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业务生命周期与全面预算管理的逻辑

企业的业务发展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生命周期,我们对业务的经营管理方式是不一样的(见图3-4)。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我们同样应该区别对待,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环节,制定不同的预算管理重点(见表3-1、表3-2)。

图3-4 企业生命周期及业务特点

表3-1 各生命周期的业务特点与预算重点

生命周期

发展目标和战略

管理结构和重点

核心能力

预算重点

初创期

仅有商业构想,努力推出能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快速响应,生长生存

面临生存的压力,组织规模小,结构简单,管理权力高度集中,没有规范的管理流程,因人设事、随机应变

推销能力

研发能力

商业眼光

成本费用

总额控制

成长期

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和策略,积极参与竞争,建立管理标准,激发经营活力,培育人才团队

组织不断扩大,部门、层级增加,不断面临分工与调整的问题。逐渐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建立预算体系,做好产品与市场,吸引人才,建设激励机制

市场营销

组织协调

财务管理

规模

盈利

成熟期

市场份额稳步扩大,建立以盈利为目标的经营战略,不断提升经营质量,积极开拓新领域

组织基本稳定,分工细化,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重视成本、效率和业绩管理,重视人员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

产品领先

经营人才

效率驱动

盈利

效率

转型期

亟须确定新的发展方向,进行必要的内外部重组和变革,对经营要素进行重构

组织、业务庞大,责权重新划分,管理体系需全面提升与变革,需要控制成本、费用,关注效率与活力,加强预算控制

技术更新

变革管理

预算控制

风险

表3-2 各经营指标与战略、财务方面的关注点

预算控制重点

战略解码

财务指标

规模

市场空间、竞争对手、客户需求、产品竞争力

销售量、销售收入、回款

盈利

市场定价、成本结构

毛利率、净利润

效率

资源配置、投入策略

费效比、人均销售额、人均利润、现金周期

风险

预测外部和内部环境变化、业务流程的风险评估、当地政策合规

遵从性测试、流程审计报告、内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