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为公司招人的事儿苦恼,虽然来应聘的人不少,但是找到合适的人太难了,有小明这样的员工,都算是捡到宝了。那天小明又来找我谈工作,顺便谈了一些关于最近招聘的事宜。
“领导,刚才我听办公室的打电话约人面试,结果快气爆了!”
“怎么回事?”
“电话已接通,应聘者不问岗位就问工资,问完工资之后是五险一金,办公室刚想问他的专业和简历,结果对方说公司离住的地方太远,就给挂了!”
“小明,像你这么优秀的员工已经越来越少了,好好努力!”
“好的,领导,我想跟你商量一下,能不能给我涨工资,小蔡想结婚了。”
“好呀,小蔡要跟谁结婚呀?别人的事你就别操心了,对了,小明,客户的方案做得怎么样了?我想看看。”
“领导,我说的是工资的事儿!”
“正好你提醒我了,上个月你迟到两次、请假一天应该扣500元,回头我会把这钱当奖金发给你。”
“哦,谢谢领导,我赶紧去写方案了。”小明转身出去了。
在品牌农业领域,多数企业的销售队伍规模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行力差,不仅中小企业如此,很多大企业也面临这样的问题,老板常常感慨:“现在的销售队伍不行啊,招到合适的人太难了!”
事实确实如此,而且短时间内也难有改观。
不仅是在营销层面,对农业企业来讲,前端种植、养殖环节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与社会资源对接的优秀人才也是捉襟见肘,目前此项工作大多是由老板承担,无形中制约了企业运营效率甚至是企业的发展。
我们以销售人才的缺失为例进行说明,对那些整天忙着跑资金、跑政策,忙着找路子、找关系的老板来讲,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尽管问题很明显,自己也不满意,但真正重视这个问题的老板并不多。
目前,中国确实存在用工荒的难题,不是人不好招,是合适的人太难找,合适又能踏踏实实跟着企业一起干的人就更难找。然而,这不农业企业独有的问题,而是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只是在农业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农业的品牌化经营刚刚起步,从业人员数量少,有成熟经验的人更少,加上受整个用工环境的影响,问题就更加凸显。
对于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依靠企业或个人难以解决,但是企业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用人方式,避免受这个限制性因素影响。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看到,尽管现实存在招人难的问题,但是企业自身的问题才是根本,它让企业招到并留住优秀的人才变得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