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不同的诊所,诊费设置有较大的差别。即使同样定位于中高端,一二线城市的诊费差异也很大。根据蛋壳研究院的调研,传统个体诊所的诊费通常在20元以内,和公立医院的普通门诊挂号费接近。所以,这类诊所为了实现盈利,药占比相当高,输液成为主要的营收来源。如图3-11所示,中高端诊所的诊费通常在500~800元,高额的诊费是医生服务价值的体现。这类诊所的就诊时间均在20~30分钟,医生会仔细问诊和讲解病情,诊前、诊中、诊后都有专家助理全程跟踪,和公立医院的2小时排队,3分钟问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唯儿诺美式儿童保健为例,一次时长长达1个小时,会详细从养育、发育等方面进行考察,并回答父母的疑问。图3-11新型诊所诊费价格区间分布蛋壳研究院收集了一些高端诊所服务患者的案例。比如儿保医生在做生长发育存在一定问题的儿童保健时,会提前收集一周患者的饮食数据,转换为热量并提供饮食方面的建议。医生在诊断患儿罹患川崎病,往上级医院转诊后,会一直跟踪患儿的情况,并定期做好后续的访问。诊费不仅仅体现在30分钟的诊疗服务上,更体现在诊前的数据收集和诊后的随访。蛋壳研究院收集了部分城市的中高端诊所诊费价格,具体价格如表3-2所示。表3-2部分城市中高端诊所诊费价格诊费和客单价不是一个概念。客单价还需要加上药费、治疗费、耗材费、检验费等,是每个患者在诊所的平均支出。诊费体现的是医生的劳动价值,而客单价体现的是患者完成治疗总共所需的花费。2014年国家发改委、卫计委和人保部三部门宣布,非营利性非公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行市场调节,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依据自身特点,提供特色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民营医院可以自主定价,但要做到透明、公开。所以,我们很容易根据诊所公开张贴、悬挂的服务价格公示了解诊所的诊疗费用,但是客单价却不容易获取。蛋壳研究院所调研的诊所中,大约有一半以上的诊所不愿意提供客单价数据,但根据大众点评网的用户点评客单价数据进行推算,最后得到的诊所客单价范围统计图(图3-12)。图3-12调研诊所客单价分布面向社区基础医疗服务的中小诊所,大部分客单价在100元左右。诊疗费不高,治疗费收取也较低,大部分营收是靠药品销售进行支撑,药占比可以达到70%以上。诊疗费较高的中高端诊所,平均客单价很多达到了1000元以上,医生也没有追求利润的指导思想,所以在开出药品时比较慎重,整体药占比可控制在1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口腔诊所,整体客单价水平显著偏高,原因是口腔科领域的治疗费用高,器械、耗材昂贵,大部分诊所客单价超过了1000元。
6.6.1生产日报概述指在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用于目标达成的数据数集与统计分析的记录表,可包含:​ 每日产量日报表。​ 每日产品合格率统计表。​ 每日设备利用率报告。​ 每日人均效率日报表。​ 每日异常工时日报表。表6-18生产日报表6.6.2任务进度跟进统计表掌握产品的具体生产进度是计划进度管理的基础,了解产品生产进度是对现场管理者的基本要求。​ 明确主要工序流程:明确计划生产的产品在车间或班组的工序流程图。​ 识别主要生产工序:在产品工艺流程图中确定主要工序并实际流转排序(不含辅助配料、返工的工序)。​ 主要工序排序列表:根据工序顺序编制生产任务进度表。​ 产品登记:将排程单中的安排的产品型号按照排程顺序依次录入进度表。​ 更新跟进表:将每款产品在各主要工序的生产时间逐一记录;记录产品在各工序的流转时间;计算出工段的生产时间与定额和目标的差异;为计划调整、物料配送、发货安排提供准确的信息。