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化基因再造

1、整体思路及方法

(1)基于过去经验的文化传承与扬弃

企业成长过程中,一方面,企业优秀的做法与最优实践得不到系统总结、提炼与升华,大家对企业过往为什么成功看法不一,没有形成优秀文化传承与共识;另一方面,许多管理者习惯于成功经验,缺乏自我批判与创新精神,在管理变革与提升表现“文化惯性”。

因此,基于现实,对过去的成功经验一方面需要传承,另一方面需要走出成功经验陷阱,做到文化基因传承与扬弃并举。通过企业文化诊断、学习和讨论,进行文化解冻,激发求变欲望;系统梳理企业发展脉络,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以及成功经验发挥作用的约束条件。

(2)基于现实问题的文化诊断与修正

基于企业文化诊断,深入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问题与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背后的价值观念的相关性,确认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问题方式,形成新的价值主张与处理问题基本原则,纠正目前不合适的理念及相关的举措。

(3)基于未来战略的文化诉求与创新

分析战略实现所需的文化要求,确认现实文化状态与战略实现所需文化状态的差距;同时系统研究标杆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企业文化,挖掘其文化中可供借鉴的优秀部分,构成文化新的元素。

基于未来的事业,要充分满足利益相关者文化诉求,由老板个人文化到全员的文化、对外开放合作的文化,增加文化张力。

2、优秀文化传承与问题文化修正

(1)文化顶层梳理维度

理念是日常行为判断与选择标准,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理念,一切有理念出发,但理念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必须通过经营管理制度与全员行为 “深挖”,才能梳理出相关的理念元素。

根据华夏基石的方法,企业理念一般是在“重大事件”中更容易被发现,这些“重大事件”一般体现在下表6-2:

表6-2:企业优秀文化梳理的维度

梳理场景及判断标准

推导

结论

1、公司发展历程中决定走向的重大里程碑事件或重大决策点,所采取制度机制及行为表现(PEST+SWOT)

文化归因:由制度与行为推导出的理念

一、理念(按照核心理念与基本理念归类):

1、场景及对应制度举措、行为举措

2、场景及对应制度举措及行为举措

二、传承文化

三、变革文化

四、灰度文化

2、公司业绩成长跳跃点,采取重大决策措施与行为表现

3、公司关键成功要素,对应制度与行为(由平衡记分卡推导)

4、公司标杆人物或事迹、外部荣誉奖项:对应制度与行为

5、对未来核心能力的影响:支持/失效/阻碍(定量问卷)

传承/灰度/变革

6、对现在及未来绩效的影响:支持/失效/阻碍(定量问卷)

(2)理念梳理后按照标准分类

按照上表1-4项的“关键事件”梳理出匹配的理念后,再基于上表5-6项进行判断与分类,主要基于是否“支持未来核心能力形成”、“现在与未来绩效”两个判断标准进行分类,具体按照“可传承的文化”、“需要变革的文化”、“需要灰度处理文化”进行分类:

传承文化:基于企业的现在与未来,过去的成功经验与优秀文化还继续发挥作用的部分,需要传承与发扬。

变革文化:基于企业的现在与未来,有些文化已经失效、造成现实问题矛盾或者阻碍企业未来发展,则需要修正与变革。

灰度文化:基于企业的现在与未来,有些文化一部分失效但同时一部分继续有用,则需要把握“度”的平衡,不走两个极端,比如企业短期导向与长期导向平衡的问题:

成长企业在生存期,必须关注“业绩”才能活下来,但是也留下了“短期导向”的文化烙印,以业绩论英雄,过度关注短期目标达成,因此,长远战略性行为或者是未来才能够产生业绩和效益的行为,因为短期很难见效,所以往往被忽视。

(3)基于经营管理活动中提炼文化的步骤

企业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在于企业成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相互间交往,并且无论从事何种经营活动均获得相当的“成就”。这种“成就”促使大家对类似场景下的决策会自觉遵守这些“判断标准”,当他们在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时,不断重复使用的这些解决问题“基本准则”,通过长期应用这些“准则”都取得了成就,就会产生全员的“信条”,长期不断重复,不断产生效果,就形成全员思维与行为习惯,这就形成了企业文化。

因此,基于经营管理行为推导文化元素,要按照“基于场景假设的策略与行为、取得成就、成为信条”这一逻辑出发,深挖这些场景下的文化元素,具体见下表6-3:

表6-3:基于经营管理行为推导的文化元素

场景假设

在关键时期采用某种经营策略

策略或行为

员工执行该种策略行动

取得成果

取得一定业绩,并长时期保持很长时间

成为信条

出现了相关经营信条,变成企业经典故事

企业文化继承发扬

通过制度固化,通过价值观选人、奖惩、老员工引导,新员工也接受这些思维与行为方式

客户投诉

在客户现场驻点,24小时为客户近距离服务

客户一开始不满意,通过服务增加了体验,继续合作

客户服务体验比产品质量更重要

出现重大工作失误

马上汇报上级,并采取应急措施,事后主动要求降薪

因为及时汇报,损失降到最低,对该员工减免处罚

出现差错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并敢于担责任

(4)基于创业者行为中提炼文化的步骤

上面提及的是,通过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取得大家有目共睹的“成就”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在企业成长实践中,企业小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经营管理决策需要员工参与,企业员工更多的是在日常工作行为中取得“成就”,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

