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产业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七十年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积累,已经快步走过仿制药短缺阶段(1949-1989年)、新药觉醒阶段(1989-1999年)和创新药自发阶段(2000-2015年),从2015年7月22日“临床数据自查”起进入创新药崛起阶段。虽然到现在为止,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能够与全球顶级药企开发的创新药在疗效上媲美的创新药为数寥寥,但是从政策支持到多数有远见药企的觉醒,投入研发资源之多、资本之青睐都预示着中国医药产业正在进入创新药崛起阶段,还有漫长和艰辛的道路要走。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阶段见图2-7。
图2-7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阶段
在我们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创新药发展的时候,不会盲目进行投入和运作,一定会以终为始,预测一下未来的市场格局和需要。综合与大量药企掌门人和市场总监的访谈及沟通结果,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未来的中国医药市场格局,创新药市场会越来越大,过专利期的所谓原研药市场量不会有大的萎缩,但价格会大幅度下降,导致以销售额统计的市场份额会大大缩小,而以辅助用药为主的“神药”市场份额会大幅度下降,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的数量会有较大提升但价格会下降,导致以销售额计的市场份额会大幅度下降,会形成欧美日市场今天的局面,就是创新药在数量上可能在三分之一以下但销售额会在三分之二以上,相应的仿制药市场数量会在三分之二以上但销售额会在三分之一以下(如图2-8)。
未来医药产业格局图见图2-8。
图2-8 未来医药产业格局图
德菲尔法对未来医药市场格局所做的预测图见图2-9所示。
图2-9 德菲尔法对未来医药市场格局所做的预测图
面对中国医药市场未来的市场格局和发展趋势,有志于做创新药的药企在快速变化、模糊、复杂、不确定性强的时代如何扬长避短,如何跨过或明或暗的陷阱,如何整合资源实现目标这些都是创新药企掌门人必须回答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