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车辆维修类型结构分析

不同的车辆维修类型,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找到提升服务站快修能力的有效方法,还需要对车辆维修类型进行深入的结构分析。

一般来说,可以将汽车维修种类分成三个大类、十一个小类,如下:

(1)纯保养类项目:新车首保、里程保养、轮毂保养、新车首保+里程保养、里程保养+轮毂保养。

(2)混合类项目:新车首保+一般维修、里程保养+一般维修、新车首保+里程保养+一般维修、轮毂保养+一般维修、里程保养+轮毂保养+一般维修。

(3)一般维修类项目:不涉及保养类项目的维修,即一般维修。

我们对5月份该服务站进站维修车辆(不含外出服务与上门服务)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图3-5 5月服务站进站车辆维修结构分析图

如图3-5所示,该服务站以5月份数据为例,进站维修车辆合计657台。其中,纯保养类项目(不含一般维修)占比合计为24%;一般维修比例为58%;保养类项目与一般维修交叉类的合计比例为18%。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3个主要结论:

​ 客户平均维修时间较长,达到2.5小时;

​ 保养类车辆台次比例较高,涉及保养类项目维修台次比例合计为42%,纯保养类项目台次比例为24%;

​ 该服务站具备推行快修组的入场台次结构,即将纯保养类项目归口快修组进行专修,以此提高维修效率,缩短纯保养类项目的维修时间,提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