特别在企业早期,企业文化是不成文的,企业有无形的价值观主导员工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但这些价值观写不出来,甚至也说不出来,大家很少公开讨论这些隐藏的价值观,但老员工在日常工作行为中表现淋漓尽致,更多时候以一个个成功的案例故事表现出来,因此早期的文化更多是“做出来”了,“我不知道价值观是什么,但我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大家也认同,老板也认可”。

因此,基于日常行为推导文化元素,按照“基于场景假设的策略与行为、取得成就或嘉奖、成为信条”这一逻辑出发,深挖这些场景下的文化元素,具体见下表6-4:

表6-4:基于日常行为推导的文化元素

场景假设

面临矛盾冲突进行决策

策略或行为

领导或者员工实际采取行为选择

得到成就或公司嘉奖

领导认同或者奖励

成为信条

员工强化被鼓励的行为与思维方式

企业文化继承发扬

生产任务急,需要加班

加班

该员工得到表扬

在企业一定要敬业,不会吃亏

成为领导决策模式、员工行为模式。

优秀文化加工形成《企业家思想》

上级命令错误的

及时沟通提醒上级,让上级撤销指令

该员工得到上级重点培养

对上级指令要充分思考,不盲目执行

(5)优秀文化传承

按照上述步骤梳理文化理念,按照下表进行汇总,对梳理理念对未来核心能力、企业经营绩效继续发挥作用的,予以传承(表6-5):

表6-5:优秀文化梳理表

场景

理念

决策措施

制度举措

行为表现

重大里程碑事件

过去核心能力高度相关

过去绩效高度相关

未来核心能力高度相关

未来绩效高度相关

(6)问题文化修正

第一、对问题文化修正,基本方法与优秀文化梳理原理基本一样,一般来说,企业问题文化诊断,要寻找问题背后的“问题”,也就是文化归因(理念)下面直接给出案例进行说明,具体如下表6-6:

表6-6:问题文化修正

问题

问题解决需要理念

1、欠缺客户至上意识

主动服务、规范服务、高效服务、快速响应

2、对外服务水平不稳定且不一致

对标学习、统一规范

3、客户定义及需求不清晰

尊重顾客、精准服务、创新服务

4、未形成大一统服务品牌

品牌营销、整合营销

5、需要构建全员服务价值链

全员营销、服务协同、追求卓越

6、员工发展需要机会公平

起点公平、公正透明、尊重个人

7、员工需要全面发展机制

人才经营、PDCA

8、需要人才开发意识

人才第一、人才经营

9、与供应商合作需要规范高效

规范运作、追求卓越、快速响应

10、外部合作需要价值共创

价值共创、快速响应、追求卓越

11、子公司需要高效执行意识

规范管理、快速响应、稳健经营

12、总部管控需要专业高效意识

客户导向、市场导向、服务为本、管理协同

13、部门之间需要高效协同意识

主动合作、互为客户、规范合作

14、组织沟通需要透明高效

信息共享、沟通无界、相互关心、主动高效

15、员工需要主动进取工作精神

敬业爱岗、积极奉献、积极求胜

第二、企业文化诊断要基于文化结构进行,比如从现有制度、现实组织行为、个人行为进行诊断,这样更全面。

3、基于战略的文化推导

第一、根据战略的文化推导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战略报告关键词排序进行确定;另一种方法是按照战略报告重大策略进行演绎,下面给出具体案例(表6-7):

表6-7-1:基于商业模式的文化元素推导

序号

维度

商业模式转型

文化元素

1

客户结构

小客户群体到大客户转变,对品质要求更高

品质意识

2

价值主张

做别人不做的,到做别人不能做的,需要差异化

创新意识

3

渠道通路

由贸易商代理渠道,到扩大自营渠道

专业服务

4

客户关系

原来客户群体大,国外客户多,加上贸易商重视价格,未来大客户多,需要客户体验

客户导向

5

收入来源

不依靠价格战,而是依靠提供高附加值服务

创新意识

6

核心资源

业务扩张,产融一体化,需要更多准企业家

人才资本

7

关键业务

要聚焦产业发展,坚持专业专注做精品

专业专注

8

重要合作

产业集中化合作,需要打造产业生态

共创共享

9

成本结构

做大批量产品,需要实现全系统成本最优,在不牺牲品质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降低成本

精益意识

表6-7-2:基于战略规划的文化元素推导

序号

维度

商业模式转型

文化元素

1

人力资源规划

基于市场化,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

市场导向

畅通员工正常流动和退出渠道,

竞争意识

完善工资效益同向联动的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建立以岗位价值为基础、以绩效和市场为导向的一体化薪酬体系,薪酬改革需要法治意识、绩效导向、稳健意识

市场导向

共创共享

价值导向

绩效导向

2

4、各方文化融合诉求与融合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事业扩张带来的不同背景的员工文化融合、国际化与跨文化融合、业务多元化与文化整合等问题,必须重新塑造满足利益相关方文化诉求。

