打造一家市值上千亿美元的公司是雷军最大的梦想。然而,小米的互联网思维在空调产品上却撞了墙,因为空调是一种不可能在线上就能生存的电器。空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大家电。普通电器买来就能用,或者只需要简单安装;空调却是个半成品,安装得好不好对产品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正是基于空调的这个特性,董明珠才敢退出国美,自建专卖店来做销售和售后。凭借遍布全国的几万个专卖店,格力能够既不受家电卖场的欺负,也不受电商渠道的冲击,做到了全球空调的老大。小米的电商销售模式解决不了空调的售后服务问题,只能寻求外援。拥有全国性空调售后服务网络的大厂没有几家,小米选择了美的集团。为了与美的达成战略合作,雷军可是拿出了真金白银,于2014年12月投入近13亿元换取了美的集团1.3%的股份。雷军看中美的集团的可不仅仅是空调,而是其广泛的家电产品线。小米要做生活电子消费品领域的无印良品,就必须不断地增加家电产品。与美的合作,看来是个快速扩张产品线的捷径。而且,小米在小家电领域玩得风生水起,比如路由器销量已突破百万,在中国智能路由器市场遥遥领先,在大家电领域却进展不顺。要想在大家电市场有作为,也不能不与美的这样的重量级厂家深度合作。美的也很激动,在其公告中称:“除资本层面外,小米与美的将在智能家居及其生态链、移动互联网业务领域进行多种模式的战略合作。”美的也把智能家居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自2014年3月正式发布智慧家居战略以来,美的已实现单品牌内多类家电产品的互通互联。美的计划未来三年内累计投入150亿元,让其智慧家居产品的销售额占整体销售额的50%以上。美的最大的短板在于互联网思维,而这正是小米最大的优势。为了更好地植入小米的互联网基因,美的允许小米提名一名核心高管为美的董事。这桩“婚姻”看上去门当户对。美的是与格力竞争中国家电老大的强劲对手,董明珠其实与小米不构成竞争关系,但不能不对美的可能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而感到紧张。她一边声称:“我急什么?”一边却尖酸地讽刺小米和美的都曾经发生过的专利纠纷问题。爱立信虽然不做手机了,但仍然能凭借手中持有的大量专利收取授权费用。三星于2014年1月向爱立信支付6.6亿美元,以了结双方之间的技术许可纠纷。此外,爱立信每年要向苹果收取2.5亿到7.5亿美元专利费。由于未以手机售价1%的标准向爱立信支付专利授权费用,小米在印度面临禁售风险(此前基伍手机就是因为诺基亚和爱立信的专利诉讼而退出印度市场),这一事件被雷军认为是小米走向国际必须经历的成人礼。可是,美的与小米的蜜月期刚过,“小两口”就开始闹别扭。2015年,小米与美的合作,推出2699元起的“i青春智能空调”,市场反响冷淡。之后,美的再未与小米合作推出新的产品。很可能是因为,美的很快发现只推自有品牌或生态链品牌的小米,更可能成为竞争对手,而非合作伙伴。如果美的为小米做代工,岂不是给自己培养出了一个竞争对手?让人困惑的是,美的与小米的合作不了了之,随后不到一年,美的竟然与华为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是怎么回事?2016年7月,美的与华为在佛山美的集团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针对移动智能终端与智能家电的互动、渠道共享及联合营销、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等方面构建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华为是小米最大的竞争对手,作为美的股东的小米,不知心中是何感受?想当初小米战略入股美的的时候,双方也是这么甜言蜜语的,最终却以同床异梦告终。美的“红杏出墙”,这回就能保证郎情妾意?虽说都在搞智能家居,小米和华为的路数大不相同。小米网已有的200款产品全部是小米的自有产品或生态链产品。想和小米合作的厂家,只能为小米做代工或成为其生态链的一分子。华为做智能家居比小米晚了两年,2015年才发布HiLink战略。华为的商业模式是做开放平台,不管哪家的产品,只要质量过硬,都可以上华为商城销售。具备智能功能的则纳入华为手机的智能家居网络。具体到美的,美的只能为小米代工,当然心不甘情不愿。但美的以自有品牌与华为合作,却可在保证品牌影响力的前提下,使双方优势互补,自是一桩美事。无奈之下,小米只能另寻“新欢”。小米吸取经验教训,不再找大品牌合作,而是找在空调品类上不强的大厂合作。拥有军工品质、但空调市场份额不高的长虹电器成为小米空调的代工商。当然,小米空调的售后服务,还是交给美的完成。2017年8月,小米推出“智米”全直流变频空调,售价4399元。如此高昂的价格,与小米倡导的高性价比背道而驰,结果可想而知。像智米、云米、紫米、纯米等以“某米”命名的均属于小米的生态链公司,小米要求生态链公司以“单品爆款”的模式来做产品,但并非所有的合作伙伴都愿意或能够以不超过5%的净利率来操作。在吸取之前失败的教训后,2018年7月,零售价1999元、公测价仅999.5元的米家互联网空调正式发布。不同于前两次的是,这次空调产品用的是“米家”品牌,这意味着小米亲自下场与格力、美的等家电厂商竞争。从定价来看,米家互联网空调重回小米爆品模式,通过高性价比策略来开拓市场,这也是小米手机和小米生态链屡试不爽的杀手锏。米家空调的外观是没得说的,极简纯白的机身外观,圆形的LED屏,设计相当新颖。米家空调可实现精准到0.1℃的温度调节,不会出现低一度冷、高一度热的情况。米家空调可使用米家应用程序实现对送风角度、送风量等细节的控制,而且能远程开关,下班快到家时用手机先开好空调,一进家门便“透心凉、心飞扬”。米家空调还可搭配小米网关、湿度计、摄像头等智能小配件使用,玩法多多。米家空调的上市是小米在空调领域的背水一战。小米与格力、美的等空调大厂正面抗衡,在2019年上半年取得了空调出货100万台的佳绩,显然不易。
设备作为生产产品的主要工具,设备的条件保持稳定是维持持续产生良品的重要条件。当设备发生变动或者输入的参数发生变动时,需要对其进行确认。一般的情况下,发生设备变动需要确认的项目包括以下6点内容:(1)新设备导入,需要确认项目:①新设备须与原设备生产的制品质量同等;②须明确新规设备的处理能力,设定好与原来设备生产的产品同等质量的制造条件;若不遵守:则无法获得与原设备产品的同等质量。(2)设备的改造(改善),需要确认项目:①制品须与原设备生产的制品质量同等;若不遵守:则无法获得与原设备产品的同等质量。(3)设备移设,需要确认项目:①确认会受设备移设的影响而左右质量的核对项目;若不遵守:则会由于设备的故障、迟钝而发生机能不良、条件不匹配。(4)防呆防错机器的变更,需要确认项目:①防呆机器变更时,须确认其性能、培训其变更内容;若不遵守:则会由于防错不良而导致工序遗漏、不良流出。(5)新工装的变更,需要确认项目:①工装的尺寸准确吗?若不遵守:则会导致异常品的发生设备故障(停止)。(6)部品的更换(定期修理),需要确认项目:①须确认其切实地安装上了吗(螺栓的松动等)运转条件有否变化;若不遵守:则会由于运转条件的变化而导致异常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