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改善技法——ECRS原则

8.5.1 ECRS的理解

ECRS分析法,即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重排(Rearrange)、简化(Simplify)。

​ 取消

首先考虑该项工作有无取消的可能性。如果所研究的工作、工序、操作可以取消而又不影响半成品的质量和组装进度,这便是最有效果的改善。例如:不必要的工序、搬运、检验等都应予以取消,特别要注意那些工作量大的装配作业;如果不能全部取消,可考虑部分地取消。由本厂自行制造变为外购,实际上也是一种取消和改善。

​ 合并

合并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序合并成一个,工序或工作的合并、工具的合并等。合并后可以有效地消除重复现象,能取得较大的效果。当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不平衡,出现人浮于事和忙闲不均时,就需要对这些工序进行调整和合并。有些相同的工作分散在不同的工序去进行,完全可以考虑能否都合并在一道工序内。

​ 重排

重排也称为替换,就是通过改变工作程序,使工作的先后顺序重新组合,以达到改善工作的目的。例如:前后工序的对换、手的动作改换为脚的动作、生产现场机器设备位置的调整等。

​ 简化

经过取消、合并、重组,再对该项工作进一步更深入分析研究,使现行方法尽量简化,以最大限度地缩短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就是一种工序的改善,也是局部范围的省略,整个范围的省略就是取消。

图8-19 ECRS示意图

8.5.2 ECRS的应用

​ 取消

表8-22 取消的切入点

对象发问着眼点

基本发问

进一步发问

Eliminate

不必要的

目的是什么

Why

为何必须做

可否取消

没有用的

费功夫的

表8-23 取消的改善案例

小支架取消1pc拉钉

改善前

改善后

改善前:M/B小支架两端均以2PCS拉钉固定,过于密集,向设计建议减少拉钉,最终将前板一侧2PCS拉钉改为1PC拉钉

​ 合并

表8-24 合并的切入点

对象发问着眼点

基本发问

进一步发问

Combine

过于细分的

何时完成

When

为何在那里完成

可否合并

何地完成

Where

为何在那时完成

浪费效率的

由何人做

Who

为何由此人做

表8-25 取消的改善案例

灯线测试改善

改善前

改善后

一个治具测试灯线导通功能,一个治具测试静电,二工站作业,共需2人

将两个治具改装成一个治具,并增加延长线,方便作业,只需一个工站一人作业

​ 重排

表8-26 重排的切入点

对象发问着眼点

基本发问

进一步发问

Rearrange

顺序不佳的

何时完成

When

为何在那里完成

可否重排

何地完成

Where

为何在那时完成

方法不当的

由何人做

Who

为何由此人做

表8-27 重排的改善案例

工序顺序调整

改善前

改善后

DIMM/DDR在波峰焊前

增加治具、移至第三个工站

​ 简化

表8-28 简化的切入点

对象发问着眼点

基本发问

进一步发问

Simplify

必要而复杂的

如何完成

How

为何要如此做

可否简化

必须这样吗

Why

是否有另外的方法

表8-29 简化的改善案例

包装简化改善

改善前

改善后

每个SPS套袋且每小箱封口,需专人拆包装

取消单个SPS套袋及小箱封口,无须专人拆包装