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早在2009年,A银行是国内大型的传统商业银行。该银行业务大都以大公司业务作为发展重点,因此将银行的大部分资源几乎都向大公司业务倾斜。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客户,银行不可避免会将业务、风险管理、组织结构、考核激励等模块体系都建立在此之上,从而形成了简单粗放而重视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

长期以来,A商业银行一直按照“总-分-支”的块状制来管理,分行和支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因此分行和支行行长对于各业务条线都有决策权,这与国际银行业以业务垂直管理为特征的事业部制架构有很大区别。

在块状管理体制下,一方面是管理和决策链条较长从而影响效率;另一方面是不能从全行的角度出发统一调动资源,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块状管理体制与事业部制相比,劣势十分明显。

而银行业本身是技术高度敏感的行业。每次重大技术创新都会全方位地改变银行业运作模式。

A银行董事长等高层认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彻底改变传统银行的生存状态。如银行的两大功能:社会融资中介、支付平台,这两大功能现在都有互联网的介入。大数据、互联网信息产业的发展会使银行重构。从理论上讲,现在银行的所有业务,互联网企业都能做。

目前,第三方支付每年增长在100%以上,因此第三方支付带来了银行活期存款的转移。只从这一方面来看,银行的盈利就要被互联网企业分出一部分,而这仅仅是在市场份额的层面。互联网金融更深层的,更实质性的挑战是商业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冲击。

反观A银行现状:

​ 规模扩张速度明显放缓:规模扩张和利差保护实现业绩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商业银行利差空间持续收窄,盈利增速明显放缓。

​ 资产质量监控面临巨大压力:经济下行加大了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前期发放的一些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民营企业等信贷风险逐步暴露,贷款不良额和不良率持续上升。在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背景下,商业银行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各类信贷风险可能会继续发酵,资产质量将继续承受较大压力。

​ 经营管理面临更多监管约束:所有这些监管约束在规范市场的同时,也促使银行业调整固有业务发展模式,加快经营转型。

​ 技术落后:大数据的爆发、互联网金融新型产品结合更新的IT技术等市场现状已经开始侵蚀A银行的市场份额,而A银行沿用的还是老一套的金融产品。

董事长在经过一系列研讨及咨询方案对比后,认为在当前形势下,银行转型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