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情景:国际、产业和组织情景

我们在前面的“战略维度3+1”中,提到其中一个维度是“战略情景”,战略情景包括国际情景、产业情景和组织情景,如图16-1所示。

图16-1 战略情景

战略管理必须考虑具体的、不同的情景。例如一家成熟企业当遇到“指数级”企业,应如何思考未来的战略?当企业进入“战略无人区”,又应如何思考战略?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腾讯)采用一种叫作“二元性组织”的架构,二元性组织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成熟企业进入创新业务时的组织结构创新,这些都属于组织情景的问题,很难通过通用战略理论来解决。此外,一些战略常见的困惑,都是因为没有区分战略情景:一些人认为战略赶不上变化,这可能对于初创型企业是成立的(即使是这样,也是在某个非常特定的阶段),而对于成熟企业尤其是大型集团型企业,没有规范的战略管理是难以想象的。

产业情景也是类似,新兴产业和传统行业依然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了新的“波士顿矩阵”(详见第五章“战略思维”相关介绍),认为不同产业应该有不同的战略思路及其主题(例如经典型战略的战略主题是“做大”,适应性战略的战略主题是“求快”,愿景型战略的战略主题是“抢先”,塑造型战略的战略主题是“协调”)。

我们在第六章至第十四章介绍了战略内容,重点介绍了BLM模型;在第十五章介绍了战略过程,介绍了华为的DSTE及华润的6S,这些是较为通用的方法,但需要结合不同的战略情景灵活应用。以“市场洞察”为例,不同的组织情景和产业情景对工具的使用要求有很大的差异,如图16-2所示。

图16-2 不同组织情景与产业情景对战略工具的使用

国际情景更是如此。当一家企业走出国内市场,进入全球市场竞争,必须思考它的国际化战略。战略是选择,完整的国际化战略包括一整套完整的选择方案,这些选择被划分为以下要素:进入国别、进入模式、竞争方式、进入路径和运营模式。这些要素依然可以化分为业务设计的范畴,但是又有区别(如表16-1所示)。

表16-1 国际情景下的业务设计

常规国际化战略模型

BLM

说明

进入国别

客户选择

我们将进入哪些国家和地区?

在这些区域将运用哪些渠道?

竞争方式

价值主张

国际化如何能使我们的产品对客户更有吸引力?

是低成本还是差异化?

进入模式

活动范围

我们将采用哪种国际市场进入战略?

是联盟、收购还是新建投资?

进入路径

盈利模式

我们什么时候国际化?

我们要用多快的速度来拓展国际市场?

运营模式

战略控制点

人才

管理

财务

营销

供应链

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