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在策划线上训练营活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引流课程的设计
社群训练营活动想要实现更大规模的用户引流,其中引流课程的设计是第一要素。其必须要具备刚需、大众、低价、体验号、有干货等特点。同时,引流课程必须要跟之后的高价课程有足够的关联度,可以产生转化闭环。从付费/免费引流一波用户——通过训练营模式营销——把这批用户转化成一个高付费用户,这就是一个群发售闭环。
(二)训练营的基本配置搭建
运营工具的配置,包括发布作业的小程序、用于授课的直播、回放等。这些工具都需要提前进行测试,看在使用上是否流程、各链接跳转间是否会出现BUG等。此外,在教学人员的配置上最核心的是三个:助教(班主任)、讲师,以及负责SOP优化的运营。每个人都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制定相应的话术脚本等。
(三)课程周期制定
训练营活动在课程教学周期设计上,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类:第一个是以社群为主的引流,一般是7~14天的训练营周期设定;第二个是以直播为主,社群为辅的引流训练营,在周期设计上则会相对比较短,一般是3~7天为主。
具体设计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课程内容和同行、竞品的差异性;
2自己的社群运营人员销售能力可以完成多少天精细化的教学服务;
3引流课的内容需要多少天可以讲透,并且让学员有收获感。
(四)高客单价产品的有效衔接
从引流课程过渡到高客单价产品,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从讲课内容中找到一个用户痛点,从而来引出付费课程。然后通过对付费课程进行介绍,让用户更进一步认知到付费课程的价值,了解具体可以解决其什么样的问题。从而对付费课程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认可。最后,再配合水军剧本设计来完成付费课程的转化。
所谓的水军剧本设计,通常就是包括四个步骤:
第一步:安排往期学员进行分享。
第二步:安排水军发出提问,由讲师回答疑惑。
第三步:发布付费课程活动,例如限时抢购、拼团等。
第四步:将学员付费截图发布到社群里,刺激学员下单购买。
案例:斑马AI课快闪社群实战分析
所谓快闪,其实是一种短暂的行为艺术。而社群运营中的快闪群,可以简单理解为: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周期内,通过一系列的剧本,引导用户完成某些具体行为,最终实现成交目的。这类社群从建立、产品发布到最终转化,往往都是以天,甚至是以小时为单位,利用提前设计好的剧本来引导用户、刺激用户快速下单、批量成交,等到最后活动结束,就会立刻解散社群。
快闪群活动营销,适合于大部分商家。无论是新品发布、想要快速获取用户的电商从业者,还是线下实体商家,想要提高用户到店率等,都可以参考快闪群的运营攻略。之前有一个美妆护肤类的商家,利用快闪群开卖近2小时,就实现了上百份的销量,群内转化率达到了惊人的66.9%。
快闪群营销活动具体该怎么策划、应该如何运营呢?快闪群活动想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选品+剧本设计。接下来我会用一个实操案例,带你全流程拆解快闪群具体的玩法攻略。
斑马AI课快闪群活动
斑马APP,是一个针对3~8岁孩子打造的学习平台。
1.选品
就快闪群活动的选品来说,需要符合低成本、高性价比、受众广这三个核心原则。如果产品不具备以上特点,最好的办法就是设计出一款符合要求的引流类产品。
斑马AI课的客单价在2000多元,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这是一个比较高的客单价,如果直接推这个,转化效果肯定会非常低,甚至是没有转化。毕竟面对这个价格的产品而言,用户是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就作出决策的(需求三角模型中的能力)。