表6-19生产任务进度跟进表6.6.3生产产量统计(1)班组任务量统计表记录班组产量的任务完成结果,体现目标达成及实际产出情况与目标的差异。表6-20班组任务量统计表(2)班组产量/效率达成统计表记录班产是或效率的达成结果;时时关注关键指标,确保生产任务及指标达成。表6-21班组产量/效率达成统计表(3)机台/个人产量统计日报记录机台、个人产量或效率的达成结果;统计、监督机台、个人的产出达成状况是班组目标达成的保证;明确每位员工单位时间内的产能目标,并跟进。表6-22机台/个人产量统计日报(4)小时产出数据统计日报记录工序、班组小时产出数据的达成结果;重点管理班产量、监控和管理班组小时产出的数据和目标达成情况。表6-23小时产出数据统计日报6.6.4质量报表记录车间、班组、个人、机台、小时的各批次产品的过程质量状态及输出结果;利用生产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持续控制措施,提前预防,及时处理。表6-24质量报表6.6.5其他数据日报表除了上述描述的日报表,作为一名精益班组长还需要掌握以下报表模式:​ 设备状态日报。​ 设备综合效率OEE日报。​ 生产异常工时日报。​ 人员出勤日报表。​ 不合格品日报表。表6-25设备状态日报表6-26设备综合效率OEE日报表6-27生产异常工时日报表6-28人员出勤日报表表6-29不合格日报
八、未来十年的营销之路从每年800万吨的销售量跌落到近300万吨的低谷,再从300万吨逐渐起步,恢复到目前的年产量400万吨左右,白酒行业演绎了一曲悲喜剧。有一点值得我们欣慰:行业销售额及利税额的增长比例要大于销售量的增长!这说明“喝少一点、喝好一点”成了大家的共识;说明白酒回归了它的本质,是用来交流、沟通的媒介,而不是纯粹的生理上买醉,尽管这个功能仍然存在。  行业发展到今天,究竟下一步该何去何从,我们又该如何卖酒?(一)白酒行业将进入“寡头竞争”  一个县一个酒厂,一个镇一个酒厂,中国白酒行业的800万吨销售就是这么制造出来的。那个时候当县长如果不知道办酒厂,你的政绩多半是体现不出来的。这么多的白酒卖到哪里去?别的地方卖不动,只好在家门口卖。在家门口也卖不动时,就把酒发给职工抵工资,自己想办法喝掉。销量虽然上来了,但卖酒人的日子却越发难过,给国家的利税更是无从谈起。物极必反,山东酒厂的广告营销一夜之间在捧红鲁酒的同时,也给国内众多小酒厂以沉重的打击,就此走向消亡之路。白酒行业进行了一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洗牌运动,行业酒厂也从巅峰期的8万家酒厂滑落到约3.8万家,大半的酒厂在这场洗牌运动中被洗掉。遗憾的是,这种疯狂没能持久。被短暂胜利冲晕头脑的鲁酒,孤注一掷的营销模式很快就遭遇了寒冬,行业随之进入急速下滑状态。任何危机都预示着机会,五粮液的OEM品牌打着五粮液的品质保证大旗一路攻城略地,诞生了中国最大的白酒大王——五粮液。五粮液的崛起又带动了大批的名酒复苏,金六福、浏阳河也红遍了大江南北。消费者的觉醒又给了众多的中小酒厂当头一棒,做白酒成了有钱人的资本游戏。  啤酒的竞争在目前已经进入寡头竞争时代没有人不信,而啤酒的今天就是白酒行业即将出现的明天。以前一个乡镇都会有一个酒厂,而且活得比较滋润;今天,一个省也就只有那么三五家酒厂活得滋润,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集中,最终形成做白酒只是少数人的游戏。当然,考虑到中国地大物博及消费习惯的差异性,暂时还无法准确估计这种寡头竞争时代到来的具体时间,但从市场表现及攻打市场的方式来看已经显现了。(二)白酒营销将成为“有钱人的游戏”  以广东市场为例,以前如果能够做2000万元的预算那是超级海量投放了。现如今你说投2000万元打开广州市场,就只能去忽悠外行人或者不懂酒水行业深浅的人。古绵纯、皖酒王、诸葛酿在广州的成功是抓住了历史机遇;东方喜炮、宋河等大量品牌饮恨沙场是没有发现竞争形势的转变,弹尽粮绝而亡;而后期崛起的稻花香、高炉家、开口笑则是准确预估了市场形势,备足了弹药才取得后来居上的成功。  