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复杂,出现质量问题风险高
农牧企业联结着农牧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各个环节,出现了种子(种畜禽)公司、种植(养殖)公司、肥料(饲料)公司、农药(兽药)公司、粮食(肉蛋奶)加工和产品销售公司等;有的农牧企业将种畜禽、养殖、饲料、兽药、肉类加工和产品销售等生产环节串联在一起,实现一条龙全产业链经营。这类特大型农牧企业由于生产周期较长、过程控制复杂、经营管理难度较大,出现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很高。它们为消费市场提供农产品,既要保证农产品新鲜,又要保证消费市场供应不间断。它们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保鲜和运输过程中,将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一条龙全产业链经营的特大型企业的员工的工作,是肉鸡养殖生物工程、饲料营养配备加工、肉鸡屠宰分割、产品保鲜、冷链运输、产品配送和销售等既复杂又烦琐的工作,每个环节都不能有失误。否则,将会出现产品质量事故和食品安全问题。
前段时间,国内一些媒体报道,肉鸡养殖生产只要45天就出栏上市,认为肉鸡是用抗生素、激素催生长大的,食用后对人体有害。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现代肉鸡养殖是全世界多学科的科学家,从种禽繁育、动物优育、防疫免疫、环境控制、营养饲喂管理等入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联合攻关,才取得的近代科学成果。可以说,现代养殖肉鸡是营养美味、安全无害的。
农产品差异巨大,监管标准难统一
在现实生活中,农产品的品种和生产区域不同,其品质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品种的农产品在同一区域内生产,由于生产投入品不同,或是管理水平有差异,其产品品质也会有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农产品按统一标准监管产品质量是有困难的。
国内相同名称的生猪火腿产品,在不同区域生产就很难统一质量标准。
众所周知,国内传统的、著名的生猪火腿产地是云南宣威、江苏如皋、浙江金华。这三个地方的猪肉食品加工厂生产的猪肉火腿产品,都是把从生猪养殖户那里收购的本地品种生猪,屠宰加工后取其后腿,用食盐、各种香料和调味品腌制后,放入不同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经过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有的时间长达三年之久,才能使其完全发酵,产生特殊的腌制香味。虽然三个地区生产的产品名称相同,但生产工艺流程和发酵方法却各具特色。
上述生猪火腿产品,国内没有统一的产品工艺标准和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对制作过程中使用的调味品和添加剂也没有详细的产品名称清单和用量限制标准。这使国家相关管理部门也没办法进行产品质量检测。这样一来,这种猪肉火腿产品的质量就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了,猪肉发酵后制成的肉食品是否有毒素,谁都无法给出答案。
生产环节联系紧密,不确定性因素很多
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隐患,有来自生产过程管理的不稳定因素;也有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投入品和添加剂使用的不确定因素,如农田土壤成分、水和空气质量、畜禽养殖环境、种子(种畜禽)、肥料(饲料)、农药(兽药)、农机具、能源、农牧场选址等……
从农田和养殖场收集农产品后,经初加工、储运分销到消费者的厨房和餐桌,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还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将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由此可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是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相关的,要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就要关注全产业链的所有环节。
国内某大型农牧企业从事种鸡繁育、饲料加工、肉鸡养殖、肉鸡屠宰加工和产品销售等,生产流程复杂、经营管理难度高,经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如果管理不当,不合格产品就流入市场了。我听说过,该企业由于生产饲料时,原料投放有疏忽,将问题饲料发到了肉鸡养殖场,造成肉鸡营养不良、羽毛生长不齐,宰杀后的肉鸡鸡皮发红,无法让消费者接受。
这家企业,一个规模化标准的肉鸡养殖场,养了十多万只肉鸡,马上就要出栏了,养殖场突然停电、自备的发电机也坏了、养殖场降温风机停转。当时正值酷暑季节,只见单只体重七八斤的肉鸡成片地热死、倒在地上。养殖场的场长赶紧给屠宰加工厂打电话,但该养殖场的肉鸡没有列入当天的宰杀计划,加工厂正在给其他的养殖场宰杀肉鸡。等到肉鸡屠宰加工厂调整计划,派车来该养殖场收鸡时,虽然只耽误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但养殖场的鸡大部分都死了,养殖场的场长和员工在一旁痛苦地流着眼泪。屠宰加工厂紧急加班,开足马力处理这批死鸡,但死了的肉鸡宰杀后已经放不出血了,分割后的鸡肉产品颜色发黑,降低了肉鸡产品质量。
不良企业的人为因素
一些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致使食用农产品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山东和河南是养殖肉鸡的大省,这两个省也盛产扒鸡和烧鸡熟食产品,正规生产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采用的原料是养殖50天左右、体重三四斤的土杂肉鸡。这种熟食产品肉嫩味美,在各地农贸市场、火车站、汽车站、水运码头和旅游景点颇受消费者青睐。
但是,消费者购买这种产品有很大的人为造假的风险。一些不法商贩使用大肉食鸡养殖场扔掉的死鸡,这些死鸡有的是在养殖过程中猝死的、有的是病死的,饲养时间只有20天左右,正处于防疫免疫、药物使用最频繁的阶段,食用这种鸡做的熟食产品、对身体危害巨大。
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监管农产品质量,指望由一些分散经营的农民和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贸市场和超市完成生产与销售的对接工作,解决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其实,农产品市场管理和分销在发达国家早就有了成熟模式,只是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目前还无法完全模仿而已。
国内农产品市场管理要在规范供应的同时,着手改变农产品生产规模小、区域分布散、设施落后、加工粗糙、仓储保鲜技术差和缺乏冷链运输等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