所以,斑马AI课首先在前端设计了一款低价引流的产品:“19.9元体验课。”也就是所谓的诱饵。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尽可能降低用户在决策阶段的能力成本;另一方面是筛选精准用户。
除此之外,快闪类社群活动在选品上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则:
(1) 快闪群活动选品通常只建议两种类型:客单价最好控制在百元以内,可以是需要推广的新品,也可以是借助节假日营销节点做促销活动的畅销款爆品,不太建议是清仓尾货。因为快闪群核心是从众心理,那些平时就卖不出去的滞销品,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抢购氛围的。
(2) 快闪群活动是要实现批量成交的,因此选品时一定要考虑需求三角模型中的能力因素。选择的产品,一定是用户能在短时间内决定买或者不买的轻决策产品。如何判断自己的产品是否符合轻决策呢?判断标准如下:
第一,购买前是否需要咨询别人。
第2, 产品对大众来说相对陌生,需要经过用户教育的过程。
第3, 需要长期沟通、跟进才能成交的产品(例如电器、数码产品等)。
如果你的产品符合以上3个标准中的1~2个,就属于重决策产品,例如珠宝、汽车、数码产品、顾问服务等。
当然,并不是说重决策类产品就一定不能做快闪群,但需要先用低价的引流品来做,再筛选精准客户,做更深层的沟通和销售,就像斑马AI课这个案例。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快闪类社群要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实现转化,所以在选品上切忌品类过多,以免造成用户注意力分散。通常一场快闪群营销活动,以一个单品来作为爆款进行推广,效果是最佳的。
2.剧本设计
快闪类社群,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是提前设计好剧本!跟短视频一样,一个优秀的脚本内容对于短视频运营来说至关重要。而快闪群的成功与否,最大限度上取决于剧本设计的好坏。
快闪群的剧本创作核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建立用户信任感。
如图7-9所示,把所有付费购买的用户拉到一个群里,然后根据引流课程的内容安排群内成员学习。整体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
一是进行开营仪式,由班主任来介绍群内信息、学习计划等。
二是引导学员做自我介绍,目的就是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
三是安排学习内容,包括每天学习安排、学习总结及预告第二天的内容。同时,老师也会对一些成员提出的问题、学习中的困惑,给予解答。
最后,由运营人员引导,让群内成员对学习过程进行分享。
图7-9 付费购买流程
以上过程就是为了强化用户体验和感受到课程的价值,也就是建立用户信赖感的过程。同时,在这一步的时候,斑马AI课还设置了一个奖励机制,叫作完课奖励,就是每当学员听完所有课程,就可以得到一个代金券,分享出去之后,好友和你自己都会获得购课优惠。这可以有效刺激学员听完全部课程,从而体验到产品价值。其实,这在绝大多数的教育型社群中都有,因为对于知识付费来说,产品体验就是听课,只有用户听完了某个课程,才能知道课程的好坏,从而产生进一步消费和复购的可能。
第二个阶段:造氛围、促转化,为快速实现客户成交打下基础。
斑马AI课的运营人开始跟群成员进行私聊,提供一对一的服务。这跟第一阶段其实是同步的,一手抓社群、一手抓私聊,通过运营人员的私聊,既能满足用户被尊重的需求,又能让运营掌握客户需求,从而进一步深挖,为之后的成交转化做情感等方面的铺垫。当然,也会利用朋友圈等渠道不断地塑造口碑。
等到引流课完成之后,就需要通过私聊来实现成交转化。一般就是告诉用户,后面还有什么样的课程,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等。
另外,斑马AI课有一个家长课堂,其实就是一场直播。他们的具体做法就是先进行直播活动的预告,同时配合奖励机制,也就是一套虚拟的斑马币,用户可以利用斑马币兑换奖品。以此来激发用户参加家长课堂,并在群内进行直播预告转发。快闪群活动的核心是利用从众心理,因此氛围感的打造十分关键。斑马AI课会通过激励手段,让每一个用户都去群里晒单,具体晒的内容包括学习心得、参加活动后获得的福利等。如图7-10所示。
