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文筐测验的组织实施

1.准备阶段

测评前的准备工作是文件筐测验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测评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测验材料:

公文筐测验要准备的材料包括:题本、答题纸、指导语、《角色确认表》、《评分表》、必要的文具等。

(2)测试场地:

测试所用的房间应该确保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同时确保每个受测者都有宽松的答题环境,避免相互干扰或商量讨论。如果采用基于计算机的电子公文筐,则要事先做好硬件和软件的调试工作。

2.开始阶段

在测试正式实施前,考官要向受测者宣读指导语,要求表述清晰、语速适中,且宣读之后,请受测者填写《角色确认表》,以确认受测者对测试要求理解无误。

3.正式测评阶段

测试时间通常需要两个小时左右,依文件数目而定。被测者的文件处理意见一般要求写在答题纸上,除非评价中心程序的特别设定,一般要求受测者独立工作,不与考官、其他被测者或外界进行交流。

4.评分阶段

测试结束后,组织考官对测验进行评分。一般应由多名考官对受测者所处理的文件进行充分的讨论,直至所有考官达成一致。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对受测者进行面谈和提问。

受测者给出相同的处理办法,但不同的处理理由往往反映出其不同的能力水平。

评分原则

·是否能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有条不紊地处理。

·处理问题是否果断、妥当,便于下级执行。

·是否能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内在联系,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评分方法

公文筐测验的评分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整体评价法和要素评价法。

(1)整体评价法:

整体评价法主要指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受测者作答的基础上,对受测者的“答题情况”做出一个总体的主观判断,而不区分评分维度。这种方法虽然能让考官从更全面的角度进行评价,但受制于考官的水平高低,主观性强,实践中很少采用。

(2)要素评价法:

要素评价法就是根据要素的操作定义对受测者的行为表现进行比较笼统的评价,一般采用5点或7点量表。要素评价法被大多数使用者采用。要素评价法包括行为清单法和参考框架法:

①行为清单法:

行为清单法是一种行为导向的记分方式,它关注的是具体的行为,并对这些行为进行归类与判断,从而形成评价结果。

实际操作中,要把某一评价要素的关键行为表现列出来,然后要求评价者根据受测者的表现判断这些行为是否发生或发生的频次,这样评价者只需要在行为水平上进行加工。

行为清单法可以大大降低评价者的信息加工负荷,使得评价者能区分各个维度,提高评价的准确性,但它对设计的要求比较高,其开发过程比较复杂,开发成本也比较大(如表4-10所示)。

表4-10 行为清单法示例

行为清单,基本可以理解为“标准答案”!

②参考框架法:

参考框架法,也称为维度评分法,是一种图式导向的记分方式,它给予评价者一个具体的模板,即哪些表现表示高分,哪些表示低分,哪些表示中等分数,并以此进行行为定位,在评价者心中形成一个高、中、低不同等级的心理图式,然后根据这个图式去衡量受测者的表现,从而做出评价(如表4-11所示)。

表4-11 参考框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