很多白酒企业偏安一方,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没有预估到风险的来临。要不了多久,这种悠闲自得的农家生活就会被打破。这个世界还没有发现资本攻克不了的地方。口子窖的“盘中盘”前几年之所以大行其道,就是扛着资本的大旗在狼吞虎咽;而近两年的偃旗息鼓也是因为在攻打市场时遇到了更厉害的资本狙击手,在龙争虎斗中搞得两败俱伤。(三)地方名酒与全国名酒将进行“生死对决”  名酒复苏不只是全国性的名酒,也包括地方名酒的整体崛起,这是消费者整体作用的结果。当消费者越来越向名酒集中的时候,全国性名酒和地方名酒为了自身的发展势必会上演一幕幕决斗的好戏。全国性名酒会在提升品牌、在中高档价位上多做文章,而地方名酒则可考虑全系列覆盖,但应该实施双品牌或者是多品牌策略,以对应消费者的需求。  全国性名酒的推广在未来会形成自己的重点投放或主导区域,地方名酒在做实大本营市场的同时也会遵循边际扩张原则,实施碉堡战术推进自己的市场领地。只要各自不出现战略性的失误,这种对决状态在未来十年内会一直存在。(四)地方名酒与地方名酒将发生“肉搏巷战”  地方名酒的战略要地可能是在同一个主打市场,也可能是双方的相邻市场,当自己所在市场已经运作得无法扩张时,到别人的一亩三分地抢饭吃就成为必然。湖北酒与安徽酒就是典型的例子。安徽酒前几年抢攻相邻的江苏市场,湖北酒争相抢攻相邻的湖南市场都是这种营销思维的体现。还有一种趋势就是地方名酒纷纷杀向那些没有地方名酒的省份,在那里安营扎寨、抢夺地盘。例如近几年的广东市场、浙江市场、福建市场等就成了好些地方名酒的乐土,也确实成就了辉煌的战绩。  地方名酒与地方名酒的战争打起来会比地方名酒与全国性名酒的对决更惨烈、更残酷一些。因为资金相当、实力相当、品牌定位雷同,地方名酒的自身对决更像是一场肉搏战,比拼得更多是耐力和执行力。(五)借用外脑将成为家常便饭  翻看一下白酒行业功成名就的酒厂名单,或多或少都会有外脑的身影闪现。不是说借用外脑或是与咨询公司合作就一定会成功,而是咨询公司的介入可以为企业梳理清楚拓市思路,并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一定的高度来为企业把脉。有一句俗语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更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  借用外脑,笔者认为一是不要盲从,不要希望外脑介入后能够扭转乾坤,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外脑上,因为你自身对企业的熟悉绝对比外脑要多;二是有所听、有所不听,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判断;三是先试点,成立独立的项目部供外脑去折腾。既然外脑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就姑且相信他一回,但事关企业根基的事情暂时不要交给他,让他从新项目运作起,确有成效并觉得自己能够自由驾驭时再逐步引进到老项目中去。  闭关锁国的思想在以后的白酒行业会遭淘汰,而与咨询公司合作在未来的行业里面会成为主流趋势。(六)媒体导向功能将更重要  行业媒体的繁荣既说明行业本身的繁荣,也是行业自身的需要。媒体在行业里面扮演的角色会逐渐淡化功利色彩,成为行业导向,而跨行业媒体合作的实现对消费的引导作用会更加明显。很难想象一年四季不被媒体关注、不在媒体抛头露面的白酒厂家或白酒品牌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其实,媒体在引导行业竞争的同时也是利益收获者,媒体也不想成为少数人的喉舌,尤其在这样一个资讯高度发达的年代。(七)将会出现超级酒类运营商  金六福、福建吉马、北京朝批、上海海烟、陕西天驹等一批酒类超级运营商在未来会进一步做大做强,酒类运营商的联合在未来也会成为一个趋势。