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花集团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
什么样的企业是家族企业?一旦企业的创始人在退休时把所有权和经营权传给他的家人,并且这个家族控制了企业的多数股份,那么就可将这个企业认定为家族企业。鲁花集团完全符合这个定义,一个家族企业上市了,并不等于马上就会“非家族化”。一个企业只有在股份不断稀释的过程中,家族色彩才会变得越来越淡。
家族企业其实是一种与国有企业颇为相似的企业形态。一般人都以为,在一个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是为了家族利益打拼,会更讲奉献、更加卖力。其实不然。国有企业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带来的,往往是吃大锅饭、得过且过、化公为私等不良风气,家族成员在家族企业中的表现亦可能如此。当然,家族企业相对国有企业的优势在于企业所有者的产权是清晰的,企业所有者有动力去设计出赏罚分明的管理制度,并身体力行,实现对员工的正向激励。
反过来说,一个治理良好的家族企业,一定是做到了对家族成员的良好约束,既发扬家族企业凝聚力强的优点,又避免家族企业常见的公私不分现象。
虽然在鲁花高层中有不少老板的亲戚,但对于人才,鲁花也会进行不拘一格地提拔。某个大区的经理,竟是从导购做起,从业务员、办事处主任、分公司经理这样一路提拔到大区经理这样的高管岗位。这样堪与格力董小姐比拟的传奇经历,在传统消费品公司中是很罕见的。
不过,当鲁花发展成全国性品牌的时候,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可是,据说鲁花的员工按照地缘远近可以分成好几个圈层(其实多数家族企业都有类似的圈层)。最核心的内圈是和老板娘一个村里的,第二圈是和老板一个镇上的,第三圈是莱阳人,第四圈是烟台人,第五圈是山东人,第六圈是其他省份的人员。鲁花集团的地域色彩太浓厚,莱阳籍员工占了大多数,不少人沾亲带故,就容易因远近亲疏而形成各种无形的小圈子。人事关系复杂,一定会妨碍外部职业人才的引进。在鲁花集团,中高层的关键岗位,几乎全是莱阳人。
家族企业常见的居功自傲、论资排辈、独裁专断、溜须拍马等各种现象也在鲁花出现了。诸如:年老的同志瞧不起年轻的同志,年轻的同志瞧不起年老的同志;有文化的同志瞧不起有经验的同志,有经验的同志瞧不起有文化的同志;有些同志凡事自以为是,不愿意和大家商量;有些同志干工作始终在看领导的脸……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有鲁花基层员工在网上这样曝光一位“在鲁花工作了九年的业务主任”:“有些分公司领捣(原文如此)直接说:我让你挣钱你就挣钱,不让你挣钱你就不挣钱!要么同流合污,要么你就不适合鲁花的文化!和我一条心就是融入团队,不是就不适合在鲁花工作!我们不是为鲁花公司干的,我们是为钱干的!”像这样倚老卖老、仗势欺人,而且曲解鲁花文化的“领捣”,相信绝非个案。当然,几乎所有公司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现象,大权在握的“地方诸侯”尤为严重。如何既保证团队的“狼性”,又防止“水至清则无鱼”,则考验着每一个企业管理者的智慧。
面对此情此景,孙孟全忧心忡忡,思虑良久,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灵感。孙孟全早已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列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 2000 年开始,鲁花就形成了晨读的制度。每天 7 点半上班后,从生产基地到营销分公司,在会议室、食堂或操场上,所有干部员工拿出30分钟的时间,学习鲁花的自编读本《鲁花生生之道》及《道德经》《易经》《论语》《了凡四训》《弟子规》等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全年工作日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对于重要的理念和章节,孙孟全还会请管理大师来讲解,甚至自己亲自做详细阐释,并要求领导干部熟记于心,做到知行合一。在此基础上,孙孟全建构起了一套独特的管理哲学。
图 6 球体核心论,人生成功三步走
“‘球体核心论、人生成功三步走’是鲁花文化的根基和源头。我根据大自然中太阳、月亮、地球、星星、原子、中子、质子等球体结构的组成,以及人类社会是由国家、民族、团体、家庭等团队组织组成的客观存在,发现球体和团队都具有核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球体和团队,这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如何在团队中生存与发展,如何融入团队、形成球体、做成核心,整合社会资源,取得人生成功,这是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
