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本身就是图腾标志

每个汉字就是一种象形、一种标志、一种象征、一种图腾、一种文字之教,简称文教。汉字是全息画卷和全息内涵,是古代文化中“一元四素”方法论的结晶,其中包含着“象、数、理、气”四元素的全息内涵。汉字里包含着古代圣贤们的天人合一观和道德自然观,是传统道德文化的全息记录,是古代圣贤们慧与智的特殊记录方法,是他们慧观和智观成果的转换记录。对于汉字,我们还远远没有发现它的全部科学奥秘。

汉字中所包含的并非仅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精美的全息图,它们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大慧大智的结晶和载体,是启迪后学者慧与智的灵符,中国文字作为慧智图形、全息画卷,能够开启慧心,开发大脑功能,使人产生大智能,心脑同步开发。

汉字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灵魂,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最佳载体,任何品牌在中国发展都离不开汉字作为最佳载体,只因汉字能承载品牌鲜活的灵魂,汉字就是品牌的图腾。

想一想“蝌蚪啃蜡”在中国如果没有汉字赋予它灵魂,没有一位叫蒋彝的中国人在1928年赋予它一个全新的命名“可口可乐”,这种古怪的味道加上古怪的名字的古怪饮料怎么也不会在中国风行,更谈不上步入中国的市场,融入中国人的生活。

再想想宝马、奔驰这样的汉字命名何其精妙与神奇,“象、数、理、气”一元四素,全息画卷,全息内涵,一步到位。

中国的图腾文化与汉字的起源密切有关。

汉字是中国的文化密码与文化图腾。

所谓华夏,简单地说,汉族的前身,古代的华夏族,认为自己民族是人类文明之花。华,古同花,指的是文明之繁荣。夏,不仅繁荣,而且强大。夏这个字的古体字,从字形上看,下面是两足,中间是两手,上面是头颈,是一个象形的人。中国之人自称为夏,这是华夏族认为自己已经告别了动物性,进入了文明社会。

华夏族认为自己的祖先不是任何一种动物,而是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天,是天地交合,创生了自然万物,当然也包括人。其他民族就很好奇,你们的祖先,天长什么样,华夏人的先祖,就给他们画了一条龙的模样告诉其他民族,天就长这样,它变化无穷,它创生一切。

图腾的本质隐含在代表文化图腾的象形文字里。

中是对文明中心的象形。

华是对文明之花的咏叹和象形。

夏是对文明人的象形。

龙是对天生万物的象形表达。

易是对天文的象形。

道是对天地人关系的象形。

圣是对掌握天道者,可以主导农耕生产者的象形。

王是对圣人治理天下的象形。

神州是对圣王治理下华夏人所居住的伟大国家的象形。

汉是对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天汉银汉银河的象形。

大汉文明是对不只是汉族而是天下民族大融合、人类群星闪耀、多元一体的银河系文明的象形。

“汉”这个字,是神圣的文化图腾。

刘邦为什么会进汉中取天下,是因为张良揭秘汉中正好对应天汉银汉,即银河的中心,取汉中上应天道,刘邦取天下后,国号仍称“汉”;汉民族有“天汉”为族名之说,始终源于对博大深邃的银汉的崇拜和敬畏。“汉”之得名源自于“天汉”;天汉者,天上之银河也!(按:《小雅・大东》曰:“维天有汉。”郑玄云:“天河谓之天汉。”《晋书·天文志》曰:“天汉起东方。”《尔雅》曰:“水之在天为汉。”刘邦以“汉”为帝国之名,本义正是上应天汉也。)

“华”“夏”二字甲骨文。“华”是对文明之花的咏叹和象形;“夏”对文明人的象形

“中”这个字,是神圣的文化图腾。

“中国”之“中”有最根本的四层涵义:气至中,若天神所钟,故称神州;地至中,居万邦之中,故称中央之国;种至中,故称中国之人;因中国之人,为天地之气的精华所生,故又称为华。华者,天地之华也。因中而华,故号中华;文明至中,以至和之气,至和之地, 至和之人,辅天行道,教化天下,支配万物,教化礼义之博大,故号华夏。

何新考据“中华”得名源自于日华,所谓“重华”,所谓“神华”;华者,日月之光华也! 故中华者一一日华也(太阳也);天汉者一一天河也(银河也),日月光华乃是华族先祖赖以得名的天文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