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19年,明朝分兵四路,进攻后金。
北路:总兵马林率军约三万人。
西路:总兵杜松率军约三万人,也称为中路左翼军。
西南路:总兵李如柏率军约二万五千人,为中路右翼军。
东路:总兵刘铤率二万多人。
杨镐当时为辽东经略,坐镇沈阳,指挥全局,为了扩大声势,其对外号称这次出兵四十多万。
一些后金将领得到情报,有点害怕,来找努尔哈赤拿主意。当时努尔哈赤说了一句流传后世的名言:“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那时候,后金八旗兵力,合起来不过六万余人。
正黄、镶黄旗,约一万五千人,由努尔哈赤亲自统领。
正红、镶红旗,约一万五千人,由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统领。
正白旗,约七千五百人,由努尔哈赤八子皇太极统领;镶白旗,约七千五百人,由努尔哈赤长孙杜度统领。
正蓝旗,约七千五百人,由努尔哈赤五子莽古尔泰统领;镶蓝旗,约七千五百人,由努尔哈赤侄儿阿敏统领。
八旗军看起来就是努尔哈赤的家族企业,全部由自己家的父子兄弟统带。然而正因为如此,八旗军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远非明军可及。
明西路军的总兵杜松想抢头功,冒雪急行军,先攻占了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山口;接着分兵两路,把一半兵力留在萨尔浒,自己带了部分精兵攻打后金的界藩城。
努尔哈赤一看杜松分散兵力,立即集中八旗兵力全歼萨尔浒明军。接着急行军援救界藩城。西路军被内外夹击,全军覆灭,杜松也中箭身亡。
北路明军的马林得到杜松兵败的消息,吓得急忙转攻为守。但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军的优势兵力马不停蹄地赶来,迅速攻破北路明军的防守。第二路明军又被打败了。
坐阵沈阳的杨镐,一连两天接到的竟是两路人马覆灭的坏消息,惊得目瞪口呆,连忙传令另两路明军停止进攻。(我们的企业家、营销将领们,有多少是坐在办公室指挥一线的营销大军的?)
中路右翼的辽东总兵李如柏本来就胆小,行动迟缓,接到命令,急忙撤退。但明军逃跑时争先恐后,自相践踏,死伤不少。
剩下的南路明军,没收到撤退的消息,继续前进,之后中了努尔哈赤的埋伏,也是全军覆没,总兵刘铤力战而死。
这场战争从开始到结束,只有五天时间,十万明军损失了一大半,文武将官死了三百多人。这就是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战后,明朝大伤元气,后金步步进逼,从而改变了辽东的战略态势,明朝方面由进攻转为防御,后金方面由防御转为进攻。
努尔哈赤提倡的快速机动、各个击破的作战方式,也成为营销运动战的一条重要作战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