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荣誉激励的作用
荣誉激励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对于业绩突出、可为文化楷模的先进员工,企业给予必要的荣誉奖励,可以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更好地激发其工作热情。
荣誉激励可以增强员工的争先创优意识。通过荣誉奖项申报和荣誉考核,促进员工间的比、学、赶、帮、超氛围,提高员工的争先创优意识。
弘扬正气,产生榜样,树立榜样。通过组织获奖人员的经验交流会和宣讲会等,弘扬正气,树立榜样,员工会受到“人人可成为榜样,人人能当先进”的自我暗示,从而驱动自己向榜样学习,发挥个人特长,成为别人的榜样。
(二)系统化进行荣誉激励的原则
客观可记录:荣誉的获得在于日常积累与实践,而非一时的评选。荣誉评选数据尽可能从系统中自动生成并提取,对于提取难度大、人为影响度高的数据,尽量不使用,提高荣誉评选效率,降低荣誉成本,增加可信度。
及时可呈现:我们一般看到的荣誉激励按照评选周期多为月度、季度、年度的。另外还有依据阶段性文化、业务指标针对性设定的荣誉激励政策。无论周期长短,奖励必须及时地呈现在获奖者和旁观者眼前。
注重宣传:颁奖过程庄重,使员工深刻感受到荣誉带来的自豪感:物质和非物质奖励相结合,荣誉称号获得者要进行宣传和展示,从标识上区分是否获得荣誉,发挥榜样的力量。
正确看待金钱的作用:注重各层次的需求差异,荣誉奖励要按需而为。前些年,我们经常看到企业的年会动辄发放汽车作为奖励,而近几年这样的重奖越来越少,奖励出国旅游、带薪年假、家庭游玩等越来越多。这一方面符合了杜绝铺张浪费的社会文化普及,另一方面表明企业重视多样化的需求,既能满足人才的内心渴望,又将企业奖励资金发挥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