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果达成周期决定考评周期

考核周期怎么设?理论上说,考核周期的决定因素是工作成果的达成周期。因为操作层员工的工作成果周期很短,所以,他们的考核周期也就很短!

记住原理性结论:工作成果的达成周期,决定了考核周期。根据这个原理,不同的职系,如研发、销售和生产等周期不同;另外,不同的层级,如高层、中层和基层的考核周期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项目的周期越长,考核周期就越长。当然,如果一个大项目的周期是三年,我们不可能三年考核一次,那怎么办?将项目切分成多个阶段,用项目管理的阶段作为考核周期。

销售人员、销售部门的考核周期有很大的差异,主要看销售的东西是什么。以汽车配件为例,我们知道汽车配件有两类:一类是给总装厂配套的配件,用于生产汽车:另一类是用于汽车售后市场的配件,主要是用在汽车维修保养上。一家给汽车总装厂做配套的汽车配件厂家,要获得总装厂的批量订单,一般要2~4年的时间。总装厂一开始只给汽车配件厂家一次试样的机会,然后,让它做各类质量和安全认证,小批量地试用,三四年之后,才正式下单。这样的销售周期都很长,考核就比较复杂,考核周期通常也要分成很多段。但是,假如是卖汽水、卖电脑消耗材等快消品,这些东西的销售周期就比较短,考核周期当然也短。

人事、行政、财务、后勤、法务、品牌和文化等部门,以大量的日常服务工作为主,这种部门的考核周期怎么设?一般我们建议按照月度进行考核。那么,年度的总绩效又该怎么考核?如果考核周期是按月的话,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把12个月的绩效加起来除以12,平均一下;第二种方法是设置权重,把企业重视的月份的考核权重设置高一点,把不重视的月份的权重设置低一点,做加权平均运算;第三种方法是在年终再考核一次。如果年终再考核一次,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年终考核的权重和前面12个月考核的权重怎么安排?企业在设计制度的时候要考虑。

我们再看看不同层级的考核周期:经理的考核周期一般是半年或一年,总监的考核周期通常是一个季度,而很多职能部门经理和员工的考核周期是一个月。

 

考核周期也要根据不同的业务形态有所调整:业务比较稳定的制造业、服务业,事业部总经理的考核周期可以和集团总裁的考核周期一样,一季度或半年考核一次;总部总监的考核周期可以按月或者季度;而工程类的企业,由于其业务不稳定、波动大且周期长,因而考核周期一般比制造业长。

注意:一般而言,大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考核周期,通常是按季度或月。例如,一家上千人的企业,总监的考核周期为季度好一点,总监下面部门经理的考核周期为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