(1)员工的文化诉求

根据问卷调查、员工研讨会、文化评估模型,对大部分文化诉求进行分析梳理,比如通过“奎因模型”来推导,见下表6-8:

表6-8: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诉求

维度

现状

现状

方向

期望

期望

方向

主导

特征

企业注重工作的完成和工作结果,员工也看重竞争和成就。

企业像一个大家庭,员工们能够同甘共苦。

员工

管理

高度竞争、高要求、高成果是公司管理中的特点。

企业管理是以团队参与管理和取得共识为主。

领导

风格

领导是实际主义者,干劲十足、只问工作结果。

企业领导是员工的导师、看护者或促进者。

组织

凝聚

凝聚力来自于正式的规定和政策,保持组织稳健运行非常重要。

层级

规范

忠诚和相互信任是企业凝聚力的来源,员工能够承担义务。

战略

重点

强调竞争性行动和成就,最重要的是达到目标和在市场中获胜。

重视人员的发展、高度信任、开放和持续参与。

成功

准则

成功就是公司在市场上获胜和超过竞争对手,成为市场竞争的领导者对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成功意味着公司有最新或独特的技术和产品,公司是技术和产品的领导者与创新者。

创新

变革

(2)企业家思想植入

根据企业家讲话材料、企业家访谈等渠道,对企业家讲话按照专业模块进行分类梳理,如下表6-9(宁波金田铜业为例):

表6-9:企业家思想提炼示例

企业家讲话

理念

归属

以诚信为立人、立业、立德之本,诚信不仅是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更是我们的思想境界及品质体现。对外部伙伴以诚信赢得口碑;对内坚持公平、公正的人力资源政策,及时兑现员工相关利益承诺,赢得了员工信赖。

诚信

核心价值观

要把“精益”的理念深度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中,要专注于成本下降、效率提升、交期缩短,不断提升生产的应变能力。要做好原材料采购文章,要“走出去”做好市场考察,开辟优质供应渠道;提升专业技能,保障生产需求,会算账、算好账,做到斤斤计较、分毫必争。

精益

生产

理念

5、理念设计

(1)确定理念结构

这里所说的企业文化理念结构,一般包括核心理念与基本理念两大维度,在核心理念部分直接采用一级结构,具体包含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部分则因企业而异,一般采用两级结构(如海尔),少部分企业采用三级结构(如华为)。

对于基本理念的一级结构,一般基于企业核心能力、价值链及重要管控环节进行设置,如华为基本理念一级结构包括经营政策(价值链)、组织政策与人力资源政策(核心能力)、基本控制政策(重要管控环节);对于二级结构,则对应一级结构并按照专业职能或重要度进行细分,如华为人力资源政策对应的二级结构,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准则、员工的义务与权力、考核与评价,是基于重要度来细分;当然有些企业则按照选、用、育、留设置,是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环节来细分。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借鉴华为范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处理,按此原则举例如下(见表6-10):

表6-10:企业文化理念结构(珀莱雅化妆品为例)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理由

核心理念

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

基于事业理论三大命题

经营理念

经营定位、研发设计、市场营销、产品制造、环境保护、市场采购、电子商务、客户服务

基于公司价值链的八大环节

管控理念

战略管控、组织管控、人力资源、质量管控、风险管控、信息化、内部审计

基于管控效率与风险的八大专业

(2)理念文化元素关键词确定

根据华夏基石方法论,企业文化理念先根据不同维度提取理念核心元素(关键词)并排序,从中选取适合的方案(对于多业态企业,核心理念要统一,对各板块的理念可以通过经营理念体现,或者由各板块依据核心理念进行自主制定),如表6-11:

表6-11:核心价值观关键词

提取维度

关键词

前三位的关键词

传承元素

完善元素

提升元素

期望元素

结合以上维度,进行汇总排序:

(3)理念内涵诠释

根据华夏基石的观点,企业文化理念内容表达不同于广告语,一般追求原汁、原味,不需要人工添加任何味精,要100%的真实,只有真实,才可能被信赖,理念才可能变成信念,在这方面很多企业陷入误区,盲目追求个性化、时尚化,企业文化理念是较长时间不变的,如《华侨城宪章》中明确指出10年不变,因此要精准表达为要。

关于价值观表达的维度,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中1-3个维度表达,这里以“客户至上”价值观诠释演示表6-12:

表6-12:“客户至上”价值观诠释示例

企业

诠释内容及表达维度

海尔

海尔人永远以用户为是,不但要满足用户需求,还要创造用户需求

(侧重于表达“做什么”)

华为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侧重于表达“为什么”)

我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和价值评价的标尺,成就客户就是成就我们自己。

(侧重于表达“做什么”)

沃尔玛

顾客就是老板,沃尔玛公司尽其所能使顾客感到在沃尔玛连锁店和山姆会员商店购物是一种亲切、愉快的经历。

(侧重于表达“是什么”)

“三米微笑原则”是指同事要问候所见到的每一位顾客;“保证满意”的退换政策使顾客能在沃尔玛连锁店和山姆会员商店放心购物。

(侧重于表达“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