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360度评价的两个根本假设

360度评价建立在两个假设基础之上。

其一,对个体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将得出更有效和更可靠的结果,评价结果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其二,行为和观念的改变应贯穿于被评者自我意识增强的过程中,当自我意识改变,其行为也将发生改变。

360度评价如同一面“镜子”,能够使个体从中发现自我、调整自我。许多研究表明,较之传统的评价系统,360度评价系统具有不少优点。比如,人的工作绩效往往体现在多个方面,而直接上级所了解的只是其中的一些方面,其他人会对另一些方面了解得更加深入。即使不同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绩效了解程度是相同的,因他们的感受和经验不同,其评价结果也会不尽相同。如果能从多方面了解信息,必然能为被评价者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从而促进被评价者更好地发展。

360度评价在一个组织中实施,有一个看似“悖论”的难题。如果公司的员工信任程度低,公司引进360度评价工具就要慎重,尤其这些评价结果将影响到员工个体的升迁、薪资福利等项目时。同时,如果360度真正以组织文化氛围塑造、员工发展为出发点,让员工没有了个人利益得失的考量,真正相信这是一个帮助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工具,员工就会认可这种工具的合理性,就会引发态度的改变、行为的改变,就能更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不足,又能很好地提升内部员工之间的信任程度。

从心理学来说,发展原则是自我改进的动机。对组织来说,就是通过员工的发展提高,实现组织的持续改进。但是很不幸,有相当多的组织管理者坚持的是绩效至上原则。他们认为,如果不把考核结果用在员工报酬上,不让员工有切肤之痛,员工是不会按照考核的指挥棒去做出努力并产生绩效的。可想而知,信任的文化始终无法建立起来,员工的自我价值感很低,他们对组织的价值贡献就很难持续保持高水平,他们工作过程中的进步会很慢,这导致组织文化的心理成长也很慢。

我们正逐渐看到企业从极端的控制和官僚化,向强调个人和组织发展的新模式转变。在此背景下,360度评价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帮助员工发展的工具。我们不能因为不尊重科学规律的盲目实践,就得出错误的结论,从而全然否认和排斥这种工具。而且,许多组织的绩效管理系统中,无论硬性还是软性的业绩指标,都有360度评价的某些影子存在。我相信,只有从原理出发,把360度评价扎实掌握了,就能做到把握根本,千变万化,运用自如!

理论多少会有一些用处,但要取决于环境,也就是说,旧理论有时像新理论一样有用。

——明茨伯格(Minzberg,1988)

没有什么比好的理论更实用的了。

——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