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ability)是指个体能够完成工作中各项任务的可能性。
人不是生来平等的,这些人的能力,都让人望尘莫及:
二、能力的分类
人的总体能力,可以分为两类:智力能力和身体能力。
1.智力能力(intellectual abilities)
智力能力是指从事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等智力活动所需要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指一个人总体上够不够“聪明”。
想把任何一项工作做好,都必须拥有能应对这项工作带来的智力挑战的能力。不同工作对人的智力能力要求不同。
智力能力通常是指人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工作绩效与智力的关系:
智力与工作成功相关,但是这种相关性主要体现在那些需要高IQ的职业或工作中。
在很多工作中,员工的行为具有高度的常规性,很少有机会表现出差异,只要达到了一般的智力水平,高智商对能否取得高绩效影响不大。
从管理的角度看,重要的不是在于了解人们在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而是人们的能力在哪些方面不同,并运用好这种差异使员工能够各尽其才。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为一种奇特的现象所困扰:有些人在智力测验中成绩出众,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却屡遭失败;而另一些人虽然智力一般,但在工作中却处处得心应手。这是为什么呢?
成功智力由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组成。
什么是实践性智力?
实践性智力——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具备高实践智力的人,在工作中能够高效处理大量的工作问题。
实践性智力示例1:爱迪生测量灯泡的体积
一天,正在研制电灯泡的爱迪生,突然要知道灯泡的体积,就让助手阿普拉去解决。阿普拉是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高才生,又去德国进修过。
实践性智力示例2:肥皂生产线
2.身体能力(physical abilities)
身体能力:是指从事某项工作所需要具备的身体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
几乎所有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智力能力和身体能力。例如,外科医生既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又对医生的身体灵活性、耐力、速度和力量提出要求。
管理者要对各项工作所需的智力、身体能力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