随着对网络掌控和优质品牌垄断经营权的进一步加剧,超级酒类运营商成为外来品牌在当地很难逾越的一道门槛。  以陕西天驹为例,外来白酒品牌如果想在西安有所作为,不与天驹合作的话,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将会是成倍的。这也提醒我们,怎么样成为当地的老大是我们众多经销商重点思考的问题。未来十年,全国各地这种类似性质的酒类运营商将会越来越多。  同时,超级酒类运营商的出现会打破生产企业与经营性企业的融合。酒类运营企业在贴牌、代理逐步正规后为了摄取更多的利润,会向上、向下挤占资源。例如向上收购酒厂、向下开设酒店和名烟名酒连锁店,甚至会出现专业的品牌运营商或者品牌输出商。手中握有多个自己打造的或收购的酒类著名品牌,想代理就只能去找它要,而它自身却不负责具体的销售,只负责品牌的打造和升值。就像帝亚吉欧那样,在全球拥有上百个著名品牌。(八)买断品牌会继续存在且向地方名酒集中  买断品牌成就了五粮液的霸业,也快速提升了泸州老窖的市场份额。但自从五粮液两年提出瘦身计划,着力实施“1+8+9”计划以来,似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不再吃香。  其实,买断品牌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因为是行业自身把它进行神化后又把它打倒。买断品牌的衰落是因为经销商买断品牌后没有足够的资金运作全国市场,大多数抱着招商圈钱的心态在搞品牌买断,伤害了许许多多中小经销商的心。  品牌买断不仅会继续存在,还会成为地方名酒的主流。品牌买断备受青睐是因为买断品牌可以跟随厂家的主导产品做市场,并更能够满足部分经销商多赚钱的心态。做地方名酒的品牌买断风险会小很多,甚至没有风险,因为地方名酒在本土市场本来就非常强势,买断的品牌放在本土销售就会非常安全。山西汾酒这几年的大步发展就是得益于大量买断品牌的出售。对地方名酒来说,自己只要花足够的精力把主导产品运营好就行,那些众多的买断品牌就无须再耗费精力。  这里需要提醒地方名酒厂家的是,虽然买断品牌好处多,但太多太滥的开发也会葬送自己的大好市场。要把握好开发的度,尤其要把握好买断品牌的定位,不能让买断商一通胡搞伤害消费者的利益、伤害品牌形象,要事先约定好双方的责、权、利,明晰开发品牌的市场定位。(九)行业人才流动会加快且会有更多跨行业人才涌入  人才互流在其他行业早已不新鲜,但在白酒行业也就是近两年的事情。随着一些名酒企业开发外地市场,以及市场开发中打攻坚战越来越成为主流,那些深谙白酒市场操盘手法并有一定团队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在白酒行业越来越吃香。而咨询公司、猎头公司的兴起为这种交流提供了一些极好的沟通、交流平台,白酒行业这两年的快速反弹和发展正是得益于这种职业化人才步伐加快。  另一个趋势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外来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快速流向白酒行业。近两年啤酒行业、饮料行业、家电行业甚至医药行业的营销人才也在加速向白酒行业流动,给行业带来了许多新气象。  外行业人才的涌入给白酒这一古老的行业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气息,也提高了行业的发展和营销水平,以前的粗放式营销手段逐渐遭到摈弃也是这个缘故。(十)外来资本将加速进军白酒行业  随着水井坊被外资入股,中国的最后一块行业处女地被攻破,这是好事。  行业外资本进入白酒行业后诞生了如金六福、浏阳河、小糊涂仙等著名新兴白酒品牌,并催生了新一代中国酒类富豪。外资的进一步进入势必会给行业带来福音,催生更多的白酒强势品牌。  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更没有消费者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欢迎外来资本的介入。