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最后一章,我们建议您把握以下三种破局的机会。
第一种:品类破局
企业遇到瓶颈问题,我们往原点上去思考,一定是遇到了根本性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从原点问题去思考,看看如何找到问题的症结。
首先,找认知问题。
消费者对自己的产品认知是不是有历史沉淀,最近几年认知是否有改变?
我们有段时间突然对某直销产品产生了怀疑,为什么?因为,那段时间突然在微信上出现了一些段子,说该公司某某高管不到50岁,就英年早逝,而他正是经营并且长期食用这个某某直销产品的人,这样的网络传言一下就改变了许多人对这个直销产品的认知。
前些日子还有些段子,对牛奶的营养价值产生了质疑,说人类吃牛奶毫无必要,牛奶吃多了会致癌等。不要小看这样的传言,传播久了,就会动摇人们对某类产品的认知。
其次,我们再找一下需求有没有改变。
高铁通了,很多近距离的长途汽车就大受影响,几百公里的飞机航线,也会受到影响。因为,人们对出行交通工具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致命的是,这种变化往往是不可逆的。如同有了手机,当年的BP机就再也没有人用了;有了DVD,磁带、录像放映机就淘汰了。如果你的产品对应的消费者需求上发生了这么致命的变化,一定要及早察觉、及时调头。
那么,如何突破呢?——品类破局!
一定要从小品类进入大品类,如黑芝麻糊,要从糊类进入饮料类。
从被淘汰的品类进入欣欣向荣的品类,如柯达胶卷,应该及时进入数码技术品类。
在有渠道控制能力的时候,抓住时机,增加新品类,如加多宝增加昆仑山矿泉水。
第二种: 运营模式破局
电商,让所有的传统企业坐立不安,又无从着手。
其实,电商也好,传统渠道也好,都是一个模式问题,其原点问题,还是消费者对你的产品的认知与需求。
如果你的消费者认为,烤鸭就是要在炉子里拷足半个小时(认知),而且就是要满足趁热的时候吃那一口才爽(需求),那么你的运营模式就是到处开烤鸭店。
如果,你的销售额增长速度这几年突然慢了下来,一定要找一下消费者对你的品类认知与需求有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转变。这种转变,有没有造成营销运营模式的变革。如果已经出现了这种变革,你就要及时跟上。
你看,苏果、苏宁都变了,京东也出来了,你还在等什么?你的模式不变行吗?
我们电信、移动和联通长期美滋滋地收高额短信费,一个微信出来,大家的社交模式就变了。几个国字号老大遇到了瓶颈,下一步如何变?
银行业长期徘徊,一个余额宝出来,让大家大惊失色,金融业运营模式如何变?
房地产的好日子无忧无虑地过了20多年,宏观调控、产业结构升级的时代不可阻挡地来临了,房地产行业的模式如何变?
第三种: 区域市场破局
家电业长期处于徘徊状态,我们前面分析过,国内市场的消费者对家电的“认知”就是“家电=家具”,对它的需求,就是人家有的我也要有,能用就先用着,有什么新的东西出来了,也不急着换,等旧的用得差不多了再换,或者搬新家了,需要配套新的家电了,再去买。
面对这种情况,家电业集体进行了“家电下乡”的区域破局:从城市区域向乡下突破。
但是,乡下消费者对家电的认知是什么,乡下留守老人与儿童有什么特别的需求,适合什么品类?他们最喜欢什么品牌?他们能接受的价格与支付方式是什么?
回顾这几年发现,好像大家都表现平平。
那么,家电业如何从国外市场突破呢?南宁的东盟博览会都开了十几届了,如何打开东盟市场?海尔、TCL、格力好像都没有给出让国人满意的答卷,他们与华为的差距在哪里?
这三种破局机会的把握都需要咨询师深入企业,深入市场,进行专业的、专门的研究与分析,才能提出有效的战略规划与可落地实施的策划方案。我们抛出这三个破局的机会,是给予各位老板们以思考的方向。下面一节,我们会给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实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