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个人业务承诺

组织绩效既向上承接了战略要求,也向下对个人提出了绩效要求,个人必须承接组织的意图,使自己的工作能支撑组织绩效目标的达成,进而支撑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制定个人绩效目标,可以借鉴源自 IBM 的个人业务承诺。

一、什么是个人业务承诺

个人业务承诺(Personal Business Commitments,PBC)源自 IBM,后经华为公司引入并实践才逐渐被国内大众知晓。

最初在 IBM,个人业务承诺作为业务绩效管理系统被使用,基于 IBM 的企业文化—“赢”而设计,包括承诺取胜、执行和团队精神,对应 Win、Execute、 Team 三个模块。每年年初,每个员工都要在充分理解公司业绩目标和具体 KPI 的基础上,在部门经理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个人业务承诺,并列举出下一年为实现业绩目标、执行方案和团队合作所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这相当于员工与公司签署了一年期的业绩合同。

个人业务承诺不是简单的拍胸脯式承诺,而是员工通过与直接主管、经理的不断沟通制定的,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而非简单的任务分解和对上级命令的执行。这种机制可以使员工个人的业务目标与整个部门的业绩目标相融合,进而与公司战略目标紧密结合,既能提高员工个人的参与感,落实岗位责任,又能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保证目标得到切实的执行。若想在个人绩效评分上取得好的等级,就必须清楚地了解部门的业绩目标,抓住工作中心,充分发挥团队合作优势,并切实执行。个人业务承诺包含三个维度的承诺:第一个是承诺必胜(Win),第二个是承诺执行(Execute),第三个是承诺团队精神(Team),下面具体说明。

(1)​ 承诺必胜(Win)。这个承诺要求每个员工抓住任何可以获取成功的机会,以坚强的意志驱动个人和团队成长,并且竭力完成如市场占有率、销售目标等重要的绩效评估指标。如何赢得市场地位?这就要求构建高效率运营体系,快速做出反应,准确无误的执行标准,发挥团队优势,形成有利形势。

(2)​ 承诺执行(Execute)。执行是 IBM 时刻强调的一个词,即将计划、目标和承诺转化为切实行动。执行是一个过程,它全方位地反映员工的素质,反映其


业务流程优化和执行的能力,展现员工挑战自我的无限潜能,亦彰显其在管理上的修炼和创新精神。

(3)​ 承诺团队精神(Team)。IBM 采用非常成熟的矩阵管理模式,往往一个项目或业务会涉及很多部门,许多业务是一个人无法完成的,需要跨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做到充分发挥公司的整体优势并充分利用公司资源。因此,团队合作

(Team-work)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人在工作中随时要准备与人沟通、合作,必须习惯把团队合作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IBM 的个人业务承诺是怎么传到华为公司的呢?1998 年,华为公司开始向 IBM 学习,从 IT 策略与规划咨询项目开始,后面陆续引入 IPD、ISC 等项目。在一次非正式交流会上,IBM 谈到了个人业务承诺,华为 IT 部门的负责人觉得不错,率先在 IT 部门试点,后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部的推广,个人业务承诺在全公司铺开。

华为公司在引入个人业务承诺的时候,参照 IBM 的三大模块(Win、Execute、 Team),做了细化定义。后面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通过改良,将其变成了三个部分:第一个是业务目标,第二个是人员管理目标,第三个是个人能力提升计划。虽然沿用了个人业务承诺这个名称,但改良过后的实际内涵已经大不相同。应该说,改良后的版本更适合本土企业使用。本书抽取了华为公司个人业务承诺的精华部分,将其融入集成绩效管理体系中,使其与其他模块一起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绩效管理原则与考核对象分类

个人绩效管理的目的首先是为组织绩效目标贡献自己的价值,支撑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同时,赋能员工,提升组织能力,使得企业能持续、稳健、高速发展。在具体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守一些原则,以便能更好地发挥其效能,包括战略导向、系统性、客观性、责任结果导向、强化辅导和正向激励。

(1)​ 战略导向。个人绩效管理必须承接组织绩效,组织绩效承接战略要求;从纵向看,这是一个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及自下而上层层支撑的过程,是确保战略目标有效落地的关键抓手之一。