我们需要做的是把这个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输送到世界各地供世人共享,而不是躲在没有喧嚣的地方静待他人改造和奴化。只有这样才算真正用好了外来资本这张王牌。  白酒行业的未来趋势还有白酒细分,包括消费者细分和渠道细分两大块;也有促销方式的变革及卖酒模式的革新等,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一一叙述。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社会高速前进的时代,预测十年以后的事情着实是件很艰难的事情。但既然是预测就无所谓100%的准确。但有些事情并不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就能够改变的,犹如营销的本质,真正的营销就是如何去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并设法引爆它。就这么简单的事情,要真正实施起来却又难倒了无数英雄好汉。预知趋势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减少通往消费者的障碍,少走弯路。 
现实的文化大部分是通过对父母、老师、上司等的学习得来,但这种被学习的文化最初是从哪里来的呢?可能有人会随口回答,从祖先那里来得呗。不错,最初的文化肯定是从我们的祖先那里得来,或者从他人的祖先那里得来,但可以断言,一定是从人类的祖先那里得来,这是一个不用论证的命题。但是,有些文化是我们并不久远的先人那里得来的,有的文化甚至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创立的。最初的文化是谁创立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怎么创立了文化,在一种文化成为文化之前是什么状态?我们可以想象,或者试着去还原我们至今都在信奉和遵守的文化的最初起源,然后就会梳理出一条文化产生的线路。从文化形成的过程来看,文化来源于前人的成功经验,或者来源于我们自己以往的成功经验。1.星期制工作传统虽然,现在我们每周都过周六周日,但是星期制并不是我们的发明,“星期制”是标准的西方舶来品。但是因为大家感觉到用星期来安排工作与生活的节奏,是人类到现在为止所能发现的最适宜的节奏。所以,星期制就成为全人类共同接受的一种习惯。假设星期六让你加班,很多人都会感觉不舒服,心理上抵触,生理上不适应,星期制已经成为大家舒舒服服的群体习惯。但是,星期制又是怎么来的?它是人类的祖先在寻找工作与学习的最恰当的节奏的过程中,一点点试验出来的。中国人原来是讲“旬”或“月”的,十天休息一次,或者是一个月休息一次,这种节奏刚开始发明的时候,肯定是比没有节奏好,于是大家约定俗成,就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生活节奏。后来外族的星期制被引进过来,大家按照这种节奏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节奏更好,更利于工作的效率和生活的幸福,于是星期制就被传承了下来。这种节奏是到目前为止,人类探索出来的最成功的一种工作和生活节奏,未来也许存在更适合的节奏。2.春节的娱乐传统春节为什么是在冬季,为什么是从农历十二月底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事实上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它源于中国农业社会的大背景,是中国农民在一年的劳作之后,寻找合适的长时间的休息和娱乐的探索。农民一年不停地忙碌,需要找个时间好好休息和娱乐一下,那么,这个时间安排在什么时候最适当呢?安排在春季肯定不行,正月十五之后农作物就需要浇水施肥。