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基础:
有别于注重讲授能力技巧的面授培训课程,自我觉察工作坊是基于人才发展3A理论、“诊断式靶向提升”的指导思路,发展出的“测+训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运用最精准的方式,解决人才培养问题。
人才发展3A理论中的3A是指Awareness, Acceptance, Action, 成人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首先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Awareness),然后接受自己的不足(Accept),才能真正激发学习意愿,迈开步子作出改变(Action)。
图7.2.1 人才发展3A理论
所谓“测+训一体化”是指根据培训前测评的结果,帮助管理者选择培养的侧重点,而不是盲目参加培训,学一些和实际工作、管理面对的问题不相符的课程。
场地:
一场自我觉察工作坊以20-30人为宜,本次人才发展项目共35人,因此共安排一场工作坊。
由于工作坊包含了游戏、小组互动等环节,所以选择了能够让35人舒展活动、并且可以移动现场桌椅的大型多媒体会议室。
自我觉察工作坊的主要流程有四个:
图7.2.2 自我觉察工作坊流程
1、破冰游戏
工作坊以破冰小游戏“我是谁?”开始,游戏中发现M公司的中层管理者们相互了解程度较低,借此引导出工作坊的目的,让大家自我觉察并相互了解,创造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团队氛围。
2、大五维度讲解
要了解大五人格,就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性格,工作坊会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学员们讲解什么是性格,统一大家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大五人格,还会介绍大五人格职业测评的计分方式,让学员试着在大五的五个维度讲解过程中给自己打分,看看学员们对自我的认识和实际性格是否存在差距。
讲师会详细地一一讲解大五的五个维度,讲师运用具有典型特征的名人作为例子、以及生动的图片、视频等进行解释,让学员能够更容易理解每个维度的性格特点。
图7.2.3讲解宜人性时运用的幽默卡通图样
每讲完一个维度都会让学员试着在大五的雷达图上标注自己的分数,最后把五个得分连起来,得到自己的大五画像。
3、报告讲解和学员分享
每位学员在充分理解大五人格的五大维度后,讲师向学员分发他们的大五职业性格测评报告,与刚才自己描绘的大五画像进行对比。
有一些学员在接到报告时大吃一惊,这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有比较大的出入,感到非常不解和迷茫。学员陈良分享了他的大五画像,他是一名进取性很高的中层管理人员,事业心强且雄心勃勃,他对自己的想法非常坚定,不容易被他人动摇,而且不回避问题和挑战,乐于进行面对面的正面争论。他本来没有想到自己的进取性有这么高分,给自己的估分是5分左右,这让他对自己工作中的表现有了反思,比如已经离职的下属向他反馈,他是一个不太喜欢听取别人意见的上司,但他一直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并没有对方说的这么独裁。另外,情绪性的得分也超出了他的预计,他认为虽然自己不是特别淡定,但想不到情绪性超过了5分。这一次刷新了对自己的认识,工作中的表现其实与性格有很大关系。
图7.2.4陈良的大五职业性格测评结果
(红色为自评分数,蓝色为测评结果)
也有很多学员觉得结果很准,和自己预估的相差无几。学员李红分享了她的大五画像,她的尽责性非常高,做事较有条理,倾向于遵从既有的规则、制度,根据事实及数据作决策,多数情况下会考虑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做事有始有终,严守个人的行为准则,工作一直坚持高标准。虽然她的工作非常出色,但过于拘泥于程序规则和细枝末节,有时候下属会觉得她有点苛刻和死板,她也知道性格无法改变,所以觉得有点困扰,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图7.2.5李红的大五职业性格测评结果
(红色为自评分数,蓝色为测评结果)
4、团队工作环+分组对抗
当一群人作为一个团队在一起工作时,会面对共同的任务,需要一起努力完成团队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团队需要经历八个阶段,这些阶段相互影响、循环往复,形成团队工作环。每个团队成员对团队工作都有着独特的贡献,这些独特的贡献与每个人的性格息息相关。
通过讲解团队工作环,让学员了解自己在哪个工作环节具有优势或者劣势,也让他们明白团队搭配的重要性。
图7.2.6工作环八个阶段
为了让管理者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性格与工作环八个阶段,以及不同团队组合带来的影响,会开展一个游戏——智力过三关,以分组对抗的形式进行,将所有学员分成A、B两队,每队选派一位领导,每位领导选一位棋手,每个棋手选三位棋子;开始前,两队按下图排好棋子;双方棋子轮流在棋手的指挥下移动,一次只能挪动一步;任何一队棋子排成一条直线(横、竖、斜均可),同时举手示意即取胜。棋子之间和旁观者与棋子之间均不可有互动和交流,否则判输;输赢的唯一解释权归裁判。
图7.2.7棋子起始位置说明
X | X | |
X | O | |
O | O |
对抗开始后,A队执行力较强,风风火火先赢一局,队员们都觉得这个游戏没有什么难度,在每局开始前即使有三分钟的讨论时间,他们也没有做太多的分析,只关注一些比较表面的问题;B队虽然开局不利,但他们在讨论时间里一直思考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什么?关键点是什么?还会向主持人提问,想法设法,因而渐入佳境。本游戏是五局三胜的规则,在2:2打平的情况下,B队赢得第五局的对抗,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两个队伍各具有鲜明的特点,从工作环的角度来分析,A队的执行力较强,在采取行动、交付成果、压力承受方面比较有优势,但评估方案、设定方向方面比较弱,因此在对抗中缺乏分析总结和评估,导致错失先胜的优势。
图7.2.8 A队工作环
B队虽然在交付成果、采取行动方面稍逊,但评估方案、探索可能和设定方向都是他们较好的方面,因此能够在开局不利的情况,善于总结规律,找到了游戏的关键所在,也充分利用讨论时间询问主持人一些关于规则的问题,最后获胜。
图7.2.9 B队工作环
最后,讲师邀请游戏中的领导、棋手、棋子做了简单的分享。
A队的领导:“因为这是在下棋,所以我选了逻辑能力较强的棋手,我也觉得大家觉得挺好的,棋子执行力也挺强,但是比较忽略思考,大家就真的当成一个游戏在玩了,我应该更多地鼓励大家寻求新方法,一起找出游戏关键点的。”
B队的棋手:“因为棋子之间和旁观者与棋子之间均不可有互动和交流,需要很好的执行能力,我就按照我对大家的认识,选择了我认为执行力强的人。我们虽然一开始就输了一局,但是大家都比较乐于思考,吃瓜群众也不例外,感谢跑来跑去询问主持人各种问题的同志们。”
A队的棋子:“我感觉我们的棋子都太乖了,完全只顾着执行,我们不应该把想策略的工作全都压在其他人身上的,但是这个游戏还是玩得很开心的,也得到了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