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制造业是人与机器的对话,由人操作设备进行加工生产。而在工业4.0时代,则是机器与机器的对话。机器人成为生产的主力军,不仅仅是解放了辛苦工作的车间工人,更为重要的意义是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品质。不是说机器人比人更聪明,但在对于指令的执行效率上,机器人肯定比人更精准更加不打折扣。人的优势在于具有自主思维能力,而机器人的优势在于没有任何借口的精准执行。智能化生产并不是说生产设备有了思维能力,而是指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的产品服务流程,因而极大提升了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市场盈利能力。
机器与机器的对话效果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评估,不断检验和改进。智能化制造是个渐进过程,诸多技术指标需要不断修正。智能化的程度受制于信息通讯技术、软件设计思路以及硬件制造能力等,不可能有什么绝对的标准,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状态,不可理想化。
工业4.0的核心是不断的创新力。当所有的制造企业都实现了机器与及其对话的生产模式的时候,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变成对话效率的竞争。对于工业制造而言,创新是无止境的。从数千年的手工制造,到一两百年前实现了机械制造,再到上世纪初跨入电气化制造的门槛,发展到目前的信息化工业,人类的工业制造业即将进入智能化制造阶段,但智能化制造肯定不会是重点。智能化之后会是什么,现在不从知晓,会不会进入机器人时代?不管将来会是什么状态,但工业制造的模式和水平一定会持续发展进化。
在工业制造业实现机器与机器对话的生产模式,与信息网络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机械制造的工艺水平等都有密切关系。工业制造业的进化不可能是孤立的,而是社会大发展中的一个环节。随着工业制造的智能化过程,社会的其他方方面面也会发生变化。正如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一样,工业4.0的智能化也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对于工业4.0的话题最好是放到更大的范围内去研究,把工业制造业的进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环来思索。
工业生产中机器人大量使用,设备按照生产部件所规定的指令自主完成加工过程,提高了产品质量,解放了人力。同时我们也得思索一个问题,机器人抢了工人的饭碗,会不会影响社会就业?剩余劳动力何去何从?所以说,工业制造智能化不仅仅是工业的事情,必然会波及到其他层面。
在工业革命中,机器人至始至终是一个标志性的主角。所谓的机械化其实就是机器人化,所有的机械都可视之为机器人,尤其是用于工业制造的机械设备如机床机械手等则是典型的机器人。工业革命的历史就是机器人发展的历史。工业4.0背景下的机器人信息化自动化程度更高而已。无人汽车、无人驾驶飞机、无人宇宙飞船等是人类到目前为止能够制造出来的最高级的机器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的工业制造是人与机器的对话,智能化时代的工业制造是机器与机器的对话,更远的未来将会是人机一体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