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娱乐化品牌策略

一、娱乐化品牌策略

 

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特别是移动互联浪潮扑面而来的当下,品牌、产品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灌输,而是自下而上的体验和互动。没有人喜欢冷冰冰的说教和被广告,反而喜欢在开心、好玩、有趣的体验中完成产品的认知、品牌的体验和购买。

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喜欢好玩、有趣的东西,我们的品牌还高高在上吗?移动互联时代娱乐化品牌策略如何制定?

娱乐化品牌策略的要点:

 

第一,有创意、有娱乐精神

互联网背景下,单纯的广而告之显然是没有关注度的,首先需要有创意,而创意是娱乐营销的第一重要的因素。创意,在互联网时代的作用得到了放大,因为好的创意很容易在自媒体或者网络上得到“病毒式”的传播。

比如,一件农产品,传统的卖法是作为原材料,最多深加工一下就出售,没什么价值感,还要自己找渠道,找终端,找消费者。很多产品,你根本不知道渠道在哪,更不要说消费者了。

怎么办?

做创意农业!台湾的一个梅子酒品牌,就是通过创意,将产品做得很生动。他们讲这个梅子酒取名为“马拉桑”梅子酒,“马拉桑”在台湾的少数民族语言是“喝醉啦”的意思。然后赋予品牌故事,将梅子酒所在的南投信义的工厂村命为“梅子梦工厂”,工厂所在村命名为“怪物村”。

产品命名也是别出心裁,如怪物村酒:醉好酒、妖妖酒;拟人化的酒:狂野——男人的酒,40度;柔水:柔情似水,女人的酒,12度;状况人生系列:拼命三郎、恰北北(凶巴巴的女人和太太)、狠角色;山野故事系列:小米唱歌、梅子跳舞、忘记回家、山猪迷路、长老说话、青梅竹马;地域形象化产品:台湾梅事!

这就是创意农业的魅力,何愁无品牌、无市场、小产品卖不掉呢!

 

第二,好玩、有趣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这个例子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请审慎看待。这就是2014年的“冰桶挑战”事件。这个事件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大的轰动和高端人士的广泛参与呢?

笔者觉得首先是有慈善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好玩、有趣,再加上体现了人们的存在感、身份和地位等。

对于公益和营销,笔者觉得不需要任何的争论,只要是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损害的事情,都可以做。世间万物相生相克,任何单纯的公益和营销都是不会存在的,至少不会发生在大多数人或者企业身上。相信一句话:要有做公益的善心,对于公益不问动机。

高大上的公益活动,以官方发布、上传下达、逐级渗透实现,看似规范、严谨,但实际的效果未必就好。这次“冰桶挑战”,虽然最初是NBA球星参与,可迅速扩散到了美国的政界、商界和演艺界,凭借简单的规则、轻松和容易操作的方法、趣味性的画面,反而让一个一般人难以记住的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又称渐冻人症)被广泛关注和认知。这样的事情,如果是冷冰冰、严肃、乏味的说教式公益,有谁会关注和关心呢?,更不要说为此捐款了。

可能大家认为这次“冰桶挑战”已经变成了一种消遣,甚至恶搞。但这有问题吗?有人说这是过度娱乐,本来是为慈善捐款,最后变成了媒体、大咖们的自我狂欢。笔者认为这很好,一项活动,能让大家参与度、关注度如此之高,实在是传播和参与感的互联网经典之作。

如果硬要说捐款目标,从数据看,也超过往年数倍,这就够了。更为重要的是,让普通人知道了ALS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可以捐款。政客、商人、明星带头示范娱乐又捐款,什么样的活动才有这样的效果呢?

 

第三,体验和参与感

我们讲的体验,并不是单纯的终端体验或者电商购物体验,而是一种融合了终端+云端+社群的三重体验模式。

笔者记得去年拜访了一位客户,这位客户是做光瓶酒的,历史悠久,产品一直是某些区域的畅销品牌。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的变化,销售处于下滑态势,有的基地市场,比起高峰期甚至下滑了一半以上。而与此同时,江小白却在白酒一片哀嚎中突围而出,造就了小酒的神话。

谁说小酒就不能年轻化和时尚化?

江小白就是定位为有态度的酒+90+社群,获得了成功,第一年几千万元的销售额,第二年过亿元的销售额,确实抓住了年轻人群的心,让用户成为消费者,再到粉丝的转化。

品牌策略注重产品的简约和传播的有趣,如传统的终端海报是:一瓶酒,写上一个广告语再加上促销信息。而江小白除了产品信息外,广告语变成了:小心地滑扯着蛋!

 

第四,适合度和关联度

但不可否认,并不是任何产品都可以娱乐化,而且娱乐化的创意有两个方面需要把握。一是适合度,二是关联度。

适合度是娱乐不能违背基本的价值观,不能对品牌形成损害,如烟草广告,如果加入到体育营销上,利用赞助节目等,可能会引发负面的、法律、法规和道德的评判。

关联度,就是这个创意和娱乐的精神跟品牌的调性是否吻合。如社会化营销做得很棒的一家企业是杜蕾斯,它的每次借势和娱乐简直是经典中的经典,如:薄总是要出事的!2012奥运会,刘翔跨栏摔倒,坚持走完全程,杜蕾斯发出如下微博:最快的男人并不是最好的,坚持到底才是真正强大的男人。2013年,光大银行出乌龙事件,杜蕾斯又借题发挥:光大是不行的!2014年微博上市,杜蕾斯这么说:有杜杜,尽情上!Let’ it

这种高度关联的创意、借势和抓热点,成就了杜蕾斯社会化媒体运营的佼佼者地位,甚至说它是No.1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