图7-10 家长课堂
通过直播活动、私信邀请、群内分享等一整套动作,家长被教育了,用户黏性也增强了,产品体验也做了,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做转化成交。
第三个阶段:持续追销,实现最终转化。
斑马AI课最后会通过一个活动,例如现在购买,可以享受某种优惠的形式,来制造紧迫感,促成用户成交。
所以,通过直播来教育客户,之后再通过私信来做成交,最后再让已经成交的用户,在社群里进行第二次的晒单(主要是晒抢到的优惠福利,低价购买到的系列课的内容,同时也会伴有晒单奖励)。
这样一套逼单攻略,就可以让那些还在观望、犹豫的用户,最终下定决心付款购买。
快闪群三个不同阶段的运营核心是不一样的:
在第一个阶段,主要目的是建立用户信赖感。这时候,我们设计的剧本内容要有以下四个重点:
(1)要想办法让用户使用我们的引流产品,通过产品使用来建立信赖。
(2)设置完成任务的奖励机制,激发用户去完成,我们希望他们采取的行为动作。
(3)群管理、群托等社群成员,想办法带动群内分为。
(4)引导用户分享。
上面这些基本上是快闪群第一阶段的运营重点,周期一般1~2天。因为快闪群本身就不是长期运营的社群,是一个又一个短而快的存在,所以时间上要有所压缩。
当进用户信赖感培养的差不多的时候,就进入快闪群的第二个阶段:成交预备期。对于运营人来说,具体工作就是通过私信、激励政策、转化话术等内容,引导用户分享使用产品心得,进一步挖掘用户深层需求,或者可以利用现在比较火的直播形式进一步教育客户。整体上说,就是在剧本设计上要为最后的成交转化做好铺垫。
第三个阶段:持续地追销。把前面通过私聊,挖掘出的、有刚需和较强消费能力的用户,进行快速的逼单。同时,利用已经成交的客户,激励他们晒单,形成抢购氛围,激起群内的羊群效应,让更多客户跟风、成交。
快闪群的核心,就是短频快!利用短期剧本,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成交转化的目的。所以,在运营的过程中,一不要贪图长效,当遇到明显短期内无法成交的客户,就果断沉淀到个人号去,不要试图实现当下交易,这样会浪费运营人员的效益。另外,要有一个优质的短期剧本作为整体的运营策略支持。
表7-4 快闪群剧本SOP
表7-4是一个5天的快闪群剧本SOP,在实际运营中可以根据行业属性和具体的内容,适当的延长或者缩短。但是个人建议,快闪群这类的,时间不宜太长,而且所有的营销动作一定要全部前置!也就是说,要把用户信赖建立、激励政策、产品体现等,全部在前三天走通(以5天来策划)。除非你的产品是比较特殊的,或者说客单价特别高,可以适当延长,比如7天左右。
以上就是快闪群活动的全流程拆解了。除此之外,在活动的最后,我们也需要做以下这两件事,来确保活动的完美收尾。
(1)用户分流
虽然不可否认,就快闪群而言其流量是一次性的,但其中的用户依然有长期运营的价值。因此,在快闪群解散之前,我们可以通过专属福利、物流查询等钩子,把用户沉淀到企业微信号或者其他社群里,进行长期的运营。
例如可以在快闪群解散前,在群里发通知,告知用户如果下次还想参加活动可以添加群主微信,私聊发“1”,有活动会第一时间通知。这样我们就能把用户沉淀到自己的私域流量池里。这些用户或许是对价格比较敏感的,可以有针对性地打上标签,便于后期的精细化运营。
(2)售后反馈
对于社群运营来说,任何一场活动,除了前期宣发造势需要做足,在活动售后阶段,也需要做好足够的承接工作。可以利用朋友圈和社群,发布打包发货、活动战报、用户反馈等内容,加深用户对品牌和活动的印象。
如果活动效果特别好,还可以趁热再组织一场限时返场活动。当然,如果要策划限时返场的活动,就不太建议继续采用快闪群这种形式。可以通过私聊成交的方式,比如刚好有顾客退货,或者申请加货等,总之给用户一个补单的理由。
快闪群活动其实是一种非常重运营的转化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需要运营人投入大量的精力,也需要配合更多的玩法(例如红包、接龙、订单雨等)来不断打磨、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剧本的设计!因为活动本身非常考验运营人对整体节奏的把握,因此剧本的优劣,可以直接决定快闪群活动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