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目标:打造全球制造业第三极

就海尔自身企业特点而言,其基因就是制造业,是一个立足于家电领域的制造业巨擘。因为处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动下的转折点,全球制造业都在探索如何在新的时代立足潮头,而工业互联网正是制造行业最现实的时代发展特征。

面对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潜移默化的影响,海尔也在关注这一新的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生事物。如何在企业自身管理变革、经营模式变革、生态环境演进中改造新的基础设施、应用模式与新兴业态,是海尔最现实的问题,也是海尔经过多年自我驱动、主动探索、融合智能制造模式后,自主研发出面向制造业的COSMO平台(互联工厂模式)的重要原因。

从制造业中来,向制造业中去。所有的变革,最后要印证的都是海尔在工业互联网时代,能否赢得市场认可、能否成功创造价值。海尔如何看待互联网思维,如何看待机器换人及工业4.0的演变?对此,张瑞敏曾指出,机器换人是手段不是目的,因为它只解决了一个问题:高效率。它解决不了另外一个问题:高精度。互联网时代要的不是高效率,而是高精度。

在今天的海尔看来,高精度对应的是用户个性化需求,海尔互联工厂是通过互联网将用户的需求连接起来,更多考虑的是让用户参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级全流程。“结合物联网把用户和互联工厂连在一起,并不是要解决所谓高效率问题,而是要解决高精度问题,让企业能够跟用户的需求对应在一起。”

目前工信部正在代表国家推动中国制造2025,包括对海尔COSMO平台也给予了很多支持。“相信COSMO平台会作为一个重点示范样板推进,成为非常好的样板模式,我们非常希望成为世界第三极。”

相对于德国工业4.0,以及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两大体系,海尔对中国制造的理解,尤其是COSMO平台在新时代特征下的成功,无疑将成为打造“世界第三极”的关键因素。

海尔自身有108家工厂,目前已经按照COSMO平台的运作构建了沈阳冰箱、郑州空调、佛山滚筒、胶州空调、青岛热水器、FPA电机、青岛模具和中央空调8个互联工厂样板,涵盖了家电全产业、全行业。在2017年,还将有4家工厂要进行改造。

未来这个平台将并不局限于海尔内部,而是通过资源共享,服务于千千万万的企业,共同实现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就如同前面所描述的大生态模式,海尔希望通过吸引更多的有意愿提升智能制造的企业,构建起多个双边生态市场,去帮助企业实现制造升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