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最终确定每一条核心价值观要求员工体现的具体行为举措。
在第三次工作坊开始前,各个部门的员工所撰写的行为解读,由人力资源部和外部顾问联合审阅,并按照部门进行归类合并,形成该部门的行为解读提案。
各部门行为征集作业回收(节选):
第三次工作坊中,各小组依然有决策团队成员跟随,但可以不担任小组长,只是尽力推动研讨的充分展开。各个部门的行为解读提案打印出来作为各个小组研讨时的输入材料。外部咨询顾问,主要是确保大家对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解读能严格遵循行为化、操作化的要求,并且在不同核心价值观词条行为解读之间出现交叉、重叠时,提醒大家回归到核心价值观内涵和外延的最初定义上来,引导大家对价值观行为解读形成基本一致的意见。
这家公司认真地、高质量地完成了所有必需的步骤,也让全体员工都深度参与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行为解读,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手册》己经初具雏形,公司CEO又逐字进行了推敲。最后,公司核心决策团队每一位成员都严肃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完成终稿确认。《核心价值观于册》终于打磨出来了!
一个公司在价值观管理过程中,选择用价值观评价的方式进行强化,也许无可厚非。但是,我认为以描述性的语言对他人做出评判,这对很多人来说其实是一个挑战,所以必须审慎。我们必须谨慎地制订评判标准,以尽量保证在评判一个人时,聚焦于其实际的行为,而不是凭我们的主观感受和直觉。在这一点上,依据行为操作化的方法对价值观进行解读非常必要而且有益。这些工作告诉我们,以后在组织内应该观察什么,应该描述什么,应该确证什么,也为我们进行逻辑推理提供了相应的标准。
(1)公司的创始人在带领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确定正确且正义的共同主题,培育根植共有的价值观是组织建设的要害,公司在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上,不遗余力,不走捷径。
(2)公司高层清晰地知道要在共有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既要发挥引领作用,又要充分包容。
(3)公司在核心价值观提炼、行为解读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开放、民主,让全体成员都深度介入,努力使得员工的价值观和需求与组织目标融合,公司文化因员工的广泛参与而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