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指引下的绩效大课题改善活动

1、聚焦管理重点,定义绩效大课题

所谓管理重点,就是企业目前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通常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理解:

1)经营者最关注的事项;

2)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事项;

3)客户关注和要求的事项。

总之,管理重点就是目前企业管理者首要关注的问题。而所有的管理重点,都可以转化为全员精益改善活动中的绩效大课题。

2、目标指引下的绩效大课题改善

为了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卓越企业的经营者通常会运用方针目标管理方法来展开以下经营管理活动:

1)发掘组织使命,形成企业基本经营方针;

2)确立企业发展中、长期目标;

3)层级分解和确立年度或半年度主要目标和重点课题;

4)共同协调商定部门具体目标;

5)上下协同商讨目标实现的方案及措施;

6)实施跟进与结果反馈;

7)基于绩效的评价与反省。

这是企业内自上而下的核心管理活动,对企业绩效大课题改善活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企业上下会在目标的指引下开展改善工作。但是,如果企业员工缺乏良好的训练,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或者不懂得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即使承受着巨大压力,绩效大课题也得不到有效解决,绩效提升就没有了保障。

因此,开展目标指引下的绩效大课题改善活动,可以有效保障企业重点问题的有效解决,并有效保障经营效益的持续提升。

3、绩效大课题改善的内容

所有直接或间接地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开发、设计、生产、销售)过程Q(品质)、C(成本)、D(交货期)、S(安全)、M(员工精神面貌)的有计划的课题改善活动,我们称之为绩效大课题改善活动。

即: Total Profit Maximization.

从经营的高度出发,比较宏观地观察企业改善课题的时候,绩效大课题改善活动有以下多个方面的内容:

1)经营效益改善;

2)品质改善;

3)生产效率和成本改善;

4)交货期及周期改善;

5)安全、卫生及环境改善;

6)初期管理改善;

7)间接部门的效率改善。

……

表4-1所示的是这几个方面一些较具体的课题。

表4-1 焦点改善活动的课题

改善活动类别

主要改善课题

一、经营效益改善

销售提升改善

利润提升改善

利润率提升改善

二、品质改善

慢性不良低减

检查效率改善

供应商品质改善支援

三、成本改善

设备效率改善

生产效率改善

材料等投入损耗低减

失败成本降低

四、交货期改善

计划达成率改善

生产周期缩短

五、安全、卫生及环境改善

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再利用

节能降耗活动

事故、灾害扑灭活动

六、初期管理体制建立

产品的初期管理

设备的初期管理

设计及导入周期缩短

七、间接部门的效率改善

购买周期短缩

零部件、产成品库存低减

事务效率提高

消耗品低减

管理费用低减

由于课题改善活动的具体改善办法会有些相似,考虑到篇幅的限制,下面就表4-1中各主要课题改善的内容做一些概要性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