孙孟全从他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观察中,总结出万物都有团队和核心的客观规律。用孔子的说法,这就叫“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孙孟全认为,他人与自己的关系,就是一个球体与核心的关系。如果以自己为核心,成功地构筑出一个球体,需要分成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一人一太极”,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奋斗目标定位。一个人就好比是一个正三角,正三角的顶点,是成功、是高峰、是第一,总之是人们必须追求的目标。人生有了一个目标高点,就不会迷失方向,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步,“一阴一阳之谓道”,人要学会与另一个人的相处,不管这人是自己的领导还是下属,是农民、消费者、代理商、竞争对手还是社会群体。当两个人,也就是两个三角形相遇时,就要结成一个正三角和倒三角在顶点处的结合。这个时候就要讲辩证法,学会一分为二、二合为一地看问题。单纯讲自己时,要把自己定位在正三角的最高点,自信且充满激情;面对别人时,要把自己定位在倒三角的最低点,尊重他人、谦虚谨慎。能做到这一点的,即使你再平凡,也是平凡人中的一个英雄。
第三步,“简易八卦、生生不息”。如果自己与每个人都能形成这样的正倒三角形的联结,比如说是四对四,那就形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八卦图。如果自己能与无数人都形成正倒三角形的联结,那就突破了二维平面,形成一个三维立体的球体。这时候,你的角色就实现了从英雄到领袖的转变。你的能量有多大,辐射力就有多大,球体就有多大。如果你能够成为一个核心型人才,所做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需要注意的是,孙孟全的球体核心论,决非说只有他孙孟全是一个核心,公司所有人都必须形成一个球体来围着他转。孙孟全的哲学思想高明之处在于,他认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球体的核心,不管你是位居公司高层的领导,还是在平凡岗位上的一个普通员工。只要你做到了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你就可以形成以你为核心的球体,实现从个人到英雄、从英雄再到领袖的转变。
孙孟全的球体核心论其实源于孔孟的儒家思想。孔子称“推己及人”,意思是一个人先得克己修身,然后才可“本立而道生”,孟子亦自称“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在儒家思想数千年的塑造之下,中国就形成了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认为的圈子文化或网络文化:中国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像石子投入水中形成的一圈圈波纹,或者是一个蜘蛛结成的网络。圈子可大可小,网络能伸能缩,全凭这个圈子或网络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圈子或网络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界限是模糊的。而西方社会则像一捆柴,每根柴所在的位置是清晰的,与其他柴的界限是分明的。13
球体核心论要求每个人在对自己时要拼命努力,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他人时要谦虚谨慎,摆正自己的位置。可是,球体核心论出现的最大风险就在于,这个“球体”可能积极向上、满满的正能量,也可能结伙谋私、贪污腐败,全凭“核心”一己所欲。“大公无私”与“公私不分”,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这与西方社会讲究“公私分明”的文化是很不相同的。
孙孟全也看到这个问题,他又制定了《鲁花人的行为准则》予以补充,虚实结合,让球体核心论能落到实处。《鲁花人的行为准则》只有四条内容。
贪腐行为零容忍。
帮派行为零容忍。
质量投诉零容忍。
安全事故零容忍。
排在第一条的是“贪腐行为零容忍”。
腐败,是中国消费品营销公司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天高皇帝远”的驻外分支机构,更是管理上的难点。因为中国社会信用基础薄弱,市场环境本身也不规范,存在大量无合法票据的灰色支出,例如法律禁止但超市却必收的条码费等,给贪污腐败制造了不小的空间。
曾有鲁花基层员工在百度贴吧上披露分公司的腐败套路(个别错字系原文如此):
鲁花要发展先反腐,特别是那些自以为是的老资格的分公司领捣。
分公司领导轧鲁花油水一般规律是。
一、业务主任配合经理从福利客户扣回扣,一般外在表现方式为老业务员待两年就换掉,业务主任价格、客户一把抓,市场终端价格执行最高价,分公司销量多年没有进步的,公司领导与业务员关系紧张,团队没有执行力,一些总部派去的大学生待不住,分公司多年没有培养出后备人才,特别是经常有举报现象的;
