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凡开会,一般都要形成会议纪要。因此,会议纪要的写作频率较高,但要把会议纪要写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们知道,会议纪要是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文种。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情况、会议记录和各种会议材料,经过综合整理而形成的概括性强、凝练度高的文件,具有情况通报、执行依据等作用。任何类型的会议都可印发纪要,尚待决议的或有不同意见的,也可以写入纪要。
会议纪要的特点主要有三个:
一是纪实。会议纪要必须是会议宗旨、基本精神和所议定事项的概要纪实,不能随意增减和更改内容,任何不真实的材料都不得写进会议纪要。
二是概括。会议纪要必须精其髓,概其要,以极为简洁精炼的文字高度概括会议的内容和结论,反映与会者的一致意见和看法。
三是清晰。会议纪要要对会议精神和议定事项分类别、分层次予以归纳、概括,使之层次清晰、事项明晰。
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最大的不同,在于会议记录往往属于原始记录,对内容未加提炼加工,而纪要则须主旨突出、层次清楚,体式更加严格规范。起草会议纪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
1.完整细致做好会议记录,否则纪要写作将面临“无水之源”
会议纪要是从会议记录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来的。因此,把会议记录做得完整、准确、细致,起草会议记录才有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对会议的议题、参加人员、发表的意见等要熟悉清楚,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记录清楚;另一方面既要从表面弄清“是什么”,还要善于深挖“为什么”,弄清这些发言背后的“潜台词”。
2.精准精确核实重要事项,否则纪要写作有可能“张冠李戴”
准确是会议纪要的基本要求,特别是会议议定的重要事项。比如政策、依据、项目、经费、时限、责任人等关键要素,一定要完整、准确,不能有误。关于项目经费,应尽可能地详细写明项目名称、项目单位、涉及金额、拨款单位、拨款时间、拨款方式等,如果笼统模糊,会议在具体落实中就会引起麻烦。有的人因事不能参会,临时安排人替会,这种情况如果不核实,按照先前报送的参会名单记录,还可能会“张冠李戴”。
3.聚焦会议主题和关键人物,否则纪要写作将“偏移游离”
一般来说,一场会议上,对某个议题,发言讨论发言人往往很多,其意见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聚焦会议主题和关键人物,抓住主要观点和主要意见。其中,会议主持人的意见和总结最重要,主持人的发言,基本上代表了会议的结论和达成的共识,在纪要写作中就需要将其作为重中之重加以整理和提炼。
4.注重会议纪要修改提炼,否则纪要写作将“问题多多”
尽管会议记录非常完整,如果不注重修改提炼,就会造成篇幅上长短不一、结构上参差不齐、内容上观点不一。因此,还需要进行再加工提炼、增加删减、完善升华。比如领导在会上脱稿部署工作、提出要求时讲得过于详细、层次稍显不清、前后略有重复,这就需要再加工,理清内在逻辑,明晰重点内容。有的工作,领导只提了一句话要求,那么在纪要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充实完善。对于专业性强、事项特别重大敏感、涉及部门多的议定事项,还需征求相关参会单位的意见,避免出现问题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