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30个神枪手,对两把新枪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如下:
(二)测验的效度受信度的制约
总结:
从理论角度来看,一项好的测评工具应具有足够的效度和信度。
因此在工具的开发和使用中尽力做到标准化,在努力追求高信度、高效度的同时,还要兼顾经济性、实用性和便利性。
参考文献
[1]金瑜.心理测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戴海崎,张锋,陈雪枫.心理教育测量[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3]马庆国.管理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凌文辁,方俐洛.心理与行为测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郑日昌,蔡永红,周益群.心理测量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骆芳,孟庆茂.不同类型的测评维度对评价中心结构效度的影响研究[J].上海:心理科学,2005.28(6)
[7]彭平根.评价中心的测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8]吴志明.评价中心的心理测量学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9
[9]吴志明,张厚粲.评价中心的构想效度和结构模型[J].上海:心理科学,2001.33(4)
[10]王忠军,龙立荣.评价中心的结构效度研究[J].北京: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
[11]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人事部全国人才交流中心.人才测评师水平认证培训教程与考试指南(上、下册)[M].2005
[12]丁岳枫.概化理论在评价中心构思效度验证中的应用[J].安徽:人类工效学,200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