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建模共创会有三个关键成败因素:
1共创会的模型一定是“共创”出来的,只有模型是大家共创出来的,未来公司用于评估基层时,模型的应用才能得到所有基层的支持和认可,胜任力模型才能有效落地,所以共创会是用引导技术做的工作坊,而不是一场培训。
2一定要给大家畅所欲言的机会,在共创会的很多环节大家贡献集体智慧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这时候要充分听取大家的想法,引导讨论最后达成一致。这一点对顾问的要求很高,除了要求顾问对胜任力建模十分专业外,还对顾问的引导技术要求很高,因为现场会有很多不确定的情况发生,经常会受到参与者不同意见的挑战。所以,顾问如果用一种教练的心态,开放、包容、允许所有的不一致出现,就会让共创会的参与者感受到尊重、平等和真正的“共创”。当然,顾问引导的方向一定是朝向公司管理层对这些基层管理者的期望,顾问要紧记一点,过程是“真共创”,但是结果是需要“引导”的。
3共创会是一定要有结果产出的,不管是2天也好,1.5天也好(目前我们的经验是至少需要1.5天),有限的时间内现场一定要产出完整的胜任力模型初稿。不管对于内部项目负责人还是外部顾问来说,这个结果都是评估项目成败的关键交付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