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塔尔眼中的钢铁业

第一,全球化。米塔尔的儿子在接受采访时曾经专门谈到父亲对全球化的独到理解:“一直以来,父亲与很多企业家的眼光都不同,很多人都以为钢铁业是一个地区性很强的行业,而父亲坚持认为,钢铁业应该全球化。全球钢铁业最后应该是几家公司的天下。”正是基于对产业趋势的独特理解和洞察,米塔尔坚定不移且独具匠心地进行着全球化布局,最终把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全球罕见的无母国型跨国公司,实现了彻底的全球化经营。

今天回头来看,米塔尔表面上不显山不露水的低调扩张背后,清晰可见一幅精心运筹的全球化路线图:1989年,米塔尔收购位于特立尼亚岛和多巴哥岛的Iron&Steel公司,迈开全球并购第一步;1992年和1994年,米塔尔分别并购墨西哥第三大钢铁厂和加拿大第四大钢铁厂,他选择在美国前院和后院进行布点显然意图深远,米塔尔早已将目光投向全球钢铁业的制高点美国;1998年和2004年,米塔尔如愿收购美国第六大钢铁公司内陆钢铁,一举成为全球钢铁巨头;在美国市场同时进行布局的是欧洲市场,1995年米塔尔成功收购德国最大的盘条生产商,并自此开始在欧洲各国大量并购即将倒闭的国有钢铁公司。这些表面看似零星的并购直到2006年才引起业界的惊呼,当年1月米塔尔出人意料地提出收购欧洲钢铁老大阿塞洛,人们在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却“突然”发现,整个欧洲的重要钢铁企业已几乎被米塔尔悉数收购,心有不甘的阿塞洛此时别无选择。

第二,成本。米塔尔对于钢铁产业中“成本”要素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具有超乎同业的认识和重视。与我们的想象不同,米塔尔对于钢铁厂管理看重的是成本和利润,而不是产量和规模,“我追求的是利润,而不是产量,如果没有利润,产量越大反而越危险。”事实上,全球许多钢铁企业走向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都是追求产量和规模,而忽略了成本和利润。

从经营印尼的第一家小钢铁厂开始,米塔尔就在成本控制上下尽功夫,其后更逐步完善形成一整套精确的成本管理技能,米塔尔在全球所有钢铁厂不折不扣地推行同一套非常量化、非常详尽的成本控制标准,精心打造的成本竞争力成为米塔尔不断扩张的重要基础,成为米塔尔创造一个个“并购之后迅速扭亏”奇迹的独门绝技。

与依靠廉价生产要素投入获取低成本优势的常规路线不同,米塔尔的成本绝技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两项关键性技术创新。米塔尔在业界开创出“电弧炉炼钢工艺+直接还原技术”的创新模式:采用直接还原技术生产生铁做原料,采用成本较低然而非主流的电弧炉炼钢工艺进行生产。与当时主流的“高炉炼铁+转炉炼钢”模式相比,米塔尔的技术创新成功实现了低成本持续生产品质稳定的钢材的目标,并以此形成了独特的竞争力。

第三,并购。米塔尔坚持认为,“从零做起不可能做出一家超大的钢铁公司”。米塔尔全球化布局的实现靠的是卓有成效的跨国并购,这位钢铁大王同时也是地地道道的并购大王。值得一提的是,而米塔尔的跨国并购同样具有独到的风格和模式:主要收购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在选择并购对象时拥有一套独特的原则和诊断方法,“如果不能在两年内扭亏,就绝对不会接”;在并购完成之后直接施行屡试不爽的“更换管理团队、推行‘电弧炉炼钢工艺+直接还原技术’模式、精确的成本控制和利润管理”三大手术;例如通过有效的员工自我管理激发员工的自信和热情,重新激活并购企业的整个团队等。

表面来看,米塔尔的成功似乎并不神秘,道理也并不深奥。然而事物发展的规律往往是这样,当多数人形成基本共识的时候就意味着已经时过境迁,今天钢铁业对于“全球化”“成本”“并购”这些趋势与策略的认识早已不存在什么异议,但放在20年前、30年前,又有多少人会认同和欣赏米塔尔的判断与做法呢?

创新者的成功恰恰是建筑在超越常人的前瞻力和洞察力上,恰恰是成就于特立独行的模式选择与坚忍不拔的耐力和坚持之中。以今日眼光视之,米塔尔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其基于对产业本质、产业趋势、产业关键环节深刻理解和洞察基础之上的独特模式选择,这一模式体现于环环相扣的三个基点:以全球化为引导,以跨国并购为手段,以成本管理为支撑。表面看似零星、杂乱和无章可循的每一项举动背后,其实无不是围绕这一精心设计的模式展开。而如果没有独特的产业理解,米塔尔怎能如此地另类,又怎能如此地成功?

基于对产业环境、产业本质、产业趋势、产业关键环节等方面的深刻、独到理解而构造独特的成长模式,是企业模式创新的又一重要思维路径。与“需求创新”思维路径相比,“产业洞察”对企业和企业家的要求更高,实施的难度和风险更大,相应地,采取这一创新路径能够取得成功的企业要少得多。但模式创新一旦成功,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利益和价值,企业赢得的竞争优势也更加难以被超越。

“产业洞察”创新逻辑的内涵和应用无疑要丰富和深广得多,本书根据目前的案例研究成果,暂时提出四条细分路径:洞察产业本质特征,洞察产业发展趋向,洞察产业关键环节,洞察产业消费趋势。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划分,实践中并不存在四条路径的明显区分。换句话说,在每一个具体案例上,可能同时具有我们描述的几种路径特征,很难简单地说它只属于某一细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