二、品牌经理配合经理轧鲁花广告费,与广告商串通制造假合同或是双重合同,部分小的分公司品牌经理由业务主任兼任者更是不言而喻。
三、财务会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财务账目和报表做得十分完美。
四、特别重视分公司直作的市场,直做市场占整个分公司销量比率一半以上者为甚,而且直做市场福利团购比例占据本市场一半以上者甚之又甚。
“贪腐”往往与“帮派”相关,没有团伙上下合作,贪腐举动也很难操作。“帮派行为零容忍”的重要性排在“贪腐行为”之下、“质量投诉”和“安全事故”之上,由此可见孙孟全对圈子文化的深恶痛绝。
孙孟全称:“我们要坚决杜绝不正当的人情关,不正当的人情就是一种帮派行为。在鲁花公司任何部门、任何人,特别是高层领导干部不允许沾染不正当的人情。不拉帮结派是考验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的试金石。”
他还具体谈到:“我们是绝对不允许有帮派行为的人在鲁花公司存在的,搞帮派的人是道德品质极差的人,也是没有正当能力的人。有些同志和你好的人就弄个好地方让他自在享受,看不好的人就挤压人家。你既然和他好,就应该好好培养他,严格要求锻炼他,教他走正道,他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升。越和你好的人越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越要让他在前面冲锋陷阵,这才是真好。不要培养出个活不干就知道跟在你后面瞎转转的人。如果你真正有爱心,就必须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大家对你才能心服口服,就会和你同心同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整个团队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孙孟全推崇的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也说过类似的话:“领导者必须公正,而妨碍公正的因素就是私心。夹杂私心的利己主义者当领导最不称职。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的领导者的行为,不仅会极大地降低现场的士气,而且会让整个组织道德堕落。”14
说到底,企业治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权力和利益的分配问题。让有能力的人获得相匹配的管理权力,让为公司创造利益的人获得合理的回报,一个企业才能够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企业的最高领导者,也就是老板,能不能管理得好自己,控制得了自己的私心。
不夹杂私心,其实是一件违背人性的事情。基因是自私的,人类天生就会有关爱亲属、亲近同乡和照顾好友的倾向。但是,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领导人必须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能够拥有长远的眼光和志向,克制得了人类的自私本性,并且有强烈的利他精神。只有这样,一个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才能走向卓越,并且成就为一个真正让人尊敬的企业。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老板一门心思都花在用人唯亲和多吃多占,就不要指望有什么可靠的企业制度或管理方法能够让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去为公司卖命。企业的发展要获得动力和效率,就必须公平竞争、赏罚分明。许多家族企业,就是因为老板抹不开情面,处理不好血浓于水的亲戚或当年一块打江山的老臣的关系,才无法基业长青。
正人须先律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卓越的领导,一定是对自己的要求高过对他人的要求。正是按照这样的行事原则,稻盛和夫才能领导着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孙孟全称:鲁花的进步,“并不是靠我个人的智慧和力量,靠的是一个大的团队”。事实上,我们知道,只有孙孟全本人以身作则的领导,每个鲁花人才能“正确定位自己,正确定位他人,正确定位万事万物”,按照《鲁花人的行为准则》正确做事,鲁花才能够健康地快速成长。
“球体核心论”解决了“为人处世”的问题,但没有解决“员工激励”的问题。如何让每个员工都有动力充分辐射自己的能量,从而形成一个个硕大而丰满的球体呢?理想虽然美好,但现实也很残酷,每个人都要打打自己的小算盘,将自己的投入与得到的回报进行比较和计算。公司创造的利益应该如何分配?这个饼就那么大,应该怎么画才好?
