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寡粮

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讲的是川西一群土司的故事。

麦其土司是第一个种罂粟的土司,发了大财,其他土司纷纷跟进。有一年,其他所有土司都只种罂粟,麦其土司则把所有的土地都种上了粮食。来年,络绎不绝的饥民来到麦其的领地上,麦其土司的人说:“每个土司都要保护自己的百姓,麦其仓库里的粮食是为自己的百姓预备的。”

粮食不是银子,也不是金子。但在饥荒的时候,粮食可以卖出银子、甚至金子的价格。这是一个傻子都知道的道理。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文明崩溃。表面上看,这些文明崩溃各有各的原因:战争爆发、瘟疫流行、气候剧变、水源枯竭……但是,所有原因都可以归结到一个终极原因上:粮食不够吃了。

在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快饿死的人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去以暴力的手段掠夺别人的食物。被抢了粮食的人,只要有最后一点力气,也会去抢其他人的粮食。如此恶性循环,所有正常的社会秩序都将荡然无存。而在社会大动荡的时候,没有人能安稳地去种粮食,甚至连种子都不会保留,导致粮食状况连年持续恶化。结果,人口数量在短时间内就会断崖式地急剧下跌,一直到人口数量减少到粮食够吃为止,社会才会恢复秩序。

一个文明的兴旺需要几代、几十代人的努力,延续上百年甚至上千年。但一个文明的崩溃往往还用不了一代人,只需短短十几年甚至几年的时间。

在中国历史上,大饥荒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多数与战争和亡朝相伴。

中国在西汉时有近六千万人口,而到魏蜀吴三国时期,人口跌到七百多万,数量仅相当于现在的宁波、唐山这样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隋末大动荡,短短三十余年,人口从四千多万锐减至一千多万。大唐盛世,安史之乱,人口损失近七成。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所到之处,血流遍野。蒙古铁骑大举南下,中国人口大损九成,仅余不到九百万人。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清兵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中国人口从一个亿跌到一千四百万。受灾最重的天府之国,千里无人烟,百户不留一。太平天国起义,人口再损一亿。

此后,拜玉米、土豆和番薯等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引入,中国人口开始了大爆炸,民国初年已有四万万同胞,以后不再低于此数,但中国人民仍然受灾深重。民国时期,短短38年,就发生过11起大规模饥荒。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过,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万~700万人死于饥饿。如此推算,民国时代曾经累计饿死过上亿的人口。最近的一次大饥荒,距今也不过50多年,60多岁的老人,对此都应有深刻的记忆。

翻看世界史,著名的大饥荒,除了欧洲的爱尔兰和苏联外,其余均发生在以稻米为主食的东部亚洲,如中国、印度、孟加拉、朝鲜和越南等。非洲的大饥荒也不少。

大饥荒,从今以后就再也不会在中国发生了吗?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让人不安。

中国自80年代初开始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数量连年下降,2010年达到最低点的626万。2011年起,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开始解冻,从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与这些政策同步,中国的人口增长数量开始回升,2016年达到809万。新增人口每年将要增加三四百万吨的粮食消耗。

与2010年相比,2016年中国城市人口增加了1.2亿,城镇化率提高到了57.4%,人均GDP提高了80%,达到5.4万元。中国人越吃越好,对肉奶蛋的消费量快速增加。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的《2016全球粮食政策报告》显示,我国每人每年要吃掉59公斤肉类,达到世界平均数的两倍,10年时间翻了一番。其中,中国人吃掉了全世界一半的猪肉。

中国自2004年开始,实现了连续12年的农业增产,这是最近一百年来,中国粮食最长的一个连续丰产周期。但是,中国还在以每年4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耕地。而且只靠粮食单产的提升来实现增产,总会有达到极限的一天。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中国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正在逐渐下降,2016年还产生了负增长。

中国粮食产得越来越多,但吃得更多。中国早已是全球粮食产量第一大国,超过美国1亿多吨。但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全球粮食进口第一大国。中国的粮食自给率跌到85%左右,三大主粮的净进口已呈常态化。中国已是全球头号大米进口国,2017年进口了403万吨的大米。此外,还进口了小麦430万吨,玉米283万吨。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中国粮食进口中,最大的一项就是大豆,进口数量连创新高。2017年,中国进口了9553万吨大豆,其中含美国大豆3285万吨,占当年粮食进口总量1.3亿吨的73%。全球大豆贸易中,65%的大豆都被中国人买走了。豆油约占中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的四成,豆粕则占到国内饲料工业蛋白原料的六成。

2016年,中国进口的大豆、油菜籽和芝麻等油料,一共可榨油1669万吨,加上直接进口的688万吨的棕榈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两者合计2357万吨食用油。同期,国产油料榨油仅1106万吨。中国食用油的自给率跌到了32%。最近5年,平均每年下跌1.4个百分点。如果换算成人数,这意味着如今9.4亿人吃的油需要依赖进口。

中国进口大豆和油菜籽榨完油后剩下的豆粕和菜粕,全都用做饲料用途。简单按照料肉比3.5∶1来计算,进口油料为每个中国人贡献了14公斤的肉食。也就是说,中国人的肉类消费,有1/4要依赖进口油料。

如此巨量的粮食进口确实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粮食安全。但是,中国没有那么多的土地用来种大豆和其他粮食。大豆亩产在300~400斤,9553万吨大豆足足要占用5.5亿亩的耕地,仅此一项就超过中国所有耕地面积的1/4。如果减少大豆和其他粮食进口,势必会让食用油、肉类和其他食品的价格大涨,引起社会动荡。很显然,物价上涨也是中国无法承受之痛。

中国能不能减少大豆的进口?最明显的例证,就是2018年4月的中美贸易战。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的关税,消息刚出,中国市场豆粕价格应声而涨。阿根廷和巴西都在准备从美国采购大豆后再卖给中国。美洲大豆是中国的刚需,大豆不再是能不能减少进口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保证得了充分进口供应的问题。

中国现在还可以从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乌克兰等国进口粮食。如果有一天,美国自己的粮食也不够吃,或者美国不愿出口粮食给中国,中国人怎么办?

同样的问题,也摆在日本人的面前。

表19-1 2011~2016年中国粮食与人口增长

年度

粮食产量(万吨)

粮产产量增长率

净进口量(万吨)

供应量(万吨)

自给率

供应量增长率

人口(亿)

人口增长率

人均粮食(公斤)

人均粮食增长率

城镇人口比例

③=①+②

④=①/③

⑥=③/⑤/10

2011

57121

4.5%

6103

63224

90.3%

3.5%

13.47

0.47%

469

3.0%

51.3%

2012

58957

3.2%

7751

66708

88.4%

5.5%

13.54

0.50%

493

5.0%

52.6%

2013

60194

2.1%

8402

68596

87.8%

2.8%

13.61

0.49%

504

2.3%

53.7%

2014

60703

0.8%

9834

70537

86.1%

2.8%

13.68

0.52%

516

2.3%

54.8%

2015

62144

2.4%

12313

74457

83.5%

5.6%

13.75

0.50%

542

5.0%

56.1%

2016

61624

-0.8%

10920

72544

84.9%

-2.6%

13.83

0.59%

525

-3.1%

57.4%

2017

61790

0.3%

13060

74850

82.6%

3.2%

13.90

0.53%

538

2.6%

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