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目前的工程市场操作——关系至上

我是做瓷砖生意的,平时喜欢结交圈内的朋友,我加入了很多专业的论坛和专业的QQ群,平时在里面除了互相请教技术问题外,还提供生活信息,比如,哪的饭店好吃、实惠,点哪几个菜实惠等。

在一次聚会上,一个网名叫“6月雪”的网友谈到他们电力系统下属单位准备改造一家酒店,还告诉我三个关键人物和他们的关系。甲是领导,负责整体规划;乙负责采购;丙负责技术。当天我就打电话拜访乙,幸运的是,这些单位好像平时接触的建材商不多,我们约好见面。

我的策略很简单:甲方是多人决策的公司,三人中我必须搞定两个人,我选择主攻乙和丙。我在陪乙吃饭的过程中和乙成了朋友,饭局中乙向我吐苦水:家里5口人,挤在70平方米的二室一厅中,楼盘价格逐渐上涨,想买房又差几万元。我没有请示领导,拿出包里随时备有的现金,豪爽地请他收下,一番客气后,他打了借款条,收下了钱。后来,乙给了我们很多支持。

丙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技术人员,强调技术至上,我们的品牌虽然是一线品牌,但这个工程中的精工砖比例较大,我们这类产品比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在耐磨度上稍差一点,令我非常为难。经过了解,丙也是需要钱的人,但以他的性格不会接受我的馈赠的,我还得另想办法。我打听到他的夫人在电力系统的小学里教数学,电力系统只有初中,没有高中,初中升重点高中竞争很激烈,所以小学和中学的待遇差了五倍。我去初中找校长,说我要捐款,校长非常高兴,夸我们大品牌境界高,我提了一个条件,帮我把丙的夫人调来教书。校长本来也要招人,考察了一下丙的夫人的能力。一个月后,夫妻俩到校长家里去道谢,刚好我也去拜访校长,大家都明白却没道破。从此,丙也给了我很多帮助。

电力系统项目在我跟了3个月后更换了负责人,甲被调走了,k君负责这个工程。k君风格和甲不一样,k君喜欢自己做决定,会否定下属的意见。更头痛的是,k君以前和我们的竞争对手合作过,力推竞争对手的品牌。在上司的高压政策之下,乙和丙逐渐失去话语权。

我为此大受打击,制定了新的战略——以大制大。

我找该市电力系统负责人的办公室主任帮忙,他开始参与到本工程中,力挺我们的品牌,而k君要在电力系统升职,就要给领导留下好印象。然而,在最后的开标会议上,他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在关键时刻,丙发言指出:虽然对手的产品耐用性很好,但出于技术上的综合考虑,我们的产品镜面感强一些。在日常使用中,客人的鞋是最大的摩擦源,我们的耐磨性足以满足这个要求,不必追求过高的耐磨性……最后,我终于拿到了这个大单。

我们之所以提供这个案例,是因为在建材市场上,大家的共识就是关系至上。关系成功了就是项目成功了,关系是工程项目中最关键的项目。

这个案例表明:平时广撒网,抓住身边的机会,通过内线了解甲方内部隐形信息和博弈关系,重点公关关键人物,打消他们的疑虑,直至完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