关于如何画饼的问题,孙孟全也一定花了很多时间进行研究。首先,孙董事长肯定了大家追求回报的想法是合理的。
“我们提倡无私的奉献,按照辩证法的观点,既然有无私的奉献,还要有有偿的回报与之相对应,使大家的付出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若只有付出,没有回报,就违背了规律,就只能是空谈了。”
不过,孙董事长的论述重点还是落在“无私的奉献”上。
“有的人说,现在是市场经济,还讲什么无私的奉献?但我认为再过几千年,无私的奉献还是要讲的。比如我们养个鸡,还得先投上资,买个鸡雏回家养活半年后才能下蛋,才能得到回报。
“大家一定要处理好付出与回报的关系,一定不要搞短期行为,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单纯地追求眼前利益,必须把眼前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所以我们要从这些理性的方面教给自己的员工,正确地、辩证地认识付出与回报的关系。当你首先思考我能为公司做出什么,而不是公司为我做了什么的时候,才能真正地有担当。在鲁花,没有担当的人是没有前途的。在企业文化里,我们倡导做人要能吃苦、能吃亏、能受气、能忍耐,从某种程度上讲忍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一口喝不着个豆就感觉不行,忍耐不了,放弃了,就可能失去成功的机会。忍耐是人生追求成功的一个必经过程,通过努力支撑过这段时间,你就能成功。”
鲁花是大家的,只有公司好,大家才好。
“我们每一位同志不要认为自己在鲁花公司出了多少力,给自己的回报不相称。有的同志来到后,一个正间还没转遍,就时时处处考虑到自己的职务、自己的升迁、自己的收入,这就有悖于鲁花的企业文化,不懂得先有付出后有回报的道理。十几年前,我们提出的‘鲁花是大家的鲁花,是参与者的鲁花’作为公司的定位来倡导,但有很多人不理解,怎么能是大家的鲁花?是参与者的鲁花?因为鲁花这个发展平台,自始至终是提供给大家的。鲁花这几年把挣来的钱全部用在滚动发展上,这个发展平台越大,大家在这个平台上保险系数就越大,个人收入会越高,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就越强,受益的人数就会越多。实际上,鲁花这个企业,谁参与,谁就会受益。所以要教育大家怎样珍惜自己的岗位,珍惜自己的企业,处理好爱企业和爱自己的关系。”
来到鲁花的人,必须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企业有利的人,先他人、后自己,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我一直在想:一定要把鲁花建成一所培养人的大学校,不能让来到鲁花的人单纯地只追求物质和金钱,关键还要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要教给员工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就是我能为别人带来什么好处,为家庭、国家、社会带来什么利益。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要教给员工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做一个有利于家庭的人,怎么样做一个有利于企业的人,怎么样做一个有利于国家的人、有利于社会的人、有利于他人的人。慢慢让大家明白:有自己必须有别人,有别人才能有自己。如果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人类就要灭亡了。”
孙董事长也清楚,一定会有人受不了诱惑而犯错误。他期望大家能相信鲁花,鲁花还在快速发展期,鲁花发展好了,一定是不会亏待员工的。
“我希望大家不要犯低级错误,不要因为这些事情把自己的前途埋没了。我们关爱部下和员工,就是要经常提醒他们不要犯贪污、不廉洁等原则性的错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效益的增加,我们将会更多地解决大家的收益的问题。鲁花公司在快速地发展,前景光明,我现在还是那句老话:企业好了,受益的首先是我们的干部员工,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只要大家跟着鲁花持久地走下去,我相信在鲁花的人一定比离开的人要过得好。”
孙董事长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但是,问题解决了吗?可以说解决了,也可以说没有解决。企业要降低用工成本、员工要提高收入待遇,这一对矛盾是永远存在的。公正地说,在劳动力市场上,大企业给的薪酬一般要比小企业低一些。毕竟,大企业相对稳定,管理也比较规范,而且还有光环,镀了金离开后容易找工作。在不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前提下,适度的员工流动是正常现象。在离职员工身上,往往最能看出企业文化的力量。许多人离开鲁花许久后还对企业心怀感激,怀念那段收入不高但朝气蓬勃的日子,这就最能证明鲁花的企业文化是很成功的。
“我是一名鲁花人,我深深地爱着鲁花,信奉鲁花理念,传承鲁花精神……”,在山东莱阳鲁花集团总部,300多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右手握拳郑重宣誓,由此拉开了为期十天的鲁花集团新一期企业文化培训班的大幕。
像这样大规模集中的企业文化培训,从2004年开始,鲁花集团每年都会举办几场,平时小的培训更是月月都有。鲁花通过对干部员工的持续培训,已将鲁花文化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什么让鲁花如此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鲁花企业文化的核心又是什么?
在开班仪式上,孙孟全的一番动员讲话给出了答案。孙孟全认为,“在(鲁花)这个发展的历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先进性。中国文化是敬天、敬地、敬人,是活的,是讲规律的。天是生生不息,地是厚德载物,人是道德与创造,这些都是规律,是天道、自然之道。”孙孟全的思想源泉,有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学说,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有日本管理大师稻盛和夫,无一例外都是东方智慧。在孙孟全看来,鲁花由一个小小的乡镇物资站,发展到今天拥有中国食用油三大品牌之一的知名企业,靠的就是以“爱心”和“创新”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的力量。“这是鲁花的立企之本,精神支柱,也是鲁花30多年来的成功密码。”
如果说,球体核心论是个八卦图,那么孙孟全的管理思想还有一个太极图,那就是爱心与创新的阴阳相生。在孙孟全的管理哲学中,“球体核心论”其实只是一种方法,一个形式,还需要往里面填充内容。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除了给予农民的爱心,就是在研发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