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精益改善期待的效果

1、全员精益改善追求的目标

全员精益改善活动所要达成的四大目标即为:灾害“零”化、故障“零”化、不良率“零”化及浪费“零”化。在全面改善活动过程中,要把需改善的事物变成一个个具体的管理项目,再根据这些管理项目是否朝着好的方向变化和发展,对管理目标做出不断调整与优化。因此,全面改善四大目标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只有以四大目标为改善的终极目标并持之以恒,才能持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全员精益改善期待的效果

全员精益改善活动期待的效果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丰富的,一般地说,这些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经营利润P(Profit)。

2)产品质量Q(Quality)。

3)生产成本C(Cost)。

4)交货期D(Delivery)。

5)安全S(Safety)。

6)员工士气M(Moral)。

除此之外,还有工厂面貌、企业形象、员工能力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改善成果可以分成有形效果和无形效果两大类。所谓有形效果是指那些直接可以用金额等数字形式进行描述的部分,无形效果则是那些无法或者很难用金额或数字来描述的内容。

【有形效果】

一般地说,全面改善活动的有形效果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可以量化为金额的内容:

1)经营绩效或利润提升;

2)生产(人和设备)效率的提高;

3)不良品率降低;

4)生产及管理周期缩短;

5)库存量减少,资金积压减少;

6)各类损耗降低,浪费减少,生产成本降低;

7)顾客投诉减少,顾客满意度上升;

8)员工提案和发明创造能力提升;

9)其他有形效果。

【无形效果】

无形效果一般体现在员工、设备及企业管理状态的改变上。我们说,全面改善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提升人的意识、能力、素养和设备的存在质量来彻底改变企业生存的质量和面貌。企业整体形象、员工素养和经营体制的改善正是这些无形效果的具体表现。

1)企业管理制度持续优化;

2)企业全面改善文化形成;

3)员工的改善意识、参与意识增强;

4)员工精神面貌改观,企业凝聚力增强;

5)员工自信心增强,能力水平提高;

6)工厂面貌和企业形象改善;

7)其他无形效果。

显而易见,无形效果尽管不能显现出经济效益,但是它却能够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企业持续改善文化的形成,是构建企业持续竞争力(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在导入全员精益改善的过程中,企业领导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

表1-15是某公司推进全面改善活动两年后的效果事例,它有力地说明了全面改善活动的重要作用。

表1-15 某企业改善活动效果事例

有形效果

管理指标

改善幅度

P=利润

经营利润率

增20%

人均产出率

增53%

Q=质量

工序内不良品率

减少至1/5

不良率下降

91%

客户投诉件数

减少至1/10

C=成本

制造成本

减少35%

材料成本

减少20%

管理费用

减少28%

D=交期

交期达成率

99%

S=安全

重大设备故障

0

人员工伤事故

0

环境公害

0

M=士气

改善提案件数

5倍

发明或专利件数

3倍

无形效果

(1)在改善中沉淀出大量可以用以指导未来管理实践的管理智慧、管理标准

(2)由于自主管理的持续推进,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设备自己维护的重要性,相互依靠、相互埋怨的情绪消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以改善

(3)实现了管理水平的提高,员工的自信心增强了

(4)现场的油污没有了,灰尘没有了,设备漂亮了,场所整洁了,员工的心态也变得积极上进了

(5)展现给来访客户的是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给客户以信心。改善革新的企业全面改善文化业已形成

要使全员精益改善活动真正取得以上各项期待的效果,有效评价这些改善效果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因此,在推进改善活动的过程中,要认真把握企业管理各个方面的现状,并且要坚持对各个管理项目和管理指标进行长期的跟进。图1-15就是一张制造成本推移图,对它进行长期跟进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改善活动的开展,成本会持续向好(不断优化)。

如果不是这样,领导就无法测评改善活动的效果,就无法正确评估员工的贡献和智慧付出。如果员工看不到改善活动的成果,得不到来自企业高层及时的评价、欣赏和激励,就会失去参与改善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如果企业的高层看不到改善活动的成果,不能旗帜鲜明地支持改善活动,活动就得不到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和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