(2)​ 系统性。系统性强调以团队为核心而非聚焦个人,必须立足系统视角;个人业绩、部门业绩、公司业绩不能出现背离,避免部门业绩、个人业绩表现优


异,但公司业绩欠佳的情况出现。

(3)​ 客观性。绩效管理应基于事实而非主观臆断,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将可量化的指标作为 KPI,并尽可能用系统记录工作过程、业绩数据等;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考核对象;业务动态发展,考核的指标亦需要随之调整。

(4)​ 责任结果导向。KPI 管理需要与考核对象的工作紧密相关,不求大而全;责任结果是每个岗位应承担的职责,表现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强调结果,但不否定或忽略过程的重要性,过程管理为结果服务;平衡短期结果与长期基础能力建设和风险体系搭建,避免短期“收割”行为。

(5)​ 强化辅导。绩效管理不是简单地评价员工的业绩(成果),而应注重为了达成工作业绩指标而提供的辅导,需从培养员工的视角来关注其工作与成长,通过赋能员工提高组织能力,进而改善经营成果。

(6)​ 正向激励。末位淘汰、扣工资等手段使得员工制定目标保守,员工可能出现逃避、抵触个人绩效管理的行为,进而造成负面的影响。更有甚者,使绊子让“别人”也难有好业绩,互相伤害。只有正向引导、激励,才会有好的效果。

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考核对象,适用的绩效管理原则可能有差别,需要做选择、适配。考核对象可以分为管理者、普通职员、操作类员工,其在考核方式、考核周期(频率)、考核指标上有比较大的差别,需要区隔管理。

三、个人业务承诺来源

个人业务承诺来源有三个方面,包括组织绩效目标、职位职责和流程(所负责的流程及关联的流程领域需求)。组织绩效目标在本章第七节“制定组织绩效目标”中已经制定好;职位职责主要是岗位所要求的目标,如培养接班人等;在本章第七节“制定组织绩效目标”中,图 2-23、图 2-24 展示了流程架构、绩效指标与组织架构的对应关系,到个人层面绩效还需要往下分解,如图 2-25 所示。

流程图中有角色,角色与岗位匹配,通过将角色对应的岗位与流程活动直接关联,解决了“考核的指标与所负责的工作脱节”的问题。流程图、流程说明文件等相关知识,在流程管理专著《打造流程型组织:流程管理体系建设实操方法》中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图 2-25 流程绩效与岗位绩效对应图

四、个人业务承诺制定

个人业务承诺分为业务目标、人员管理目标和个人能力提升计划。业务目标包含组织绩效目标和个人业务目标,如表 2-19 所示。


组织绩效目标在本章第七节中已经制定完成,这里只摘取需要用到的信息,与个人业务目标对应。

人员管理目标适用于管理者,普通职员和操作类员工不需要填写,具体模板如表 2-20 所示。

个人业务目标、人员管理目标设置 5 项左右比较合适,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增加,不超过 7 个为宜。个人能力提升计划设置 1~3 项比较合适,不宜过多。对于操作类员工(产线、仓库等),可以此为蓝本做删减,对这类员工适当简化为宜。

个人业务承诺填写的过程是上下沟通的过程,“承诺”是精髓,若强压指标或目标值,到考核的时候就容易互相抱怨。

组织绩效目标、个人业务承诺经上下沟通确认后,可以组织正式的业绩目标签署仪式。此举一方面可以对齐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员工打气。“上下同欲者胜”,良好的氛围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潜能。


五、企业价值观考核

越来越多企业重视价值观的考核,如阿里巴巴、华为公司等,志同道合的团队更容易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如何考核价值观呢?通常会先诠释价值观,再基于诠释的意思进行行为描述,最后基于员工的行为表现进行打分,如表 2-22 所示。

打分的规则:员工的行为表现与行为描述符合的打 1 分,不符合的打 0 分。按实际行为表现来打分。

企业价值观的考核常因标准模糊而流于形式,或者成为管理者给绩效欠佳者一个好绩效的工具,成为操作绩效管理评价结果的手段。在个人业务承诺阶段,员工需要清楚公司的要求,包括价值观的诠释、行为规范等。

对公司来说,好的绩效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从公司战略开始,到组织与个人,应与绩效建立关联,从而为绩效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好的目标是良好的开端,目标达成的关键在于执行管理。如何开展执行管理工作呢?我们在接下来的第三章展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