现在也是这样,熟悉农耕的人知道,农民过了正月十五之后就开始忙碌起来。夏天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做,除草、杀虫、施肥等;秋天更是又收又种。其实,原来肯定会有不同家族或群体曾经在春天、夏天及秋天忙里偷闲设定了一些节日,后来发现,在这种时间安排的节日不会被普遍接受。例如,约定夏天筹划个娱乐活动,不是这家有事,就是那家有活儿。后来,大家逐渐发现只有安排在春节的十几天时间最合适,大家都没有什么事情,既不种也不收,既不施肥也不浇水,是最好的休息娱乐时间。于是,春节就在人们寻找最合适的休息娱乐时间的过程中,被我们的祖先选中。春节的时间选择,实际上凝结了我们祖先对于农业基本规律的理解,凝结了我们祖先的很多生产和生活经验。3.游牧民族的狼崇拜游牧民族普遍流行一种狼崇拜的文化。狼虽然吃他们的羊,甚至有时可能会伤人,游牧民族一般会把狼赶走,有时候也会杀死一些狼。但是他们有一个传统,即他们从来不对狼赶尽杀绝,只要狼不对他们的生命和财产构成太大的威胁,牧民们一般会与狼保持一种相安无事的状态,很多部落甚至把狼作为他们的图腾。他们为什么崇拜狼?他们为什么不把狼赶走或者杀绝?原来,他们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发现,狼在整个草原的生态环节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狼,草原上的啮齿类动物就会无限制地生长,这些疯狂生长的啮齿类动物会把草原上的草全部吃尽,让牧民们的牛羊没有食物,从而让牧民也失去生存的根基。而狼的存在,遏制了地鼠、鼹鼠等破坏草原的啮齿类动物的无限制增长,让整个草原生态得以维持平衡。所以,可以说,如果没有狼,草原就保不住,草原保不住,牧民们就无法生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狼实际上是草原和牧民的保护神。
还有一个明显的会议问题是会议时间长:-​ 讨论某问题时引出其他问题,发言人讨论得热火朝天却离题万里,会议耗时很长主题却涉及得很少。-​ 一些形式主义的会议,下面睡倒一大片,发言人仍然淡定地读着稿子照本宣科。-​ 领导侃侃而谈、一次发言一个小时,下属双眼迷离、频频点头。-​ ……在缩短会议时长方面,上情下达会议相对简单,只需要上级领导每次开会发言注意限定时长即可。需要系统性思考的主要是专题讨论会和决策讨论会,如何缩短这两类会议的会议时间,有五点建议可供参考:1、目的纯粹一些会议时间长并没有什么问题,一个专题讨论会开3、4个小时甚至更长都没有任何问题(务虚讨论会更长,需要半天以上才会有效果),关键在于会议目的是否明确以及是否有较好的效果。参会者觉得会议时间长的原因往往是会议目的复合。比如说,有的会议把务虚会和问题讨论会复合在一起,不但问题讨论不清楚,时间也不自觉地被拉长了;还有的会议把汇报会和决策讨论会搅和在一起,有时候决策没达成,时间却白白浪费了;最多的情况是专题讨论会和汇报会放到一起,时间很长,问题却讨论得不清不楚,领导不满意、参会者也觉得效率低下。因此,会议目的最好单纯一些,这是会议省时的良方。2、做引导发言多数企业的会议不做引导发言,往往是主持人说一声会议开始,接下来如果有议程就直奔主题。看起来效率高,实则不然。一般来说,会议召集人和主持人对会议目标比较清楚,但会议参与人对会议目标只是有一个笼统的认知,不够深入,这会影响后续发言的质量,也可能使后续的讨论陷入拖沓混乱的情况。因此,在每一个议题之前做3~10分钟的引导发言能够提高会议效率。引导发言的核心内容是要告诉与会者该议题需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这样做可以非常明确地让参会人知道其发言的关注点,减少发言时间同时使会议能达成最终结果。一般来说,引导发言由会议召集人、主持人或由提前约好的某位专家来做。3、主持人发挥作用在会议中,最让人深恶痛绝地是某些人滔滔不绝却言不及义,最让人无可奈何地是领导讲话的时间太长却没人敢拦。这就需要主持人在议程设置和现场把控上下功夫。