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苏格兰:“闹独” 税收成“分手”理由

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将举行全民公决。这意味着,如果半数以上的选民支持独立,苏格兰就会脱离英国,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吸引世界眼球的是:一方面,支持独立者正在不遗余力地宣传独立的好处,竟然写了600页的分手宣言《苏格兰的未来:独立苏格兰指南》,认为英格兰已经配不上他们了。另一方面,以首相卡梅伦为首的统一派,也在拼尽最后的力气挽留。卡梅伦的喊话相信是发自肺腑:我不会一直执政下去……请不要把这个家庭拆散!

事情闹到这个份上,在英国现有制度框架下,恐怕双方只能把赌注压在最终的选票对决与血拼上了!问题在于,苏格兰独立派为何如此决绝?如此义无反顾?泛泛而言,或有千千万万的原因,既有现实的,也有历史的,既有政治、经济的,也有法律、道德、习惯的。

然而,根本说来,或是因为自由对公正的冲击,或是因为强制对自由的侵害。至少在苏格兰独立派看来,英国的强制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侵害了他们的利益,已经陷他们于不公正的境地。因此,独立是为了捍卫苏格兰人的自由与公正。

独立派告诉苏格兰人的是,尽管他们只有531万人口,约占英国总人口8.34%,但却占全国经济总量的9.2%。如果以人均GDP计算,他们在全球排名前20。而在过去的33年中,他们人均每年缴纳的税款,比英国其他地区要高。而且,他们总共还为英国的负债利息贡献了640亿英镑。更为不公的是,他们的北海油田价值有1万多亿,但长期以来的税收收入,大多进了英国政府的口袋。仅2013年,北海油气就为英国政府贡献了47亿英镑的收入。而一旦苏格兰独立,90%的北海油田控制权就会回归。同时在独立派看来,苏格兰是除伦敦之外最受欢迎的外商投资地,吸引了11%的外商直接投资。同时拥有全欧洲25%的潮汐能和风能资源。凡此等等都说明,一旦苏格兰独立,肥水就不会流入英国政府的他人之“田”,而且,还可通过大幅削减开支,比如三叉戟的核武器开发等资金,减轻苏格兰人的税收负担,从而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因此,至少目前在独立派看来,“分”比“合”好,利大于弊。

可见,独立派的本质诉求在于:“合”则对苏格兰人不公,主要体现在税收负担重,但福利待遇不成比例,不公正不平等;“分”则苏格兰人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有机会消减税收不公,使自己的付出与回报成比例。事实上,独立派之所以主打“税收”之牌,就在于税收是国民与国家之间就公共产品交换价款缔结契约的活动。因此,这个契约缔结过程的自由与平等,以及内容的公正与否,都关系着国民与政府之间税收权利与义务分配的公正平等与否,以及每个国民福祉总量的增进还是消减。税收公正,则国民与政府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就公正,二者关系就和谐,共同体的基础就牢固,独立与分裂就没有土壤和市场。反之,则国民与政府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就不公正,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不和谐,共同体的基础就不牢固,独立与分裂的土壤就存在,市场也就形成,理由也会变得充足。

苏格兰的独立与统一,究竟是福是祸,那必定是苏格兰人民自己的选择,是他们自己的自由。至于他们万一离开英国大共同体之后可能遭遇的挫折与损失,那也是他们必须认同和承担的代价。教训他国或应记取,但却必须学会对自由价值的尊重。也就是说,独立或统一,都是有其根据与前提的。没有绝对的统一,也没有绝对的独立。统一有统一的前提与条件,独立有独立的根据与理由。但真正的智者,应是见微知著,善于并勇于由因推果,未雨绸缪,做好自己的事。

或许这就是苏格兰“闹独”给世界各国的最大启示与警示。财税问题如果不处理好,轻则会遭遇社会治理的小危机与小风险,重则便会危机国家的统一与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