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算与战略、计划脱节

预算是面向未来经营环境与战略要求对资源配置的一种科学严谨的测算与验证。因为各种目标的实现都是需要资源投入的,不可能不投入就有产出。因此,预算一定要基于战略目标、经营计划来进行,而不是按照现有的思路填报几个表格。举个例子,如果战略中有一笔新的业务与人才投入,那么延续现有的人力方面的薪酬预算、培训费用预算、招聘费用预算可能是不行的;如果战略规划是主打成熟业务,那么相应的市费率应该是下降的。这些都是预算需要考虑的。

大多数企业预算案,往往是一种经验式的填报,缺乏对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的支持,没有对业务形成有力的支撑。一方面没有投资和人员规划等资源的安排,尤其是一些短期的财经结果不好,但是如果不投入或者不重视又会影响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投资,这就容易造成企业短期目标和发展战略之间的矛盾,甚至出现战略与预算两张皮的现象;另一方面没有对目标进行合理的解释,投入产出比是不是合理没有进行有效验证,业务部门也不愿意或不能够进行财经逻辑验证。执行过程中自然会出现偏差,这样会逐渐失去预算管理的严肃性,最终不被重视。

这样一来,预算没有顾及与战略、计划的衔接,导致出现战略是战略、计划是计划、预算是预算的情况。资源有没有到位、目标有没有解析、投入产出是不是合理、经营动作有没有验证,都是一本糊涂账。更重要的是,因为财经、预算天然的谨慎原则,如果没有从战略开始解析,往往可能导致预算成为一个限制企业发展的管控工具。比如有一些资源是前置投入的,可能短期的财经结果并不好,但是如果不投入或者不重视又会影响长远发展,这就容易造成企业短期目标和发展战略之间的矛盾,甚至出现战略与预算两张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