议程设置可以包括三个模块,其一是预定发言模块,由对议题最熟悉、最专业的参会者发言,每人提前准备并限定发言时间;其二是自由讨论模块,大家自由发言,现场由主持人掌控,具体规则可以包括发言先举手、每个人限定几分钟以内,跑题及时纠偏等等;其三是领导在会议结束后总结,也要限定时间,如10分钟,到时间准时结束。4、善用会议资料很多会议都没有文字资料,即使有也是PPT打印版,让不了解前因后果、逻辑关系的人看起来一头雾水。亚马逊公司在会议管理中极为重视word版会议资料的撰写和使用,这对达成会议成果、节省会议时间很有帮助。如果会前有较好的会议资料,同时要求所有参会人阅读或撰写相关会议资料,将大大提升会议效率。5、严格会议管理会议管理的严格程度对缩短开会时间也有很大影响。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万达哲学》一书中写到:“一个万达广场建设周期是两年左右的话,从开工到开业的全部周期会分成400个计划节点。所有计划节点编入信息系统,如果工作按计划节点正常进行,系统亮绿灯。某项工作没有按节点完成,系统就开始亮黄灯,黄灯持续一周工作进程还没有跟上,黄灯就会变成红灯,相关负责人就要受处罚了。一年出现多次延误,有人就要被换掉了。”105这是典型的源于泰勒制的计划管理文化,万达的计划管理文化对于会议时间管理有极大影响——万达开会迟到会被重罚,会议有严格的开会时间和散会时间,每个人的发言都有时间要求,主持人在每人发言到预定的最后一分钟时,会做出提醒。反之,很多企业开会时,很多人习惯性迟到,甚至一把手带头迟到。发言时也不遵循会议议程的指引,随心所欲,造成很多时间浪费。可以思考一下,你所在企业的会议时间浪费主要是因为什么,以上五个点中的某一点有所改观是否会给现状带来大的改变,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应该系统性执行(笃行不怠、长期坚持)。这是普通企业向优秀企业跃升的关键点。
玉蝉酒业集团位于泸州胡市镇,起源于清乾隆年间的洪春花曲坊,发展至今拥有窖池千余口,其中6口窖池从乾隆年间一直持续使用至今。窖池群中,具有百年以上窖龄的有398个,是泸州地区拥有老窖池群历史最悠久、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被列为泸州市窖池文物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也是泸州第二大浓香型优质品牌原酒酿造基地。企业先后获国家、省、市百余项大奖,3次蝉联国家商业部金爵奖,中国食品首届博览会金奖,连续18次被评为部省双优产品。其中,从1980年起,玉蝉酒业连续7年获省优产品称号,1985年获商业部金爵奖,并获部优产品。39度玉蝉酒业大曲1986年又获部优奖,52度玉蝉大曲1992年荣获巴蜀食品节金奖,1988年被十世班禅大师指定为进藏专用酒,是泸州唯一“部省双优”品牌企业。著名白酒专家、中国酒业协会白酒专家组组长、中国名酒评定专家组负责人梁邦昌对玉蝉老酒有这样的评价:“玉蝉是中国白酒保留迄今、为数不多的百年老品牌、百年老酒、百年老企业!1979年,泸州玉蝉酒就已经在全国有名了;在1984年第四届国家名酒评选中,玉蝉‘众香层蕴,余味悠悠’的特殊口感,让评定名酒的专家组盛赞不已。“玉蝉当年是洋河、剑南春的竞争‘劲敌’!其突出的‘窖香、曲香、糟香、粮香、木香’众香层蕴幽雅风味,余味悠悠,非常独特,全国唯一!”IP是有文化、有历史、有场景、有故事、有主题的,从玉蝉老酒的以上简介可以看出,玉蝉老酒作为一个泸州本地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企业,是优质IP里的“种子选手”,而玉蝉这样的老企业的IP价值挖掘要基于品牌文化基因,结合自身独有价值观,配合一系列后天营销活动,唤起人们对白酒最深层、最原始、最本真的记忆。白酒品牌IP价值实施路径为先天优势+象征价值+口味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